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与意义生成

“流淌的记忆”

东北地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

第十五讲

“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与意义生成”

主讲人:江帆

江帆,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沈阳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东北区域民族与文化、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对东北民间口头传统与传承人研究尤有建树,个别案例曾持续追踪研究24年,挖掘、研究、推介出多位“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端相聚,解读乡土文化

8月6日,在“流淌的记忆”东北地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开创半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十五期系列讲座的收官之作,特邀辽宁大学江帆教授,通过“腾讯会议”APP,在线解读“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与意义生成”。

乡土文化的根源追寻,田野调查的文化苦旅,江帆教授以丰富详实的调研案例,对东北地域乡土文化的活态演变进行深度解读,立体展现文化的复合性与多元性,传达其严谨治学的文化态度。

乡土文化研究的时代景观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提升,具有不同凡响的催化作用。

乡土文化知识的形成,来源于我们的见识所产生的认知,来源于田野实践调研,包含着民俗风情、传说故事、传统技艺等诸多内容。而认知人类学、生态人类学、阐释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是打磨研究人类学视角下乡土文化的重要工具。

如何充分利用理论工具,对个案研究进行学术处理,将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转化为学术研究,从中提炼出可供学科共享的思考方向,如今已成为乡土文化研究的时代品质。

乡土文化具有表层和隐层的双层内容,表层是民俗事象的实际行为行动,隐层则为心灵的思考。这关乎着乡土文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发便捷,人文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时代已然结束,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当代人文研究的主要视角。为获取更为广泛的理论资源,人文研究必须打破学科疆界,建立跨学科视角,“侵入”不同的学术领域,树立“资源共享,方法互用”的现代学术理念。在已被他人进行精耕细作的“文化热土”上,力争开拓全新角度与思考,使研究具有当下品质。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

格尔茨曾提出:“研究文化并不是寻求其规律的实验性科学,而是探寻其底蕴的阐释之学。”整体研究的操作,需要遵循历史性,即时间维度是逻辑的起源;需要遵循共时性,即空间维度是逻辑结构的层次。这便是江帆教授在2018年提出的“绿叶——树木——森林”研究模型。综合感知与认知,围绕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结合部的互动关系,开展地方知识的整体研究。

东北乡土文化的双重结构

乡土是一个地区历史记忆的容器,是群体性格孕育形成的土壤,滋育着群体的思想理念、传统道德和人文精神。文化建构的逻辑、策略、成本和功能等因素,均对东北乡土文化的建构及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制约影响。

在地理环境方面,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孤村散屯十分常见,野生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厚,这为东北民众从事渔猎生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资源负载力方面,东北区域物产丰饶,人均占有资源充裕,这助推东北人民在长期处事过程中,养成侠义好客的文化个性;在生计方式方面,渔猎、农耕相结合的生计方式在东北史上占有主导地位,心思单纯的民众,日渐形成了质朴憨厚、粗犷豪放的处世之风;在社会生境方面,历史上,东北民族之间征战不断。以满族为例,在一段时间内,依赖于战争掠夺所得的经济利益,要远高于原始渔猎生产所得。

《东北地秧歌》  辽宁岫岩农民画  赵凤芝作

东北乡土文化整体上体现着东北生态区位作用于人类精神与文化上的种种印记和特点。以东北秧歌为例,东北秧歌伴奏的乐器是唢呐和锣鼓。现场氛围火爆而热烈,没有什么规范,不过度追求于形式,人物扮相随意,打扮得妖艳灿烂。生硬的动作,憨厚的笑容,一切都颇具黑土地特点。

这也印证着,乡土文化实际存在着显性与隐性并置的“双重结构”。显性结构多表现为“事象”,隐性结构多体现着“意义”。隐性结构往往挟裹着“一方水土”上“一方人”,复杂和“隐曲”的心事与情感,因其更逼近人心和人性本真,因而更具文化张力和精神含量。

东北乡土文化的隐形结构分析

人与物的关系——以人参为例,讲述乡土文化研究具有外显与内隐双重建构。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厚,人文底蕴深厚。物质生活中,民众恪守“靠山吃山”的原则;精神生活里,百姓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品格。

