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言:传麒学校,一个让孩子幸福起来的学校。我们要培养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着爱的校园,让孩子们在一个能感受到温暖和爱的校园里长大:
最近有很多跟孩子有关的悲剧上演。我一般不写这样的文章,也不愿意报道这样的事件,因为太负面、太令人伤心了。
我不禁感叹: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孩子才会做轻视生命的选择呢?或者说做一些伤害自己的事呢?
德国的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句话:“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自己幸福。”我们到处奔波,我们是否考虑过我们生活的主旨是什么吗?朝九晚五、东奔西跑的生活中,是为了房子?还是为了车子?你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什么不幸福?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有些人面对挫折,面对困难会迎难而上,积极面对;有些人面对不好的周遭环境就抱怨,就放弃;有些人即便生活如泥石俱下、一塌糊涂,却也依然很幸福。面对各种对幸福的理解,我坚定地认为: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幸福能力很高的人,往往都懂得做适合自己的事。如果你是一个司机,却强迫自己做保姆,那你一定是苦不堪言,反之亦然。许多人在生活中和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不适合自己的事,然后怨声载道,却从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什么很多人选择的未必是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做适合自己的事来作为事业?那是因为:从小,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我们做选择的依据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是他人的评价,他人的感受,他人的标准。分数高低,看别人的脸色;衣服好看难看,看别人的评价;所谓的成功和失败,也是看别人的标准。别人的评价代替了自己自身的感受和内心真实的需求。慢慢地,我们就隐瞒了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我们总是要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努力:因为,我们坚信,努力后,明天会更好。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告诉我们:好好努力,争取明天更好。其实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现在不够好,不够优秀。为了证明我是优秀的,所以我必须努力、拼命,甚至还要去干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如此,怎么会幸福呢?本来快乐是很简单的。动物没有任何梦想,只是追求活着,所以它们反而是最幸福的。而人类要奋力追求幸福,于是拼命工作,甚至让自己的身心都受到了伤害。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很多时候,其实连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貌似是源于我们从小到大教育环境的影响,因为周围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告诉我:“你要更加努力,明天才会更好。”同理,我们总是无止尽地期待着孩子明天会更好,潜台词就是:你每天都是活得不够好。暗示他不够优秀,暗示他不如别人。2、也许就直接放弃了自我成长,因为感觉优秀遥遥无期;3、长大后,感觉自己不够资格获得幸福,对自己不够自信。我不否定努力,但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努力”,会带来幸福吗?其实,我今天就很好,每个人每天都是正在育见更好的自己!我在家长课程家长咨询过程中发现,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现在条件那么好,你要追求更好呀。他们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都假设孩子是希望得到幸福和快乐的。但是如果孩子们在内心深处是不想或者说觉得自己不值得得到幸福呢?你也许觉得我在开玩笑,哪里会有人不想得到幸福?我想告诉你,不仅有,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内心深处并不想得到幸福,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他们不懈追求“幸福”。这些我们称之为“幸福恐惧症”。现在请你想象一个在意识层面深深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这个人觉得她/他不可爱,不是一个值得别人持久爱慕的人。同时,这个人又非常渴望爱,追求爱,希望得到爱。让我们想象一下她是一位女士。她找到了一个她很在乎的男人,他看起来也很在乎她,于是她感到非常快乐幸福。在一段时间里,她的梦想看起来实现了。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信念像定时炸弹般,在他们开始相爱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倒计时。这个信念便是: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个定时炸弹促使她开始破坏自己的亲密关系,用她可能的一切方式。她可能无休止的要男朋友告诉她“我爱你”;她可能变得占有欲过分强烈或者过分嫉妒;她可能在行为上表现得非常残忍来试探他的“真心”;她可能说一些自我诋毁的话然后期待他来纠正;她可能找无数的理由来批评他,然后在男方拒绝她之前先拒绝他;她可能试图通过控制或者操纵的方式让男方觉得内疚,试图以此让对方跟自己捆绑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也许他受够了,他精疲力竭了,她已经彻底消耗了他。于是他离开了。她觉得被抛弃、沮丧、崩溃,她终于被证明她是对的了!“你看,世界就是我想象的这个样子!我本来就不值得被爱,这次我又对了!”这就是她的自我实现效应。这就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常态:我们宁愿选择证明自己“正确”而不是选择快乐。因为我们从小在“对错”的生长环境中长大,而不是在“允许做真实的自己”的环境中长大。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者老师,会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行,你没用,你做不到,你没有资格拥有等。重复再重复,就成了思想的高速公路,孩子慢慢地就变成了这样的人。每个人都终将活出你想要的模样,优秀的和不优秀的,都会朝那个方向去发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掌控感,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当我们的自我认知是:“我不值得被别人爱”,并且我们在潜意识里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时侯,这种对生命的掌控感就很可怕。当我们试图让这个世界的现实符合自己的认知而不是让自己的认知符合这个世界的现实时,悲剧就发生了;当我们宁愿自己是在掌控中,是“对的”,而不愿选择幸福时,悲剧就发生了。现在很多父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这就是让孩子失去了做真实自己的机会,未来这样的孩子,容易不幸福;现在很多的老师,不允许孩子犯错,规则非常严苛,孩子活在对和错的氛围之中,那么未来孩子也会成为一个讲究“对错”的严苛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也是不幸福的。现在很多大人否定孩子,经常对他说:“你不行,你没用,你做不到。”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未来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没有用,自己做不到,没人喜欢我。看看那些成人世界里不太自信的人,往往就是不太接纳自己的人。为什么不接纳自己?在从小生长的环境中,父母或老师负面的教育方式用得多,否定性的语言使用比较多,指挥命令比较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从而不接纳真实的自己。传麒学校办校已经有7年了,办学方式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但有一条规则是我们团队上上下下不允许改变的:我们要培养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着爱的校园,让孩子们在一个能感受到温暖和爱的校园里长大:孩子们可以犯错。我们接纳犯错,只是你不能让这个错误白犯,要能在错误中增长经验和本事。小错不断长大了大错才不会犯;我们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管结果如何,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就是非常棒!我们甚至都不设班干部,因为: 我们不想为了一个太阳,而忽视了星星们的存在。我在未来育见组织的各类父母课堂上,跟父母们说:告诉孩子,你已经很棒了,妈妈之所以希望你努力,不是说你现在不够优秀,只是希望你在未来有机会让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孩子有无尽的期待?本质上是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对自己有些失望,不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吧!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父母或者老师一旦活出自己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了,那么,他必然也是能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的。一旦大人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了,孩子自然身心绽放,开始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孩子未来是必然绽放的,幸福的,向光生长的!如果你还不够幸福,那么请从今天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的不完美,恰恰是完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