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文十八“藏”、“臧”考异略述

 《左传》文十八“藏”、“臧”考异略述踏雪飞鸿2007.12.11
今读《左传》,文十八有“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主藏为名,赖奸之用,为大凶德,有常无赦。”之语。又云“盗贼藏奸为凶德”,藏字,杜预不注。《疏》主为藏匿罪人之名。此处,藏乃臧之误也。古藏、贓皆作臧,后人传写误加草耳。考《国语》正作臧。掩贼为臧,言得贼之物而隐庇其人,犹今窝藏之谓也。故曰“主藏为名,赖奸之用”。“盗贼臧奸为凶德”,取本文读之,其意自显,作藏、贓二义皆具,作藏则义不备而意不明矣。又此数句,左氏皆以意释字,贼从则从戈,戈有残毁之意,故曰“毁则为贼”,臧从戕从臣,臣即贼也,而在中掩之义也,故曰“掩贼为藏”,窃财贿盗之小者,故于文羨皿(羨古涎字,贪欲也),盗国家之重器则非小盗可比,故加以大奸之名,臧字之意,左氏已自为注脚,何厌加草乎?
(0)

相关推荐

  • 敦煌写经 法藏 P.2141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 建康沙门昙旷撰

    敦煌写经 法藏 P.2141 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 建康沙门昙旷撰(首题) 尺寸:26×1360厘米 说明:前有澄漪序. <大乘起信论略述>,佛典注疏.唐昙旷撰.二卷.敦煌遗书藏本.正文标题 ...

  • 枕藏 《绿萝赞》:我自天颐,任尔茫茫

    <绿萝赞> 蔓蔓绿萝,怡净四方. 藤柄枝叶,佳和永当. 延展悬垂,沐水与光. 金浅深翠,时命恒常. 好宜居室,慧上雅堂. 标格有度,吐纳怀臧. 浊尘如垢,妥置得将. 断茎折根,于身无伤.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唐有魏征,鲁有臧哀伯,可鲁桓公不是唐太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九鼎应该是周天子使用的,鲁桓公公然接收,放入太庙,臧哀伯劝阻鲁桓公,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臣子就会标榜,这是在玩火自焚啊.对于一个诸侯来说,实在危险.想想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吧.(羽父 ...

  • 左传读书杂记(二)

    左传读书杂记(二) 作者:十方 余读左传,每爱其文字恣肆,而无拖沓之患.其纪事也,读之不觉其烦,其说理也,思之每觉其是.故每捧而不欲释也.然岁老齿长,渐觉其中颇多可味之处,是年少曾不欲察者也.所涉者多 ...

  • 《水经注》里的溱水之三(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C △过浈阳县,出洭浦关,与桂水合. 溱水南迳浈阳县西,旧汉县也,王莽之綦武矣.县东有浈石山,广圆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盘址长川之际.其阳有石室,渔叟所憩.昔欲于山北开达郡之路,辄有大蛇断道,不果.是 ...

  • 《水经注》里的溱水之二(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B 又有藉水,上承沧海水,有岛屿焉.其水吐纳众流,西北注于泷水.泷水又南历灵鹫山,山本名虎群山,亦曰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晋义熙中,沙门释僧律,葺宇岩阿,猛虎远迹,盖律仁感所致,因改曰灵鹫山.泷水又南 ...

  • 《水经注》里的溱水(卷三十八溱水注略考)

    ○溱水 A △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 溱水导源县西南,北流迳县西,而北与武溪合.<山海经>曰:肆水出临武西南,而东南注于海.入番禺西.肆水盖溱水之别名也.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 ...

  • 现状‖文/十八

    现状 头一沉晕倒了过去 再次睁开眼睛,天空黯然无色 以为来到了阿鼻地狱 定睛一看 原来还是那条熟悉的街道 我依旧站在路的一旁 等着红路灯 等绿了,人群涌动着向前走去 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 想问路却又不敢 ...

  • 十八万字《左传》浓缩的十句话,史学不朽之言。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共30卷,全书约18万字.<左传>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是儒家别派的著作. 1.外举不弃仇, ...

  • 党中央为什么最终决定由十八军进藏,而不是二野战斗力最强的第十军?

    早在1949年10月中央召开的一次高级会议上,毛泽东就说:"进军西藏,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很多好处,是党员的都要举手."但由哪支部队承担进藏任务?走哪条路线如何进藏?党中央和毛主席是 ...

  • 杨文彪 “趴书”小楷 胡笳十八拍 其二

    KnowArt|杨文彪 "趴书"小楷 胡笳十八拍 其二 局部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 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 ...

  • 杨文彪 “趴书”小楷 胡笳十八拍 其三 完结篇

    KnowArt|杨文彪 "趴书"小楷 胡笳十八拍 其三 完结篇 局部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八)慕容廆韬光养晦,尊晋勤王,历经大战终称霸

    迁都大棘城,励精图治,纳民与选贤任能 在上篇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七)里讲到慕容廆东伐西讨屡遭挫折,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向晋武帝司马炎称臣,实行韬光养晦的发展策略.于是在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四月,慕容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