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辽河口“古渔雁”文化为例,彰显民间故事家对传承故事的捕捉能力。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讲述产生和流传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一带的“古渔雁”故事。“古渔雁”故事是以渔业文化为基础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包括古渔雁始祖崇拜、古渔雁海神崇拜、古渔雁龙王崇拜、“古渔雁”祭祀和庆典、“古渔雁”渔具的起源和演变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较高的科学价值、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非凡的现实意义。目前已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古渔雁”式行踪在世界范围内多已绝迹,唯独辽河入海口还有遗存,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古渔雁”场景

人与人的关系——以辽西“李龙王赶香烟”为例,其内隐结构展现了历史上辽西地区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使得部分蒙古族部落迁徙与此。而随着辽西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独特的变迁历史已淹没在政治历史的风尘之中。

江帆教授与故事家谭振山合影(1999)

人与自我的关系——以东北民间说书讲古传统为例。诸多驰名国内的说书名家,大多产生于辽宁,如袁阔成、刘兰芳、陈清远、田连元、单田芳等。除这些闻名内外的评书大家外,辽宁还拥有一大批在全国驰名的民间故事家。

乡土文化意义的当代重构

回眸民间,反观传统。当下,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民族的生存之道,多元文化的标识符号,地域文化的显性存在,高科技的人文根脉。

在“非遗后”时代语境下,乡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与创新?当下,乡土文化已渐由“自在的遗产”向“可操作的遗产”转化。东北乡土文化符号也在日益浓化。

江帆教授赴台湾进行学术考察(2017)

发现乡土文化之美,开掘其内蕴价值,需要改变近几十年来在现代化及精英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审美视角和价值立场,练就一双慧眼。
乡可以变,乡愁却永远不会变。时代越是前行,人类向本民族或族群文化原点的回望之心之情就越强烈。乡愁依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心灵史的悠悠叙事,承载的依然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坐标。

专家点评,在线学术共享

曹保明教授在点评中讲到:江帆教授通过丰富的田野调研案例,讲述多年来从实践中所凝练之感悟,对地域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梳理。

首先,她提出了人类在乡土文化的采集、认知和寻找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性和理论实践性,深化了地域文化的记录和表述。其次,江帆教授对于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记录和表述,展现了只有走进人类环境中,才能接近隐性理论的重要概论。

再者,讲座深刻地阐述了隐性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心灵见人、见物、见生活,寻找文化生境中的隐性文化,给予了实践和理论文献相结合的实际讲述。最后,江帆教授解读了她对东北乡土文化理论的最终理解,生动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关于乡土文化特征的深入解读和表述进程。

师生互动,线上答疑解惑

Q:请问老师,在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中,如何能够在保留其精神内涵的同时,对其活动过程中的形式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之中呢?

刘国伟教授主持讲座

A:中国资深民俗学家刘魁立先生有一篇著作,名为《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先生通过模型来表达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及乡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他认为文化一直是发展的、变化的,像一棵树一样。

讲座中,我讲到静安村满族文化的修复问题,在保留精神内涵的同时,对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这是古往今来一直发生的。文化创新受众很重要,如果大众不感兴趣就很难传承。文化如果是动态的,还有活力能够传承下去的话,一定要在当代社会,在不同的群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文化阶层和不同的职业阶层中,找到触发点。

正式收官,“流淌的记忆”圆满落幕!

2020年3月6日,中心首推“流淌的记忆”东北地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以“东北地域文明”,揭开东北文明的古老密码,如今,回归这白山黑水间,共赏“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与意义生成”。

五个月来,我们邀请到国内黑、吉、辽与北京共三省、市,16所单位、20位从事东北地域文化领域研究的知名学者,共同构成导师团队,进行线上讲座。其中涵盖了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俗学会、国家大清史编纂委员会和黑龙江、吉林省社科院等多位专家,以及吉林大学、东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博硕研究生导师和资深导演、高级记者等多位学者。

导师团队以多学科为视角,以讲授、点评与互动答疑相融合的方式,对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共同探究其内在精神。

而今,十五期讲座圆满落幕,导师们再聚云端,同拍一张“全家福”!

时序轮替,不负初心。“流淌的记忆”学术交流平台,自开创以来,便得到多方学者的鼎力支持,受到广大学子的坚定信赖。

打破学术交流的地域局限,力促各地东北地域文化爱好者进行线上互动,与海内外文化研究学者共享文化记忆,助推东北地域文化建设焕发盎然生机。我们期待着、努力着、拼搏着,为开拓一条了解东北地区、讲好东北故事、揭开东北面纱的有力传播途径而百尺竿头。

文化的记忆,仍旧蓬勃流淌。天涯比邻,我们来日方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