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式喂养,是孩子养脾胃路上的第一步

很多妈妈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到底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养孩子?

西医有西医的标准,有的让补各种微量元素,有的连微量元素都不建议去测。中医也是,似乎看过的每个中医的说法都不相同,有的让少吃肉蛋奶,有的让肉蛋奶管够。有的让严格忌口,有的却不建议忌口。众说纷纭,究竟谁说的对?

实际上,这些都是一家之言。养孩子,没有绝对的标准。如果非要搞一个标准,那只能是——自家孩子身体的反应。

所以,无论是让你一味忌口,或者敞开了吃,都是片面的。我们不能照搬任何人的做法,唯一可以参照的,就是自家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这也就是最具有辩证思维的喂养方法:反馈式喂养法。

反馈式喂养,是让我们和孩子的身体有个沟通交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自然的“人”,去观察,去交流,在每一天的观察调整中,逐渐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喂养模式,这就是对你来说,最科学的模式。

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机器人,到点该喂多少奶,我就喂多少,其他什么也不管。或者到处问别人,该吃什么,该做什么,然后我也这么做。往往你会发现,为什么你学着做就没有用,甚至更糟。

那么,究竟反馈式喂养应该怎么做呢?总结来说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吃,但吃完了以后需要观察。

观察什么?主要是这几点:

01

如果吃了一些食物以后发现,下一顿孩子没有胃口了,吃饭不香了,舌苔变厚了,嘴巴里有味道了,那就说明吃多了,或者这个食物对他来说目前是消化有困难的,那么以后就可以减量,甚至一段时间不要去吃。这一顿也要适当清淡饮食,吃一些好消化,减轻脾胃负担,让消化系统休息一下。

02

如果孩子吃完某个食物,或者某顿饭菜之后发现,特别口渴,特别要喝水,说明这些食物,消化起来比较耗损孩子的津液,那么下一顿可以适当吃一些滋阴补液的食物,同时以后也要少吃这类的食物。相反如果孩子吃完某个食物之后,很长时间都不想喝水,舌苔水滑,胖大,可能就是代谢不了这个食物产生的水饮,中焦脾胃运化不了这个湿,那么下次再吃这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减少食用量,或者暂时不吃。

03

也就是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出现异常,比如吃完这个东西之后便秘了,干干的羊屎蛋了,说明孩子目前的消化能力运化这些东西,是有困难的,会加长食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耗损肠道津液,从而导致便秘,甚至上火的症状。

又或者,孩子吃完某个食物以后,拉肚子,便溏,大便不成型了,那也说明,这些食物孩子同样是运化不及的,可能是寒湿太重导致,也可能是脾虚无法消受。总之,就要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