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企业成长的生死逻辑
《洞察》杂志经典文章回顾
从2001-2011年这十年间,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观察中国大企业的成长,对中国、日本、美国五百强企业的比较与研究,《中国企业500强十年风云》以辩证的思考、描述和分析“五做”(做大、做快、做强、做久、做人)为主线,在充分挖掘500强企业十年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中国500强大企业展现的四大成长规律、八种“做大”模式、六种“速度”曲线、三种“做强”模式、两种“存亡”的类型以及四种时间周期的企业家。
1
四大成长规律
十年来,一千多家中国企业在不断变化,本书从数据上分析他们的成长规律。
首先是中国大企业的“崛起律”;其次是企业地位的“寡占律”;第三个是并购重组的“浪涌律”;第四个就是地域分布的“三七率”。
结合企业成长理论中有关企业成长寿命周期的研究成果,依据中国总的GDP、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及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中国大企业目前处于企业寿命的成长期中段,还没有到成长期后段,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未来中国企业的成长不外乎四种结果:
第一个是市场空间的扩张,企业能不能在同样的专业领域去世界市场竞争;第二个是产业空间的扩张,企业要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到自己的大平台上,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第三个是技术空间的扩张,企业通过完全创新的技术、工具、方法和商业模式,实现企业飞跃式的扩张;第四个就是如果无法实现前面提到的三种扩张的成长速度钝化,成长速度开始往下走。
同时,本书还列出了未来中国企业的七大趋势:
第一,企业规模化。企业不再是通过多层次的管理的来做大规模,而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二,生产集中化。将来中国的企业会形成日本式的重结构,小公司在大公司系列和群体里;第三,产业多元化。国家各种反对竞争限制政策出来,企业已经不可能在某一个产业上把别的企业吞掉,就需要产业多元化;第四,经营全球化。要建立一个24小时运转的,和不同肤色、说不同语言的人交流以及倒时差倒温度的全球性的生活方式;第五,技术高新化。企业要实现技术的标准与知识的产权化;第六,经济虚拟化。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信息经济之间比例问题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去思考的;第七,责任多重化。企业越来越像社会企业。
其中,企业规模化、生产集中化、产业多元化、经营全球化、技术高新化和经济虚拟化会继续成为大企业成长的动力。责任多重化则可能会成为企业成长至少是量的成长的阻力,更多的需要企业负更大责任、增加更大成本、承担更大的风险。我们无法判断由于多种力量的推动,中国大企业的成长会由“量的成长”转向“质的成长”。
2
八种“做大”模式
500强企业是怎么做大的,在中国大企业里面,有八种模式在试验里面有非常明显的表现。第一,产品系列成长模式;第二,区域网络成长模式;第三,上下游一体化成长模式;第四,合并收购成长模式;第五,资源共享成长模式;第六,产融结合成长模式;第七,融资重组成长模式;第八,复合型成长模式。
十年来,中国的500强企业里,以中石化、国家电网为代表的最擅长做大收入的企业依然中垄断与集中的,每年以20%、30%的比例成长;以银行、中国邮政为代表的最擅长做大资产的企业,十年增长率都保持20%、30%,中国邮政更是达到了43.83%。
3
六种“速度”曲线
速度绝对是企业成长非常重要的指标,十年大企业成长简单归纳为六种“速度”曲线:
第一,横线型曲线。增长非常缓慢依然在500强排行榜上,如上海纺织控股、红塔集团、中粮集团等; 第二,直线型曲线。十年都保持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如苏宁、华为、中海油、上海绿地集团等;第三,平台型曲线。快速增长上一个台阶,稳住一段时间再快速增长,如北汽控、红云红河、中国铝业、吉利汽车等;第四,折线型曲线。快速增长一段又往下掉,然后又冲上来,如京东方、中国重汽、国美电器、金田控股等;第五,上弯型曲线。企业可能在这个行业的成长前期,加速度的增长,如中国铁建、中钢集团、中国国电、神华集团等;第六,抛物型曲线。企业可能在这个行业的成长中后期,增长是减速的,如中国海运集团、上海华宜集团、广州钢铁、江苏华西等。
从世界500强的排名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有以吉利为代表的最擅超的中国企业,也有以北就住总、德赛、建工、大显为代表的掉队最快的中国企业。企业如何保证自己不失败不掉队?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增长?本书提出了三个速度:
第一个是保级速度,维持住目前的地位,增长速度保持在10%;第二个是标准速度,与其它企业保持同等的增长速度,速度保持在20%;第三个是领先速度,在同行业或者在大企业中增长速度保持在40%左右或者比40%还高。企业增长速度﹤10%时企业基本上被别人甩掉了。
4
三种“做强”模式
根据中国500强企业的分析,行业对规模和对我们的效益影响极大。不同行业里边的区别是非常之大,非常不平衡的发展,预示着我们做企业对行业的选择和战略定位,成为我们未来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提出三种企业“做强”模式:一个是大企业业务结构再造模式,不断调整产品、调整行业来做强;第二个是大企业资本结构再造模式,不断运用资本的运作,不同的杠杆的效果来做强;第三个就是大企业组织结构再造模式,企业通过管控来做强。
5
两种“存亡”类型
分析中国500强中由盛而衰的中国大企业名单、案例找到哪条路不能走,哪个错误我们犯。在衰亡或者存亡发展里面,研究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得出中国大企业成长与衰亡的两个陷阱:首先就是在企业成长前期容易出现的战略冒进陷井,又称为“跳楼猝死”型;其次是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现的战略保守陷井,又称“肌无力衰亡”型。第一个是太狂,第二个是不变。
6
四种时间周期的企业家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关系不外乎有三种:第一种是企业家与企业共同成功,企业的成功证明企业家的成功,企业家的的成功也证明了企业的成功,如尹明善、柳传志等最资深的能够真正支撑住中国经济支柱的企业家、潘刚、方红卫等是中国未来至少是企业脊梁的年轻企业家、许达哲、侯为贵等善于投资于创新的企业家;第二种是企业家失败但企业健在,如创维数码的黄宏生、贵州茅台的乔洪等等;第三种是企业家与企业皆失败,如段恒中与河北旭日集团、张家岭与中国轻骑集团等等。
从企业家成败的周期时间角度,将中国500强企业家划分四种类型:第一,最资深的“恒星”型企业家, 在企业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第二,最年轻的“新星”型企业家,现阶段在企业里闪闪发光;第三,最能投资创新的“明星”型企业家;第四,曾经辉煌但已经消失的“流星型”企业家。
面向未来的成长,我们怎么办?首先是要做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家,创办营业收入好且受人尊敬的、能承担更多责任的世界一流企业;其次是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家,真正理解企业的自律、追求与宗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是民族的中国的;最后是做有定力的企业家,坚持自己的事业;最后是做个职业的企业家,尽职尽责履好企业家的使命,干好自己本职工作。
文章刊发于《洞察》杂志2012年第一期,作者杨杜为华夏基石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欢迎持续关注——
这里是原生态的语音、原创的观点和形式。
我们只想用真诚的态度、媒体人的视角、管理学的知识为您建一个朴素、安静的管理类语音后花园,和同道之人一起思考,一起前行。
语音传送,思想相随,
助您做最好的自己和最有生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