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心态”不变,哄着劝着都没用 ——没有人的自觉觉醒,激励无效

组织中人的自觉觉醒,来自于对工作的认识和定义。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认识自己与组织的关系,认识人生意义和职业发展的关系。

作者 | 尚艳玲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主编  企业文化咨询研究顾问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guanlizhisheng2015

“人的管理最终要回归到组织跟人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变革,最终是在重构组织跟人之间的关系。”(彭剑锋) 近两年,从管理学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新策略,到咨询公司等专业服务方给出的方法、工具和模型,各种良方均指向通过理念的转变、机制制度的重建、文化及价值观的塑造来唤起知识性员工的内驱力,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

企业组织通过机制制度的重建去唤起人,塑造人,成就人,是一种推力、牵引力,更多是由外而内陆对个体发挥作用。但另一种力量也不容忽视,即人的自觉觉醒,人的主动能动性的发挥,使个体由内而外的发生改变。

一、“打工心态”不变,什么激励都没用

组织中人的自觉觉醒,来自于对工作的认识和定义。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认识自己与组织的关系,认识人生意义和职业发展的关系。

华为的首席管理顾问、人民大学教授黄卫伟先生有一次讲到,他曾思考城市上下班高峰为何如此拥堵。他从管理的视角有一个假设——大部分组织和企业中的员工都是朝九晚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了下班时间,马上就回家,家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他们的心态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企业里,付出自己的时间、劳动,来换得生存的财物来源。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种交换行为,他和企业的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上班时间,交换就已经是等价了,所以到点就走,宁肯在路上堵一两小时的车,也不愿意呆在企业里,因为企业不是他的。

黄教授由此也提出一个管理变革倡议:开启分享与参与管理的时代,让员工转变对工作和对组织的认识,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发展中来,通过参与,唤起员工的自我激励。

检视我们自己,环顾周围,不得不承认,黄教授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身边“端起饭碗骂娘”,一边拿着工资,获取工作中的资源,一边抱怨老板心黑、上司眼瞎、同事很坏的人不少吧?背后固然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但是“打工心态”却是主因。正如黄教授所分析的,是抱着一种“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企业里,付出自己的时间、劳动,来换得生存的财物来源”的打工心态。

“打工心态”会造就两种常见现象:一是会把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困难归因到环境和他人的因素,公司制度不好,上司领导无方,同事都有毛病……总之都是别人的错。二是没有责任心和恒心,工作结果好坏、企业好坏不关自己的事,“大不了我再换一家”!

因此,组织中个体的觉醒,首先就是转换“打工心态”,把为老板打工,转变为“我为自己打工”。这本质上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企业可能是老板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果可能由上司来负责,但要知道,时间和精力却是自己的,是自己极其宝贵的生命资源。如果你只是拿你最宝贵的东西来交换了一份赖以生存的收入,而不是充分地从这份工作中吸收非物质营养,从中获得个人能力或素质的提升,那其实你很亏!因为你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假如你是一个销售人员,你只是卖出产品拿一份工资和提成,你收获的是一份报酬没错,但如果你对这份工作赋予更高一些的要求,销售产品的同时也销售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即通过你自己展现出的良好的职业素养,自觉地担当你所在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份物质酬劳,还有在本企业更大的发展机会、客户的信任、被同行业企业的“挖角”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在自觉赋予这份工作更多内涵的同时,所收获的个人心智与能力的成长。

二、人在组织中是“受控者”,还是“合作者”

如果个体更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结果为导向,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事理而不仅仅是个人感受来自处,工作中的很多矛盾其实就迎刃而解了。

过去,人的确是组织的附属品,人完全要依附于组织。初次见面的人,问的是,“你是哪个单位的?”似乎只有“单位”才能决定这个人存在价值。办个什么个人的事情,结婚、生育也需要单位开个证明,让单位来证明这件事情的合理合法性。那个时候,失去组织的庇佑,人就像天地一沙鸥,飘飘然不知何所以。

今天,管理学家都在呼唤企业家们重新认识组织与人的关系,强调组织不要把人当做附属品,要予人以尊重。企业家们在时代的变化面前也越来越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一种赢利手段,企业组织存在的意义是聚合人创造价值。同时,人的选择性和流动性增大也在改变组织的绝对强势地位。

但作为组织中的个人,是否也在重新认识自己和组织的关系,你把自己看成一个被组织束缚的“受控者”,还是一个“合作者”?

现实中,我看到很多人仍然持有“长工”般的依附心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被束缚、被管控的人,以“受害者心态”看待自己和组织的关系。当在工作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不是从改进自己工作方式、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而是陷进抱怨和指责的泥潭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人不可能回避矛盾,关键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矛盾。如果个体更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结果为导向,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事理而不仅仅是个人感受来自处,工作中的很多矛盾其实就迎刃而解了。

三、个人与组织是相互贡献相互成就的关系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今天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种相互借力、相互贡献、相互成就的关系。

个人需要通过组织平台实现多层次的需求,从安身立命到自我价值实现,组织也能放大个人的价值;而组织也需要聚合个人的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获得利益回报员工和股东,并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记得是百度还是腾讯的领导人曾经说过,一批风险投资人天天守在公司门口,希望拉他们的高管出去创业,但凡有一个高管离职去创业,投资者就风涌而至。话中不无骄傲之意,这是组织与人相互成就的例证之一。很多人在注明自己现在的身份时,总不忘强调自己曾在那个知名组织中任职过,如原华为人力资源总监,原GE中国区总经理,以此来说明自己的工作资历和成长历程,这又是一例证。

