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看见儿童——钱塘春晓江南分园主题背景下区域评价暨教师走园体验系列研修活动
从阳春三月到明媚的初夏,钱塘春晓幼儿园江南分园在数学区域评价的研修之路上漫漫求索。
幼儿园通过对数学区中的问题解读,从实践入手,逐渐确定研修方向:
1. 如何依据主题背景选择评价工具?
2. 如何通过观察助推数学区域评价?
3. 作品取样系统如何运用在数学区域评价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春晓幼儿的发展需求,对照数学核心经验,依托区域观察评价,经过三个阶段的研修,逐渐转变数学教育思维,架构出较为完善的数学区域评价体系。
阶段一
质量评估 引领方向
3月25日,由滨江区教育局组织的“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评价”质量评估活动在钱塘春晓幼儿园江南分园开展。
评估小组的专家、教师,深入教育现场,了解各班的区域空间布局、材料投放、幼儿学习、教师支持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团队对江南园区给予了很大的肯定,也从多角度、多领域分析了教师的保教能力,挖掘园区的优势。
根据区域活动评价的相关指标,评估小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点明了努力方向,助力“区域活动评价”的研修更进一步。
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新思考材料难度的适宜性。以关键经验的学习轨迹为线索,设置材料的难度,满足不同发展能力的幼儿需要。
2. 在材料标签中融入数学关键经验的要素,如点数对应、数物对应等,并清晰呈现,便于幼儿观察、收纳与整理。
3. 游戏支架的提供,要便于幼儿观察与使用。
阶段二
专家指导 稳步提升
幼儿园多次邀请特级教师卞娟娟来园指导,为各班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诊断。
卞特从数学核心经验出发,结合活动案例,解析了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围绕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等话题,与老师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研讨。卞特指出:“不要只关注材料,材料值得研究,更值得研究的是儿童。”她直指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支持策略。
01
区域材料的普适性和选择性
区域材料应该具有普适性和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要学会同一种材料,经验不只通过一种游戏材料达成。教师要知道投放材料所涉及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并能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增加及降低难度。
02
关注幼儿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对万事万物规律的认识,数学教育不是做填空题,不是教幼儿玩法,其目的是了解幼儿是如何自己学习的,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对于新材料,要先让幼儿自己解读图示内容,联系过往经验,触类旁通。教师应当细微地捕捉幼儿接触新材料时的迟疑、困惑,用适当的方式引导。
03
多角度的观察和评价
依据观察目的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观察方式,如定点跟踪式、结构式观察。在分析案例时,可以采用聚焦性观察分析、整合性观察分析。观察角度也应当是多元的,除了观察幼儿的数学发展,还需要观察幼儿的游戏谋略、社交语言等。要将抽象的幼儿与真实的幼儿相联系,关注案例中的关键行为,并将之与核心经验相对应。
经过这一阶段的专家引领,老师们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观察与评价的能力稳步提升。
阶段三
开放研修 上下求索
5月13日,浙江省特级教师卞娟娟、滨江区学前教育教研员董英姿老师、区兼职教研员柴小燕老师以及滨江区上百位4-6年教龄的老师,走进江南分园,一起围绕“主题背景下数学区域活动评价”进行研修,共同进步。
静态区域观摩
教师们走进活动室,认真观察区域环境布置是否合理,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师们边观摩,边轻声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惑。此次观摩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于江南分园的老师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与主题墙对话
与区域材料互动
翻阅幼儿成长档案
动态区域观摩
幼儿园精心准备了《学前儿童数学发展指引》和《数学区游戏观察卡》,让每个教师的观摩更具针对性。
