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袁隆平诞辰92周年:杂交水稻之父留给我们的9条人生启示
全文约9000字,15分钟,读懂袁隆平的一生。
8月13日,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83天了,这一天,还是他92周年诞辰。
关于袁隆平的生日,官方版本是1930年9月7日,这也是他本人一直认可的和填写在各种档案里的生日。后来,人们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档案堆里找到了他的出生证明,上面有英文记载,“袁小孩”于1929年8月13号出生,而给他接生的人,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新中国第一位女院士迎接了第一位水稻院士的出生,历史,竟然以这种方式接续。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离世,几天后送别他的时刻,整个长沙市都在哀痛,整个中国为之动容,而那个追着灵车的20岁女大学生,更是感动了全中国,“看了追赶袁隆平灵车的20岁女孩,我顿悟什么是中国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一百多天后,不知道我们的年轻人是否还在纪念袁隆平先生,如果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而没有从他宝贵的人生财富中去寻觅成功的密码,寻找成人的经验,那不是真正的纪念。
真正的纪念,是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品质,学习他的有效做法,让他生命的价值通过我们的生命延续、传递。
近日,通过樊登读书听了《袁隆平的世界》这本书,又特意买回来看了一遍,还从网上查阅了若干的资料,从M1905电影网找到《袁隆平》看了一遍,从他90多年的人生里获得了很多启示,分享给大家。
启示1 :要勤于锻炼,塑造一个好身体
袁隆平: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很多大专家都有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钟南山,85岁高龄,依然在健身,跑步,甚至能跟年轻人秀一秀肌肉,我们甚至都不能用精神矍铄形容他,因为他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年人。
袁隆平长几岁,看起来更年老一些,脸上黑黑的,还有好多老年斑,精神矍铄一词就特别适合他。两人肤色不同,面相不同,是因为工作条件不同,钟南山多在室内,袁隆平则多在田间,太阳光眷顾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两个人都有运动的天赋,钟南山年轻时打破过400米全国纪录,袁隆平也是一个运动好手,他喜欢打排球、踢足球,强项是游泳,“打球只是候补三流选手”“但游泳是一流的”。他曾经在1952年西南地区国家队的选拔赛200米自由泳比赛的前半程超过了50米世界纪录,可惜那天他吃坏了肚子,后半程游不动了,仅获得第四名,差一个名次没能入选国家队。他的好身体还差点让他当了空军飞行员,1952年夏天,他经过30多项身体检查和测试,光荣入选,但当时国家不让大学生去,他只好继续学农学。
当时我们可能憾失了一个国家游泳冠军,一名为抗美援朝勇敢战斗的优秀的飞行员,但后来收获了一个水稻之父。读书期间,工作之后,袁隆平常常到长江、沅江里游泳、到大海中去游泳。
后来,袁隆平圆了奥运梦,2008年奥运会,他是湖南001号火炬手。
一直坚持运动的袁隆平,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眼睛从来不近视。有报道说袁隆平多次晕倒在田里。袁隆平专门声明说,我从来没有晕过,难受是肯定难受,但是我身体特别好。中过暑,但不会晕倒在稻田里。
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今年3月在海南三亚基地摔过一跤,导致骨折,骨折治愈了,但诱发了多脏器衰竭,90多岁了,衰老也是自然现象,不容易抗拒。从摔一跤到离开,两个多月,袁隆平就去世了,通报说“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北京时间5月22日上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但我觉得,病不是他的主要死因,他是老死的,是得了“善终”的,这得益于他有一个好的身体。
袁隆平说“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现在的学术圈里,也有一些爱运动的人,比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就常跑马拉松,50多岁的人,年轻人也少有人追上他。
施一公和厉建安
但他还不是最厉害的,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医疗院长励建安教授,“2016年64岁才开始跑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已经完成31次全马,33次半马,4次越野赛,月跑量长期稳定在200公里以上,年跑量超3000公里,目前配速仍在不断提升,马拉松PB409,已经达到波士顿马拉松赛该年龄段BQ。”
但是,爱运动的科学家还是不够多,我们时常会看到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的噩耗,黄大年就是其中之一,他“心有大我、诚恳报国的爱国情怀,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力,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很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对待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学习,黄大年也爱运动,比如爱足球,但他的爱只体现在“看”上(比如熬夜看球到凌晨4:00),还没有体现在“动”上。如果能注重锻炼身体,少一些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黄大年或许可以跟袁隆平一样长寿,可以做更大的贡献。
