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验方》学习笔记——八味回阳饮
中医“兴奋剂”——八味回阳饮
1.组成:
炙麻黄15—30g、制附子9—30g、炙甘草15—30g【麻黄附子甘草汤】
升 麻15—30g、红 参6g 、淫羊藿30g
仙鹤草90g 、牛蒡子9g
2.主治:
阳虚,esp.慢性疲劳综合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欲寐”——困顿、欲睡、多睡、嗜睡或睡不着)
3.分析:
(1)药物分析:
·麻黄:药物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兴奋性物质,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甘草:具有外源性的类皮质激素作用,亦可起兴奋效应;
·附子:内源性地刺激激素分泌,类似于西地兰;
·升麻:小剂量升举阳气,大剂量可清热解毒;
·红参:补气,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有效改善缺氧、疲劳症状;
·淫羊藿(仙灵脾):具有促雄性激素作用,雄性激素具有蛋白同化作用(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同时刺激蛋白质合成,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肌肉生长);
·仙鹤草:又称脱力草,具有很好的缓解疲劳作用;同时还具有收敛,敛阴敛汗作用,在此方中大剂量运用可拮抗升麻、麻黄的升散之弊;
·牛蒡子:又称大力子,同样具有很好的缓解疲劳作用,特别适用于阴虚人群,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到此法,本方偏于温燥,加之为少阴病,本就会出现咽干、口渴等症状,牛蒡子用在此可减轻温燥的副作用。
(2)其他分析:
·关于疲乏的原因:
虚:少阴病——但欲寐
太阴病——中气下陷
实:少阳病——肝气郁闭
·少阴疲乏VS太阴疲乏:
少阴疲乏——面色青灰、瞳孔缩小、睡觉不能缓解
太阴疲乏——头重不举、多卧少起、睡觉可缓解
【少阴疲乏往往兼见太阴之证,但轻重不同,原因在于“三阴递进”——太阴~少阴~厥阴】
·升麻、红参、甘草在此方的配伍就是取“补中益气汤”之意,意在少阴病者,兼见太阴,而兼治太阴,培土盖火。
·此少阴病不用肾气丸加减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的原因在于:疲乏尤其是慢性疲劳,重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其兴奋性的问题,提高其兴奋性当为第一要义,肾气丸若用于此补虚,可,但见效较慢。但麻黄附子甘草汤类属于“兴奋剂”之列,不可久用,久用恐其拔肾之根。麻黄附子甘草汤中使用附子是取其瞬时效应,而在肾气丸中附子是促进皮质激素分泌,取其缓慢性作用,虽缓慢,但可持久运用。
·关于强心:温阳可强心,养阴同样也可强心。例如生脉饮就具有强心作用,但其作用并非最好,在此基础上合用参附汤,加黄芪、肉桂之类,疗效会显著增强,根源于阴阳互根。
·药物加减:①兼见腰酸,可加用熟地;②此方基础还可加入麦冬、五味子,与红参构成生脉散,阴阳并济,阴中求阳,同时五味子也具有缓解疲劳之功用。生脉散气虚不夹实者均可用,不一定非要阴虚指征,往往气虚加入生脉散者,疗效更佳。
·休克晚期抢救的“三板斧”——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西地兰。麻黄附子甘草汤就相当于是一个肾上腺素加上一个皮质激素加上一个西地兰。若觉觉得甘草的作用不够强,还可以加干姜。干姜可以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改善阳虚,进一步加温的药都可以。若担心用温药的时候上火,出现咽干口燥咽喉疼(雷火未复,龙火升腾),可加黄芩转出少阳。麻黄附子甘草汤,还治疗但欲寐,精神困乏,没有力气,困顿,此种情况加黄芪。补中益气汤运用不见效时,可加麻黄,。就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黄芪。甘草配黄芪,就是补中益气汤。
·气虚除大热来自于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中黄芪建中汤,气虚除大热靠的就是黄芪和甘草。甘草除大热,来自于甘草干姜汤,土能盖火。“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条文显示是有热的,甘草干姜汤就是土来盖火,能除大热。所以黄芪建中汤靠的黄芪和甘草两个。黄芪建中汤主治消瘦,面色薄,形体酸削不能行,有形质损伤;补中益气汤主治伴有消化道症状等,以气化功能异常为主。无论是气虚导致的形质损伤,还是气化异常,气虚生大热都是靠的黄芪配甘草。黄芪配甘草已经具备补中益气汤合黄芪建中汤的架子。
·麻黄附子甘草汤有一不足之处——温而不补,故在此方中加入淫羊藿以弥补其“补”的方面的不足,取“金匮肾气丸”之意。
·补中益气汤使用注意:补中益气汤可用于缓解疲劳,但在使用过程中,若患者有肾阳虚,长期使用此方,便会显现“拔肾”的弊端。方中的淫羊藿用于此同样也意在拮抗补中益气汤之拔肾作用。服补中益气汤后不可能使中气马上就充足,它主要是激活或动员机体的肾气来补中气,这才是“补中益气”的实质,详细可参阅《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临床中常常脾肾同病,便可用补中封髓汤。
·要想发挥附子的即时效应,可以加用人参,人参具有强心的作用,阳气者,阳不离气,气不离阳,补气中加入温阳,温阳中加入补气。附子加人参可快速实现即时效应,增强血供,出现血液的高动力循环,再加上外面一个肾上腺素,里面一个皮质激素,共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