观摩中,教师们定班定点对幼儿的区域游戏、师幼互动等进行现场探究,记录幼儿数学核心经验、情绪与社会性,以及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思考跟进策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现场区域评价
陈臻老师带着孩子们,围绕多米诺骨牌的搭建作品,现场开展了区域评价活动。陈老师和孩子们讨论了三方面的内容:数学核心经验-对模式的识别、空间难题、倒塌问题。
游戏分享会
比如,针对多米诺骨牌作品《彩虹桥》,幼儿就发现了多种规律:
1. 数量规律:最底下搭几个多米诺,就能搭几层。
2. 颜色规律:按照红、黄、蓝,分别形成一条斜线,有5个红色,4个黄色,3个蓝色。
3. 材料规律:竖着的是用大的多米诺,横着的是用小的多米诺。
多米诺骨牌作品:彩虹桥
研训案例分享
春晓园区科研组长慎玮老师、江南园区大班年级组长钱赟老师、江南园区小班年级组长白碧玮老师,分别进行了研训主题汇报和案例分享。
01
慎老师从园区层面,分享了数学区域游戏评价的研修历程。
从问题出发,形成研修思路:
1. 转变教师的数学思维,明确数学区域的创设方向。
2. 同步教研来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重点突破数学实践难题。
同时通过评价不断助推数学区域的研修过程,从解读作品取样系统出发,架构完整的区域评价体系。
作品取样系统实施的五大步骤:
02
钱老师以“五颜六色”区域游戏为例,聚焦数学核心经验,通过观察、识别、助推三个阶段来分析幼儿数学区的游戏。
在每一次的追踪观察中,发现幼儿的可生长点,提出可行的支持策略。例如,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组合的方法,比如互补、重叠、旋转,来助推幼儿组合图形的能力。
03
白老师和研修团队思考了低幼阶段的数学学习,分享了小班数学活动融合化、趣味化的实践。
基于纲要的指导,指南具体操作建议,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定位于:把有趣的、有用的数学内容融合在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于游戏中,让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入园环节融合数学核心经验:
分组代表发言
下午,观摩教师们以分组研讨的形式,为数学区域评价共同把脉诊断。研讨主题围绕区域观察卡、发展指引表这两个表格的使用,以及具体案例展开。针对观摩研讨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大家共同思考,将零散的问题点进行聚焦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实现了“双向共促”。
滑动查看更多
分组汇报图集
专家点评指导
卞特结合上午观摩的游戏案例,从“以学定教”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数学区域创建及评价的关键点和策略。
01
发现幼儿,读懂幼儿
区域评价要关注“儿童的视角”,将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幼儿有独特的思考方式,教师要走进每一个幼儿的生命,发现幼儿独特的思维,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原因。要做三得教师,不止看得懂幼儿,也能等得起幼儿,最重要的是能帮得了幼儿的教师。
卞特以陈臻老师和幼儿开展的游戏分享会为例,指出教师不能主观判断幼儿的行为。看到幼儿推倒和收拾多米诺骨牌的过程,陈老师理解为“混乱”,而仔细分析后才会发现,幼儿的行为是有其原因的。幼儿一直在戳多米诺,是因为他们对多米诺骨牌的连续性倒塌有着自己的经验判断;幼儿把自己整理好的东西,倒给另一个幼儿,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合作”。
02
以学定教,以学导教
教师要观察幼儿学习的真实情形,解读幼儿的行为,将自己面对的“具体、鲜活的儿童行为”和“抽象的发展指南、核心经验”建立联系。研讨“教”对“学”的促动,探究“导学”策略,将幼儿的“学”推及教师的“教”,转变教师权威性、传授者的角色身份。
例如大班“五颜六色”的游戏案例中,钱老师聚焦数学核心经验,在每一次的追踪观察中,识别幼儿的可生长点。通过和幼儿浅解读说明书、教师深研究说明书,增加挑战的层次性,助推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
聆听
learning.
在整个区域研修的过程中,一次次精彩的教研活动,记录着老师们的不断积累与改进,见证着老师们的成长。从关注游戏材料转向关注幼儿如何学习,数学区域评价叩响了我们看懂幼儿的大门。
本次研修是老师们学习提升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此为新的契机,继续从幼儿的视角,解读幼儿的行为,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助推幼儿的深度学习。
研修之路,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