发劲的六字秘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五)
发劲的六字秘诀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五)
李新方
【原文】发劲须沉著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解曰】发劲,历来为各家武术所重,视为不传之秘,又有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之说,许多人练了一辈子,连明劲也还发不出来,有的人自以为自己的劲很猛,实际上发出来的是假劲,即只有胳膊上的劲,这种劲的技击作用是很有限的,很难有效地击中对方,更不可能掷人于丈外。
祖师在这里一步到位,把三步功夫一步就讲就讲完了,倾囊相授,而且这种劲比人们想像中的内劲更厉害,这是太极内功的第四大秘密:“发劲须沉著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其中的沉著、松静、专注三个关键词,太极拳前辈们称为太极拳发劲三大要点、六字秘诀。
沉著,一般理解为从容镇定,不慌不忙,这当然也对,但只是从文字上的解释,而祖师讲的是内功,“发劲要有根源”(李亦畬《五字诀》),任何一位大力士也不可能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同样如果自己脚下没根,不论有多大力气,也不可能有效地击中对方,故各家武术无不研究平衡问题,即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重心。
但降低重心也有三步功夫,即形沉、劲沉、气沉,形沉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桩功,为各家武术所重,特别是马步桩,讲究五趾抓地,落地生根,有了沉稳,但还缺乏轻灵,不能解决双重问题,只要一动就不稳了,劲沉要相对好一些,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重问题,而在今天,能达到形沉的人也不是很多。
只有气沉,真正实现了沉稳与轻灵的辩证统一,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都达到最大极限,从根本上解决了双重问题。沉著二字极高妙,“沉”的本义是以物投水,而“著”是挨著、接触之义,生动地表达了气沉于足底之义,气是能量流,气同水一样可以随物赋形,在意的主持下因敌变化,调整重心,劲由内换,而身形无须改变,故武式太极拳以高架为主,极沉稳而又极轻灵。
松静,什么是松,有人说“松就是不用劲”,这当然也没错,但不用劲决不能没有劲,松是“似松非松”(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而且松和静是分不开的,“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李亦畲《撒放密诀》),在放松的同时而不失立身中正,即中正而安舒,才是真正的放松。
静,不是不动,而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运动处于正常的状态就叫做静,动而正之谓静。静中又有知字,《说文解字》云:“静,审也”,只有在中正安舒,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状态下,才能正确感知敌情的一切变化,“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苏洵的《辨奸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专注,即专注一方,形象地表达了用内功发出的整劲,《说文解字》云:“注,灌也,从水主聲”,全身的气,即能量流集中起来产生强大的动力势能,“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更有“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武禹襄《太极拳解》)的强大技击威力。
整个发劲过程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沉于足底,劲起于足根,发于腿,变换于胸腰胯,相合于肩肘膝,上下一气贯串,八面支撑,气贴于背,敛入脊骨,达于两臂,形于手指,整个过程包括粘走相生,蓄发相变,即虚即实,即化即打,都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而且都是内劲内动,外无形迹,故专注一方的“专”字之运用,亦极为高妙,“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篇》),我专敌分也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科学原理之一。
“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太极拳无论走架还是打手,都是静的,讲的是以静制动,但静不等于不动,而是内动,是在意的主持下气的运动,气势鼓荡,气势圆满,气势腾挪,这些在外行人看来好像什么也没有,只有在实战中立见太极内功的技击威力,“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而化和打的过程仍是内劲内动,外无形迹,是“动犹静”,被打的人往往只知道练太极拳的人比自己厉害,却不知道是怎么打的,更不知道劲是从哪来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