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把书读出“名堂”?
时下,终生读书、终生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甚至连以家庭共同参与的“亲子共读”理念都已经在社会广泛被接受。所以,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不必再强调读书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多读书,只说说读书的时候我们要读些什么,怎么读才叫做会读书,才能把书读好。
01
所谓“读书”是在读些什么
首先,这里说的“读书”并不是指孩子们在学校里学的课本,而是生活中的广泛阅读。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新知,但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消遣,而是通过阅读获取思想。简而言之,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三观。
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并且,从一出生就固定在了某一个地理区域、某一个种族、某一个社会阶层。所以,你不可能真的走遍世界,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于是,在书中去了解别人的故事,别样的人生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并不是我们日常熟悉的唯一的样子。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容易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了。
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我们了解了在新疆的荒漠地带,人们为了活下来可以做任何事或者不做任何事;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们才知道,原来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青年仅仅为了获得和我们在同一个平台谈论文学的机会,就要拼尽全力,甚至出卖尊严……于是,从小生活在一线城市、被父母和家人捧大的孩子也可以谅解那些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人们,也可以悲悯地看待世间一切的丑恶、无耻和欺诈。
这就是阅读赋予我们的视野和胸襟。
看相同的世界,相同的人性
光明日报编辑彭程曾在散文《那个冬天我走进地坛》里写道:“残疾是一切生命共同的、本质的困境。它不仅仅限于肢体器官的残缺,而是有着广阔的指向——对于美貌、健壮、聪明而言,丑陋、病弱、愚钝也是一种残疾”。因此,地坛并不仅仅是史铁生个人的救赎之所,而是“成为了读者寻求自身超度的导引和力量之源”。因而,《我与地坛》开启了“上个世纪90年代文学对于灵魂审视、对于命运思考的深入化”。
也就是说,之所以《我与地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是因为人人内心都有创伤。创伤导致了自卑,并且由自卑转成了强烈的、变态的自尊,是大多数人有过的心路历程。即便是容貌美丽、能歌善舞、聪慧可人的“小仙女”,也难免从小承受着来自周围人的“花瓶羞辱”,导致她们成年后会在事业上表现出十倍百倍于常人的拼搏精神,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不是花瓶。
同时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20岁的小伙子突然间瘫痪了,需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那么,无论他的身份是20世纪的北京胡同青年,还是15世纪意大利贵族美第奇家族的继承人,都同样意味着他所向往的美好人生再也不可能实现了,世界在他的眼前轰然崩塌了。
阅读告诉我们,这种痛苦和绝望源于人性,是全世界、全人类都相通的情感体验。
人人都只是人,不是神
读莎士比亚的原著,我们会发现赫然存在的拼写错误;读马克思的生平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位天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和革命导师在私德上是那样不检点;读英国皇家科学院留下来的历史文献,我们会发现伟大的牛顿曾经对列文虎克说过那么多刻薄的话……
正像《疯子在左天才在右》中所说的:“精神病人也有性格,……跟大街上的人没啥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会做一些没精神病的人不能理解的事。做这些事的根源就在于:世界观的不同。”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伟人和凡人之间也在随时切换。区别仅仅在于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或者在他人生的不同时间点上,有时候他做出的判断和言论是真理,有时候就是谬误。
阅读告诉我们,世界上绝不存在“凡是**说的、**做的,就一定对”这样的逻辑。更何况,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凡是”早就已经被“真理大讨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了。
再读《论语》时,我们大可以质疑一句:“孔夫子说的就都是对的吗?谁规定的?哪写着呢?”
02
怎么读才能把书读好
以开放的心态,
接纳自己从未想过的观点
这里的“接纳”并不是特指接纳新知识,而是接纳新看法、新角度。
多数人从学校毕业以后,会下意识地以为前人的经验观点自己在学校里都已经学过了。除非社会生活中出现新的技术革命,否则,给予他一些生活理念、价值观层面的新观点,很容易被对方一下子归结到“错误”的范畴里。这就需要大家以开放的心态改变自己既定的观念,接纳读书得来的新观点。
例如,德国心理学家汉纳·阿伦特在她的《平庸之恶》中提出:“艾希曼并不是一头毫无道德感的怪兽。他行恶,却没有作恶的主观意愿,这得归因于他的“思想缺失”,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些恶行究竟有多么罪孽深重。艾希曼“对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从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他完全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正是源于这种特定认知能力的缺失,再加上所处的环境几乎不可能让艾希曼思考或是认识到自己正在行恶,他才犯下了这些滔天大罪。”
阿伦特的观点在问世之初确实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大家先是惊讶,因为在我们一贯的认知体系中对于坏人的认知是一定有其作恶的动机的,尤其是当他们所做的恶给别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时。但读者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很多平庸懵懂的人的确是在无意中为大奸大恶推波助澜的。
由此可见,虽然有时候阅读会给我们带来的是颠覆性的认知,但也同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世界的窗,需要读者在读书时秉承完全的开放、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以辩证的态度,
看待权威或众人的声音
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十几年中,我们常被师长教导:要学习古圣先贤的为人立身之道。许多历史名人轶事被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但我们一定要警惕——我们今天看到的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吗?
