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4:德布罗意的明悟

物理学是最革命的科学。别的学科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进步,偶尔有出乎意料的思想突破也都比较温和。而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些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颠倒乾坤的新思想,让人从感情上都接受不了。有些最厉害的物理学家一生都不接受量子力学,但他们反对的只是观点和思想,而从来都不是事实和逻辑。物理学从来都不会因为个人感情受不了而停止前进。

由此说来,物理学家虽然也是人,但是都是最没有成见的人。现在很多人爱说什么“创新思维”、“think out of the box”、“拥抱不确定性”、什么“认知升级”,听起来都是空洞的口号 —— 把你的大脑拿量子力学淬炼一遍,切身感受到新思想带来的纠结和不安,你的认知才能升级。

以前邓小平谈中国改革有一句话,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是破除成见。他的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所以用菲茨杰拉德的标准,邓小平有一流的智力。

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恰恰也是这个意思。如果光可以是粒子,那电子为什么不能是波呢?静止质量为 0 的东西也有粒子的一面,静止质量不为 0 的东西也有波的一面。

为啥都想要一流的智力呢?因为更自由。

*

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物理学家如此相信光是一种波。理论上的原因固然是麦克斯韦方程解出来了电磁波,然后你一看电磁波的速度正好是光速,所以你合理猜测光就是电磁波。但光有这个理论不行,你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而最直接的证据,其实早就有了。

早在1803年,有个英国医生叫托马斯·杨(Thomas Young),就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双缝实验”。

杨那时候没有激光,得用蜡烛作为光源。他弄了一块遮挡板,在遮挡板的中间开了两条缝隙,烛光透过两个缝隙之后,打在后面的屏幕上,会形成一片非常漂亮的条纹:明暗相间,循环很多次,非常有规则。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你在家里可不容易重复这个实验,两个缝隙的间隔尺寸必须非常小,以至于能跟可见光的波长相比较才行 — 可以相当于是几个波长,不能是几十个波长那么宽 —— 否则不会有条纹。

图片来自Wikimedia Commons

如果光是像牛顿当年想的那样,只是走直线的粒子,就如同连续发射的子弹,那你无论如何也得不到这种条纹,子弹只会集中打在缝隙的正前方。

但是如果你把光想象成某种“波动”,这个实验结果就很容易理解了。咱们用水波来打个比方,一个水波通过两个孔出来,就在水面上形成了两个水波。水波有波峰和波谷,两个波的波峰*或者*波谷正好叠加在一起就会加强,波峰*和*波谷相遇就正好互相抵消。光波也是这样,屏幕上的条纹,亮的地方是两个波加强了,暗的地方是两个波抵消了 —— 这叫两个波的“干涉”。

图片来自 You Tube 视频

任何一种波,都可以有干涉。波峰们在空间出现的相对位置叫做“相位”。下面图中这两个波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你把它们的波峰和波谷对整齐了 —— 也就是相位一致 —— 它们叠加起来就一个加强到双倍的波,这叫做“相长干涉”。如果两个波的相位正好错开半个波长,它们就会互相抵消,形成“相消干涉”,可以完全消失!

相长干涉(左)和相消干涉(右)。

你用的那个降噪耳机,其实就是通过声波的相消干涉来达到降噪的效果。怎么让一个声音消失?答案不是屏蔽它,而是制造对立的声音去跟它抵消。

这一切都很完美。根据光的波长和屏幕到双缝的距离,干涉条纹哪里明、哪里暗都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理论和实验完全吻合。所以光怎么可能不是波呢?可是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实验明明又说光是粒子!粒子怎么干涉呢?一个东西怎么能既是波、又是粒子呢?

物理学家们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有个大胆的想法。

*

路易·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是个法国贵族,大学学的是历史,作为通讯兵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回来之后打算拿一个理论物理的博士学位。

今天物理系的博士生很难了解物理学所有的前沿理论,因为有太多东西要学了。德布罗意赶上了年轻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他读博士期间就学习了相对论,了解了光量子学说,亲手参与了光电效应实验,还知道玻尔原子模型里的电子行为很怪异。

德布罗意的明悟是,电子行为这么怪异,也许是因为电子也有波的一面。

1924 年,德布罗意写好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这篇论文只有16页,其中只说了一个思想:所有物质都有波动性。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猜想的公式,说电子也好、质子中子也好,不论是什么物质,都满足 波长 = 普朗克常数/动量。

其中动量 p = mv,是质量乘以速度。注意这个公式自动包括了光子。根据狭义相对论,E = mc^2,光子有个等效质量 m,那么 p = E/c;再考虑到(波长 λ) x (频率 f) = (光速 c),代入德布罗意的公式正好是 E = hf,跟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公式一样。

所以德布罗意等于是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物质“波”理论!但问题是你这只是一个猜想啊,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的老师们感觉这好像不太靠谱,但又不敢轻易否定,就想找个明白人问问。他们把德布罗意的论文寄给了爱因斯坦。

这个观念突破连爱因斯坦都没想到,但是爱因斯坦没有排斥它。爱因斯坦回信说,德布罗意“可能揭开了大幕的一角”。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德布罗意的论文,但是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他们问德布罗意,你能不能设想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公式呢?