今天,组织都在思考如何打开边界,平台化、生态化,组织中的人也要有开放合作的思维,更多发挥独立性和主动性、创造性。

回到前文黄教授的假设中,其实里面蕴含了一种心理:很多人认为工作是工作,人生是人生,两者是分离的。人们在安慰一个抱怨工作不顺心的人时,常常会说,“不就是一个工作嘛,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两者哪里能截然分开呢?对一个现代职场人来说,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景里,工作不正是人生的一部分吗?观察下周围的人会发现,能把工作处理得比较顺遂的人,常常也是“人生赢家”,而有能力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欣欣向荣的人,也大多不会是职场上的失败者。

日本禅所倡导的“工作就是修行”,“工作坊就是道场”,以及新教伦理所倡导的“天赋神职”的职业精神,把努力工作视为侍奉上帝的途径,都是在教人如何认识工作和人生的关系。

彭剑锋教授在谈到禅与管理的关系时说,“为什么说中国人缺少职业化精神?其实就在于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把工作只是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心灵修行。为什么美国高科技企业推崇禅修?其实就是在强调要把人生修行与工作的使命感结合在一起。”

没有使命感地工作,只是把工作视为一种交换行为,而不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的内心就不会丰盈,人生也很难充实和幸福。

回到管理的角度,很多企业其实也意识到“人的觉醒”这个问题,通过在组织内推行一种价值观,通过员工教育,唤起人的自觉觉醒,通过机制制度的设计来鼓励、支撑人的觉醒行为。比如华为的奋斗者文化,海底捞倡导的感恩文化和大家庭氛围,苏州固锝的员工圣贤教育,德胜洋楼的君子之道和工匠精神教育,等等。

(0)

相关推荐

  • 沈曼妮:人生艰难,相互成全

    自然界的景物尚且彼此映衬.相互成就,人更是如此.真正好的关系,一定是相互尊重,彼此成全.我们一生都交错在无数关系的共生里,亲情.爱情.友情......努力做到相互依靠,又绝对独立:相互依赖,又完全自由 ...

  • 人生是一场觉醒

    人生是一场觉醒,如果你不觉醒,生活就会让你痛,如果还不觉醒,就会让你更痛,如果还不觉醒,就会让你失去,如果还不觉醒,就会让你死亡.当觉醒的那一刻,就走上了成长与找回自己的路. 多数人会把自己认为的自己 ...

  • 离开平台后,你可能一无是处

    晏涛  · 18小时前 关注 离开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真本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ID:yantao-219),作者:晏涛,36氪经授权发布. 一个好的平台可以 ...

  • 同 行

    人生的道路都是向着前方行进,方向一致,只是"方位"不同,很少有人是倒着走的,所以都是"同行". 在前进的路上,有些人积极前进,有些人犹豫不决,有些人有说有笑意气 ...

  • 自称“上等人”,服务员下跪道歉都没用:人呀,为何不能有颗同理心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愿有一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欢 文  /   签约作者 :  酒窝郭春 01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一些商家和服务业提出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 你的打工心态,正在悄悄断送你的前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升无望,单位的小年轻越来越多,感觉自己也有了"打工者心态"了.赶紧制定一个计划,为自己敲了一响钟,任何时候,工作都是在给自己干,万万不能放松自己,懈怠自己的工作, ...

  • 无论是投保,还是退保,我劝你都不要盲目跟风

    同事签单了,一家三口家庭单.两口子投保的是30万的终身重疾险,能附加的附加险都加上了.孩子是50万终身重疾,附加险也做的很全面. 客户觉得她服务很好,转介绍了自己的哥们.哥们说:我就签和他一样的保险. ...

  • 好言不劝该死鬼,劝人不注意这3点,说得再好都没用!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8卷,汉纪二十 汉元帝 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 [原文] 雨雪.陨霜,杀桑.秋,上酎祭宗庙,出便门,欲御楼船.薛广德当乘舆 ...

  • 心态摆正了,做什么都顺!人,一撇一捺,简...

    心态摆正了,做什么都顺! 人, 一撇一捺,简简单单, 何必复杂? 心, 做好自己,随遇而安, 干嘛多想? 做人一辈子, 其实就是开悟的过程, 心态摆正了,做什么都会顺! 01.烦恼的根源,在于自己 人 ...

  • 第三十三回劝移都娄敬献议伪出游韩信受擒

    却说朱家欲救季布,亲到洛阳,暗想满朝公卿,只滕公夏侯婴一人,颇有义气,尚可进言,乃即踵门求见.夏侯婴素闻朱家大名,忙即延入,彼此晤谈,却是情投意合,相得甚欢.遂将他留住幕下,每日与饮,对酌谈心.朱家畅 ...

  • 炒股的人为什么总是“劝”想要炒股的人别炒?看完你就明白了 投机交易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还是变...

    投机交易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还是变化,因为变化所以无常,因为无常所以随机,因为随机所以让很多交易者觉得经常手足无措,几乎所有的交易者最终都倒在了自以为的最完美的预测里. 在很多交易者的眼里,简 ...

  • 老板的打工心态是否会困扰网点改革。

    ▲ 前言: 快递行业流传着两句话,"快递公司不养闲人,只看错的不看对的".实际上前一句体现了网点老板做不到给"闲人"发展的空间,后一句体现了该网点老板不会&qu ...

  • 孩子任性、不听话,怎么哄都没用?冷静家长这样做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总觉得自己在升级打怪,小的时候担心发育.吃饭问题,大了之后又要纠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最让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任性.不听话,打也不行,骂也不行!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任性.不听话多半是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