启示2 :不是学霸才能成为科学家,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更重要
袁隆平:我不是那种书呆子,我这个人呢,思想比较解放,比较自由,考虑问题的时候看书。看书呢,一边看,当场汲取他们的经验,一方面还要打问号,这里面很重要的,你专门是死记硬背的,那不行的,你必须根据我们的实践,提出它的问题在哪里。
1949年8月,袁隆平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相辉学院复旦大学的一个分支,1950年起 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袁隆平续读3年至毕业,就是后来的西南大学,也是一所名校。但袁隆平的学习成绩,只是一般般,用他自己的话讲,大学是自由散漫的,成绩似乎也验证了他对自己的评价:
国文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农场实习67分,这都是及格的成绩;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气象学84分,达到90分以上的,只有一门,英文93分。
除了英语成绩优秀,其他的大多数在合格至良好之间。但大学期间,他培养了自己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培养了爱国情怀,树立了报国志向。
从青年时代袁隆平就勤于思考,勤于探索。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希望全国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努力做一些事情,让科研更加丰富多彩。
袁隆平觉得他也应该做点事,他按照李森科和米丘林的遗传理论搞嫁接,把月光花和红薯嫁接在一起,他认为月光花花开得很大,他就希望能把这个红薯也做得很大。结果发现红薯还真能长得大,把南瓜跟西瓜嫁接在一起,嫁接出来的东西既不像南瓜,也不像西瓜,吃起来口感也很怪。
当时搞了很多这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他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后代的种子拿出来再种,种出来以后月光花还是月光花,红薯还是红薯,不能够遗传,不能够形成种子。
袁隆平心里就开始怀疑这个理论,但又不敢大张旗鼓地看孟德尔基因学的东西,一方面获得这些书就很难,另一方面,主流学术思想不认可,他只能悄悄地在外面裹一个书皮,不能够被别人发现,就这样自己悄悄研究。
学了这些理论,他又开始琢磨在水稻上开展杂交,但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作物,很难杂交,即便杂交成功,也不具有优势。但袁隆平认为有这种可能,先去找杂交品种,他终于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大个子水稻,后来被他命名“鹤立鸡群”,书中描写:
这个杂交品种的后代继续育种,没有成功,他认识到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开始琢磨别的路子,要实现杂交,需要找到雄性不育株,然而,茫茫稻田,何其难也。但“鹤立鸡群”3年之后,他在一块“洞庭早籼”的水稻田里找到了!
鹤立鸡群和洞庭早籼的“雄性不育株”不是为袁隆平而存在的,它们在自然界肯定是存在的,是袁隆平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首先发现了它们。就这样,他在好奇心的指引下,他和爱人、学生们一起,在几十万株水稻中又找到了6棵“雄性不育株”,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现在的大学里,没有追求的学生不少,有追求的学生中,追分想考研的有之,希望提升能力谋求好的职业的有之,但有好奇心肯于探索的确实少了,表现为学习上不求甚解,唯书本是从,缺少质疑精神。现在国家也给提供了很多创新创业的训练和比赛,这是锻炼自己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绝佳途径。
启示3 :生活要简朴,也要有一些情调
袁隆平: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袁隆平对于生活,一直持简朴的态度。在电影里,他的那个单身宿舍,后来成家也在单身宿舍,一直简简单单。还有这样一个情节,为了给水稻遮阴,他用上了自己的床单被单,自己只是盖着棉花套睡。他吃饭也不讲究,填饱肚子就可以。他劳动在田间地头,穿的更是不讲究,后来年龄大了,特别喜欢穿格子衬衫,不去商场买,只在农贸市场买,他会对比各地农贸市场的物价,海南农贸市场一件衬衣只卖30多块钱,深得他喜爱,一买就买一打,有时还拿来送人。
1981年,袁隆平获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拿到10万元奖金,自己只留下了5000元,并认为这是一笔巨款了,到后来隆平高科上市,他自己有700万元原始股在里面,有人给他算账,说袁隆平身价千亿,他自己就讲,“我身价千亿,但我不知道在哪儿,反正这股票也不让我卖,我也卖不了,他们说我只要一卖,股票就会跌,所以那个钱对我来讲其实没用。”
简朴的生活,会带来长寿和生命的质量。减少过多的能量摄入,可以降低身体的负担,少一些索取和欲望,就会多一份心灵的和谐。从袁隆平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十分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如果能克制对于物质的欲念,少一些攀比,反而更加从容,更多快乐。袁隆平说: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我现在不愁钱,但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我讲究朴素大方。如果你说我是一个富豪的话,那么我是一个心灵的富豪。