*

你很难拿电子或者质子中子做杨氏双缝实验。双缝实验要求缝的尺寸必须和波长相当,而一个粒子只要有质量,它的动量就比光子大得多,那么波长就比光子要短得多,当时的实验技术条件根本做不到如此精细的双缝。但是德布罗意想到了一个方法,晶体散射。

当时已经有人做实验发现,把X射线 —— 一种波长非常短的光波 —— 照射到晶体上,也会产生干涉花纹。晶体的原子排列得非常整齐,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周期性的、有很多条缝的网络,X光经过这个网络,就会发生干涉。

X射线的晶体干涉图像

德布罗意说,也许有些晶体的结构尺度非常小,就能跟电子的波长类比。结果 1927 年就有人把实验做成了!下面这张图就是电子打在硅晶体上的干涉图案 ——

电子通过晶体硅形成的干涉图像。

你算一算硅原子之间的距离,算一算电子的波长,丝毫不差。德布罗意用博士毕业论文拿到 1929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青史留名。

值得一提的是,证明电子波动性的几个实验物理学家得到了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其中一个获奖者叫乔治·汤姆孙(Sir George Paget Thomson),用的不是晶体散射,而是另一个方法 —— 他是谁呢?就是我们上一讲说的那个发现电子的约瑟夫·汤姆孙的儿子。这父子俩一个因为证明电子是粒子拿了诺贝尔奖,一个是因为证明电子是波拿了诺贝尔奖。

*

所以电子真的是波。我们讲《相对论》的时候说过,物理学家最爱干的事儿就是“看破红尘”,搞个统一理论,说明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其实是一回事。德布罗意做到了这一点,说电子和光子其实是一回事。

其实我们跟电子和光子也是一回事。任何物质都有波的一面。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波动性呢?因为我们的质量太大了,而普朗克常数是个非常小的数字。比如有个质量是 3 公斤的保龄球,以每秒 10 米的速度运动,根据德布罗意的公式,它的波长是 10^(-35)米,你完全探测不到这样的波动。

那你说我的体重虽然大,那我一动不动行不行?如果我的速度是 0,我的波长不就变大了吗?我的回答是那是不可能的。量子力学不允许任何东西的速度是 0……咱们后面会讲。

*

什么东西都既是波又是粒子,这就叫“波粒二象性”。这个词说着容易,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既是波又是粒子”,这是什么样的行为呢?

如果电子就是一个点,它怎么个“波动”法呢?难道说它是沿着“之”字形路线、扭来扭去地像波一样前进吗?那是不可能的。那样的波动会有很多急转弯,每一次拐弯都是加速运动,都会辐射能量,电子受不了。更何况这种波动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光速,违反相对论。

那如果电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波动的云”,那为什么我们每次都刚好捕捉到一个点呢?从云到点,这个瞬间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

*

1961 年,物理学家终于用电子做成了杨氏双缝实验。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物理学家甚至做到了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结果积累的电子多了以后,屏幕上也显示出了干涉条纹!

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我们前面说了,所谓波的干涉,是从两条缝中出来的两个波,互相叠加的结果。那你一个电子怎么干涉呢?

唯一的可能,是这个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缝,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至于说一个电子如何能同时通过两条缝,你怎么想都不对。咱们后面还要继续探索这个波到底是什么波,你会发现,“波”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量子力学的本质 —— 哪怕没有空间意义上的波动,也能有干涉。

“波粒二象性”其实是个临时性的词。不过我们还是先专注于空间上的波动性,下一讲咱们说一些更怪异的性质。

德布罗意有公爵的爵位,家里本来有钱有势,但他一生钻研学问,未曾结婚,不置资产,只有两名忠心耿耿的随从,深居简出只爱工作。德布罗意不但很早就成名,而且一直活到了 95 岁。他和爱因斯坦一样,至死拒绝接受量子力学的主流解释。

德布罗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