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洪涛:交易方法不在图上

很多人在做股票之前没有认真想过怎么看待资本市场这个行业。有的可能没有想太多,就是想随便玩一玩。有的可能认为退休了没事干,就打算炒炒股票。然而往往这些想法导致自己在股票上的失败,因为从他们内心中没有严肃对待资本市场,没有想到资本市场是一个专业,一个及其严肃一个职业。

他们也有他们的方法,从一些书或者培训中去寻求一种炒股方法。然而这就走入了一个背离市场的误区。他们因为要找到一种快速的方法来赚钱,于是就把整个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方法上,图上,指标上,形态上等等。哪本书或者哪个培训班能够承诺给这些方法,他们就一窝蜂的跑过去。然而这些都是他们作为一个非专业交易员的想法,他们寻求方法的途径或者载体从开始就错了。

专业交易员能够持续稳定盈利的方法不在市场上,也不在屏幕上,而是在思维状态上。也就是说我们找交易方法的载体不在市场上,而是在思维状态上,我们要训练的是训练自己的思维状态。这种说法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和不理解,甚至是蒙圈。他们会纳闷儿:不从图上找方法,我去哪里找,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之所以产生这些想法,恰恰是因为大家站在一个自身的和非专业的角度,来看待如何得到交易方法的。而无法从一个专业交易员的角度看待交易方法,是因为他们还没成为交易员。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思维和理解上的缺口,就像一个低收入者和一个富豪之间的思维缺口。在这个低收入者成为富豪之前,这种思维上的缺口是没法弥补的。

每当我们谈到这些交易理念的时候,普通公众会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这是心灵鸡汤,他们更渴求一种机械的方法,或者一个有规律的步骤。然后他们拷贝这些步骤去实战。这是一种典型的韭菜的自我认知。他们根本想不到,他们应该在思维状态上找方法,而不是在图上,不是在步骤上。换句话说,他们找交易方法的载体是错的,这直接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一个专业的交易员面对市场的时候,就像一个人静静的站在一条小河旁。他的思维里非常平静和干净,他们从不乞求或者希望市场给自己什么,他们只是静静的在那等待,市场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对待盈亏这两种结果,他们都毫不犹豫,并且很平静的去接受。他们对市场没有抗拒,没有责怪,没有反感,这两种结果都不引起他情绪上的一丝变化。

对于市场原理方面的准备工作,就是自己对机会的看法和原则,然后就让自己一直处于待命状态,仿佛市场就是老板,自己是秘书,自己不对老板有任何期待,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听命令和随叫随到。

机会原则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一种平静的,不带任何诉求的等待。市场像一个河流在自己面前流过,出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就抓一把,而抓到手的是一条好鱼或者一条臭鱼,他都能平静的接受。好鱼带走,臭鱼迅速扔掉,避免他腥了一锅汤。这一顿操作结束之后,他情绪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立即回归平静的待命状态。

而我们公众恰恰相反。仿佛市场是他家开的,他们头脑中想的是只能赚钱不能亏钱。他们对市场诉求太多,总是希望市场给他们所需要的。在我们生活中,你对什么事情越急于得到,越容易对结果产生情绪,得到了高兴,没有得到会极度的沮丧,甚至产生报复心态。面对市场,在一个不冷静的状态中所做的决定是极其危险的。

公众很多交易上的烦恼其实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想象,而事实上产生这些烦恼的事件是不存在的。比如说他们亏损后认为市场跟自己作对,事实上市场根本不认识你,更谈不到作对,等于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虚拟的敌人,并且这个虚拟的敌人总是让自己感到烦恼。我们在市场中无非是沧海一粟,不能做股票亏损了,就去找一个替罪羊,认为什么什么跟自己作对。换句话说,很多时候公众都在自寻烦恼,根本没有人跟你作对,一切都是你头脑中的想象。

我们要想在市场上长期盈利,要训练的不是图上的那些所谓方法。而是自己的思维状态。要把自己的思维训练成一种持续的冷静状态,一种真正适合于交易的思维状态,一种不对市场有任何奢求的心态。我不会因为你给我一个坏的结果,就产生抵抗心态,然后影响到情绪。训练自己把市场看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烦不到自己。

一个专业交易员跟一个普通公众之间的区别重点在于思维状态,而不是交易方法。面对市场,达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思想境界,我们不会感受到任何威胁,也不会自己吓唬自己,或者在想象中某人跟自己作对。这种境界的头脑中是空的,是平静的,对于市场,就是一直种无为的等待和接受,而对于任何结果都平静的对待,不抱怨,不闹情绪。

孟洪涛,美籍华人,投资人,专业机构交易员。《期货日报》、《证券红周刊》签约作者。孟先生拥有康涅狄格州立大学(UCONN)金融和市场学硕士学位(MBA),已从事证券交易20多年,先后供职于美银美林资产管理部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资产管理集团风控部门,曾任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亚洲区特约讲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