简朴的生活中,袁隆平也有高雅的爱好,唱歌和拉小提琴。当他领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就花27块钱买了一把小提琴,而这一把小提琴,在农校里伴他走过了那一段奋斗的岁月,演奏小提琴,也一直陪伴着他走过后来的辉煌的岁月。
“夜晚时分,月光满地,蛙声不断,琴声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在他忧国忧民之际,他会跑到树林里就拉上一曲,倾诉自己的衷肠,当他初恋失败时,他用小提琴诉说自己的忧伤,当他听到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时,他也拉上一曲纪念,寄托自己的哀思。他拉动的音符的韵律,和一把把稻穗在他手中划过的节奏,和着随风波动的麦浪,是如此的harmony。
现在的大学生,在孩提时代多数都上过特长班,也都曾找到自己的最爱。但长时间的中考高考,可能这些特长爱好都淹没了,在大学里及后时代,应该把它们重拾起来,占用一些空闲的时间,多远离手机一会儿,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份色彩。
启示4 :简单朴实的爱情可能更长久
袁隆平: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邓哲:袁隆平是投机取巧的爱情积极分子。
袁隆平的初恋对象是邻近一中学的化学女教师,这两情相悦的一对,在当时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姑娘先退却了,这份感情,袁隆平很不舍,但这份刻骨铭心的恋情等待了几年,也不得不放弃了。拖到30多岁了,成了大龄单身青年。
1964年,别人撮合他和学生邓则(后来袁隆平给改名为邓哲,理由是“则”在重庆话里读“贼”音)结婚,两人之前就互有好感,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一个月后,那天邓则还在打篮球比赛,袁隆平拉着邓则从球场跑去登记结婚。回来后,他问邓则说:“我得给你买点东西吧?”邓则说:“不用,什么也不用买。”结果他真的什么也没有买。两个人就住在他那个破宿舍里,“闪婚”了。邓则学的农学,也是袁隆平事业上的好帮手。
袁隆平后来被定性为白专道路,有人贴出了大字报,对他展开了批斗,有一天得到消息,第二天就送到牛棚里改造。袁隆平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跟妻子邓则讲说:“我一直光搞科研,也不重视别的,恐怕是要被批斗,所以你跟着我倒霉了。”邓则说了一句让他非常感动的话,邓则说:“大不了咱们不当老师了,一块儿当农民,没问题。”
再后来,邓则相夫教子,赡养老人,为袁隆平分担了生活的压力,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爱情吗?
当前,年轻人更加看重爱情的仪式感,经常看到听到很多男生为着各种节日(中国情人节七夕、外国情人节214、三七女生节、女友生日等)给女友送礼物而挠头犯愁。
仪式感很重要,但更应该在精神层面,不应该跟物质需求绑在一起,现在我们把物质看得过重,就错位了。这种被过度营销过度消费绑架了的爱情方式,其背后是资本、是利益作祟。反过来说,如果双方或一方一辈子都陪着小心去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儿,必然会觉得累,也很难坚持到底,感情未必长久。
对于爱情,我们想拥有一辈子,而不是拥有一阵子,所以简简单单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启示5 :学习英语很重要,写作也很重要
袁隆平:那篇发表的论文救了我!
在袁隆平的各科成绩中,英语最好,这得益于他在青少年时所受的熏陶。
我们现在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一学十几年的时间,学不好的人更多,也有人说学习英语无用,一是后来用的机会少,二是有翻译工具替代。袁隆平农校工作时期,十八年的时间里,他的教学不需要英语,也没有英语文献阅读。反而第一学期教了一学期俄语,边学边教。他跟他的学生说“多掌握了一门外语,就等于多打开了一扇窗户。”
他写的几篇论文,也都是中文的。看起来英语就要没用处了,但当他后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教授国际学生时,英语优势就发挥出来了。而电影的最后与外国记者交流那一段,袁隆平亲自出马秀流利的英语,更是折服一大片。
英语是一种基本的工具和技能,既然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了,就该熟练掌握它,将来大概率会用得上。
写作是很重要的交流方式。
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是他在发现雄性不孕株之后思考的三系法杂交路线的思考,有了一些收获,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分享了。他投稿给中科院的《科学通报》,这是一个重量级的刊物。
文章发表以后,国家科委九局有一个工作人员叫熊衍衡,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重要,因为中国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依然是大问题。熊衍衡把这篇文章呈交给局长赵石英。赵石英看文章后,觉得非常兴奋。因为如果水稻可以杂交,就能够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又汇报给了国家科委主任,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兼国务院副总理是聂荣臻元帅,聂荣臻看了这个以后,立刻批示说要保护这个研究,而且提前让湖南科委重视这件事情。后来湖南科委专门给农校发通知,要求保护袁隆平的研究。