“经或从伪讣而书,或隐讳而不书,若此者从,皆适于教而已。吾故曰:经非一代之实录。”
——苏洵《史论上》
苏洵在一千年前就告诫我们:儒家经书有时候会有虚构,有时候对不合道德的史实就隐晦不说,这样的事情很多,目的都是为了适合用来教育他人。所以苏洵坚定地认为:经书不是一个朝代的史实记录。
因此,当我们听到大家众口一词地赞颂某个名人、某件轶事时,一定要打一个问号,事实真的如此吗?
读《论语》我们会发现,孔老夫子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是一位理智的圣人。他一边说着“巧言令色,鲜矣仁”的人生哲理,一边对极尽奉承之能事的颜回和曾参偏爱有加。他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出身的壁垒广收门徒,也绝非仅仅出于传播文化的高尚理想。而是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被拒之后,对自己渴望当帝师的理想破灭的一种代偿方式。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好为人师的自恋呢?
读《史记》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不免要对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的真实性打个问号。为什么不入?大禹真的是以天下为公,不把私人的情感利益、妻子儿女放在心上吗?若果真如此,他为何能干出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王位传给儿子,首创“家天下”制度的事来?这前后两件事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品行几乎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有一个是假的,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把王位传给儿子已经是坐实了的历史,不容置疑,那么,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因此,读书时要常常怀有一颗质疑之心,防止自己被权威或大众的观念洗脑。
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执着于追求真相
读书人要保持敏锐、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反之行不行”“为什么不是相反的样子”,甚至对书本上和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定论、常识,都要问一问为什么。
比如,我们熟悉的《孔雀东南飞》。多数人醉心于焦仲卿和刘兰芝坚贞凄美的爱情故事,专业一点的文学爱好者则反复涵咏作品叙事、描写的高超技巧。少有人认真质疑一下,孔雀为什么是向东南方向飞,而不是向西北方向飞?“五里一徘徊”的“五”虽然是虚指,但古汉语中“三、五、七、九、十、百、千”等数字都常常用作虚指,此处为什么单选了“五”这个数字?把这两个问题输入知网或知乎,就会发现有很多文献做过各种有理有据的推测和分析。
这说明,但凡做学问的人读书时都是保存着好奇心的。常常先提出疑问,然后再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把这些疑问一一付诸解决。
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就背过周敦颐的《爱莲说》,由此,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了碾压牡丹和菊花的利器。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假若牡丹真如周敦颐所鄙夷的那般俗艳不堪,为何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皇后比作牡丹,认为只有牡丹才是花中的君王?如果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真实的、盛放的牡丹,就会发现,她不但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国色天香、美艳绝伦,更有在盛放中轰然坠地、绝不让世人看到自己枯萎枝头的傲骨和气概。牡丹,开的时候就开得明丽浓艳、热情奔放,让人只有仰慕艳羡的份儿;谢的时候就谢得干脆决绝、不留痕迹,仿佛从未在枝头存在过。从不让自己看上去楚楚可怜,从不卖惨以求关注、求怜爱,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这份坚强刚毅、大气磅礴就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崇尚的自尊自爱、自我牺牲的贵族气质。母仪天下的皇后,怎能是如莲那般自怨自艾的小家碧玉呢?
可见,阅读时先入为主的印象不见得就是对的、真实的。敢于对书本提出质疑,并常常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世界。
对于在校读书的学生来讲,最终把从书中得来的知识与思想、读书过程中打磨出的批判思维,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去,是一个很现实的目的。上述阅读建议无疑可以实现这个“小目标”。但最终,我们要把读书时养成的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运用到生活中去——不做鲁迅先生笔下“麻木的看客”,不做轻易被洗脑的乌合之众,更不能被人利用为虎作伥而不自知!
关于读书,有许许多多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但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完全说清楚的。
好在,读书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生命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方式。好在,山高水远,来日方长,我们有长长的一生,可以慢慢地遨游于书的海洋;我们有无数花前月下的好时光,可以焚一炷香,听一曲琴,细细品味书中那个绚丽斑斓的世界。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写在2021年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