这个通知被发现的当天,他那几十盆育出来的,有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水稻植株全部被红小兵砸烂,扔得一塌糊涂,袁隆平也得到消息,已经要被关牛棚了。结果来了个大反转,他被任命为实验田的顾问,可以接着搞科研工作。可以说这篇文章保护了他。
袁隆平写文章,是为了分享自己的发现,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科研问题,现在科研工作者写文章也是平常事,但往往不是基于学术交流的迫切需要,而更迫切的目的是为了晋级职称、报奖弄称号等。袁隆平一生做研究,但关键论文并不多,每进行到一定的关键阶段,会有几篇重磅的文章。
对我们来说,有想法,写出来交流很重要。除了学术上的写作,也应该把自己的日常所思所得,及时记录,并进行总结反思,养成习惯。写作就会变成快乐,变得容易,也有助于个人的提高。
启示6 :良知和善意,会创造奇迹
袁隆平: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之所以投身杂交水稻研究,他的目标是让中国人吃饱饭,让天下的人吃饱饭。这一份善意,被袁隆平坚持到底。创造了人间奇迹。
我们也看到,袁隆平的研究一路走来,命若悬丝,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出现了偏差,他的杂交水稻就会胎死腹中。
如果不是熊衍衡和赵石英的职业精神,他的文章可能就不会被聂荣臻副总理看到并批示保护,他可能就会跟很多知识分子一样,被关入牛棚,丧失研究的机会。袁隆平也一直将赵石英视为伯乐,在首届袁隆平农业科技颁奖时,他还特意给一股的赵石英先生授予了伯乐奖。
当年如果没有他两个学生李必湖和尹华奇,机智地赶在红小兵破坏前保留了三棵种苗,他的“雄性不育株”的研究需要从头开始。
后来1969年,也是这两人在“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勇敢地给国家科委、省科委发电报、写信汇报情况,而国家科委派来的张孔忝教授也是克服重重困难,得出了科学的正确的结论,保护了这个项目。
当时,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同志,对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公开支持,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也为他的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如果不是一群有善意有良知的人去推动着这个事情前进,我们的杂交水稻可能还要晚上好多年,中国人挨饿的日子也还要再多几年。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日行一善,哪怕微小,奇迹或许会经我们创造。
启示7 :人生需向上向前,要耐得住寂寞,更不要躺在功劳簿上
袁隆平: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袁隆平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困难无处不在。生活上的困顿,研发经费的短缺,政治环境的困扰,这些困难面前,他都没有屈服,而是一直乐观地去战斗。这一份乐观和从容,肯定也来自他大学期间的训练,袁隆平讲,大学期间,他一直是自由散漫的,自由必然要膨胀自己的空间,那个时代,肯定会有一些碰撞,这些碰撞,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能力。
当需要花盆育苗而没有经费的时候,他找收破烂的人去讨要,当红小兵毁苗事件发生,当“5.18”毁苗事件发生,他难过,委屈,但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找回几株幸存的稻苗,从头再来。后来,袁隆平已经知道是谁做的“5.18”毁苗事件,但他不说,他已经原谅了这些人。
生命的某一刻,要耐得住寂寞
杂交水稻研究,水稻南方一年生长两季,到海南可以三季。杂交育种,需要一代一代筛选,而每一代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注定不是一件能速成的科研任务。在1964年至1970年,袁隆平的科研小组几乎没有拿出任何科研成果。国家投入了资金,单位投入了人力物力,长时间看不到成果,必然会有人对他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成效提出质疑。新华社在一篇通稿里这样写“六年是多少个日夜呢?没有成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这是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留念。这也是人类进行水稻革命最优意义的留念,难度之大,压力之大,条件之差,时间之长,超过了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镭的艰苦探索。”
当别人通过短平快的研究,拿出了成果,评了职称,当了领导,他依然没有什么成绩,他选择了坚持。原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陈明山说,“袁隆平最苦最难的是1970年前,但他从来没有消沉过,也没有抱怨过,即使再多困难也难不倒。”
很多基础研究,是需要长时间付出和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需要耐得住寂寞,这份寂寞个人要承受,我们国家和科研机构也要去承受。当招收了最好高考生的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努力去选商科干金融,去做互联网巨头的时候,我们的基础研究必然会出问题,这几年被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卡脖子,也是必然的结果。
一步一个脚印,生命要走得踏实
袁隆平最早的研究方法是三系法,从1964-1965年实验,1966年总结提出这个想法,到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水稻大面积推广,用了10年时间。二系法从1987年立项到成功,9年时间。对于一系法,2017年,他的想法是“我还想再活十年,十年后,一系法杂交稻肯定能搞成功,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坚持上10年,几十年,你能达到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很多事儿,值得我们一生去坚持。
袁隆平在搞杂交水稻成绩。出了很多的成果,他也获得了很多成就,每一项都够炫耀一辈子。名利面前,他说:“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光环可是麻烦事,面对荣誉我要急流勇退。荣誉不能当饭吃,水稻是要扎扎实实在田里种出来。”
他甚至可能拥有了很多的钱,那700万的原始股和他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都不知道能值多少钱了。但他他没有停留在功劳簿上,水稻亩产过千斤之后,他想到的是700公斤,当700公斤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产量是1000公斤,当1000公斤实现的时候,他想到是更高的产量。而面向我国这么这么少的耕地,他又想到向盐碱地要效益,也取得了成功。
停下来,已经功成名就,还可以休闲舒适,但继续向前,会有更多的奋斗的快乐,这就是袁隆平的选择。
启示8 :从基层做起,是正确的选择
袁隆平:“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在第一次做职业选择的时候,袁隆平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他填写就业志愿的时候,只写了长江流域一带,这里农业发达,有广阔的空间。最终被分配去的安江农校,他自己事前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但只要在农业农学上扎根,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他也因此受益,在安江农校这个地方,他直接远离了当时的学术研究的核心圈,没有过度地受到主流学术思想的影响,在农校他就是最高知识分子,他的学识就是权威,因此他的杂交育种的思路,受到的干扰要少一些。
其实在那个时代,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愿意去基层一线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人动用了各种社会关系,想方设法让自己留到了大城市,留到了更优越的环境里。新时代,我们国家同样也号召青年人到一线去,到能够发挥自己才智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但在现实选择上,更多的人往择业看重的是发展的机会,工作的条件等这些要素。我们不能苛求青年人多样的选择,但扎根一线的年轻人,很多活出了更精彩的一生。
启示9 :人生很长,不要着急走完,下半生可能更精彩。
袁隆平: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袁隆平先生活了91岁,接近92岁,在这9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在奋斗。但如果我们看他的前半生(46岁,即1975年之前),按照现行人才衡量标准的话,没有多少成就。职称停留在副高级(1978年晋升研究员),论文仅有一两篇,职务不过是一个组长。现在的情况是,一名科研人员,如果45岁前还没有显性的成绩,就已经面临被主流学术圈淘汰了。
而袁隆平的下半生才开启精彩:1976年,他的杂交水稻才得到推广;他所有的奖励荣誉,都是后半生获得的。
现在年轻人,追求出名趁早。殊不知过早的出名可能成为你的负担和羁绊。很多人没等长大,就喊着自己老了,到四五十岁,很多人就没追求了,甚至刷抖音快手度日。生命很长,我们的预期寿命已经在80岁以上,年轻人会更长,不要着急成熟,慢慢积累。我们可以把50岁甚至可以是60岁之前当作自己的青年时期,50-80岁当作中年时期,可以说,钟南山80多岁的状态、袁隆平90岁的状态,比很多年轻人都强。
老,不在于年龄,而是一种状态。
写在最后
袁隆平说:“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杂交水稻一路走来,个中的艰辛,取得的成就,一篇文章是写不下的,但其光明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
袁隆平是几代人非常敬佩的偶像,有人让他给年轻人提一些人生方面的建议,袁隆平说:“人生啊?这是个哲学问题,我不懂,问哲学家吧!”
确实,在他的内心里,他不想成为什么人生楷模,也觉得没必要把过来人的人生经验过早地强加于年轻一代,尤其不能让年轻人过早地为人生定性。人生不是教科书,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未来的一切,需要考我们自己去探索。
我们读《袁隆平的世界》,重温他的生平,既是缅怀,也是从中获取一些启示,汲取前进的力量。
生命止于90后,他一直是年轻人!
PS
1.写这篇文章,始于听樊登读书讲《袁隆平的世界》,从构思到写成,用了大约1周的时间,写着写着就写长了,袁隆平的人生经历太丰富了。
2.对于袁隆平在文中的称谓,我也费了一番纠结,当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还原袁隆平》,作者陈启文也曾有类似的纠结,叫袁老、老爷子,袁隆平不喜欢,院士、主席、主任之类的,他更不喜欢,袁先生是夫人邓则的专称。袁隆平的学生告诉陈启文,“你若讲客气,就叫他一声袁老师,你若一点也不讲客气,就直呼其名,他还真高兴,他还年轻呢!”袁老师只能是口语,写在文章里,只能一点不客气地叫袁隆平了,这其实也是对他的还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