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议课 反思深思——大坡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报道
前期,许华瑜名师工作团队来校进行研讨活动,许秋玉老师执教五年级课文《田忌赛马》;施晓旋老师执教三年级课文《剃头大师》。为进一步明确得失,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5月8日上午,我校语文教研组就许秋玉老师、施晓旋老师的两节公开课进行深入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王婷丹老师主持,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并各抒己见。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两位授课老师表述课例设计意图与课后反思。
全体成员表述自己的听课心得与改进建议:
施晓旋:秋玉老师通过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朗读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教学时,还通过视频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一大亮点。
洪惠双:朗读方式多样化,有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师生配合读等。施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我”的心情,比如,“哎呀!”我叫起来,“坏了!”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慌张和害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通过表格让学生能清晰的知道老师傅和“我”帮小沙剃头的不同,感悟课文。
王婷丹:秋玉老师的《田忌赛马》在指导朗读上能够抓住“胸有成竹”一词,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自信。前面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不过选用的视频稍长,略显沉闷。建议可以选用活泼一点的动画版,可能效果更好。晓旋老师在《剃头大师》这一课中,能够围绕“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的随意乱剪,从而让我们体会到童年生活的乐趣。
施毓婷:晓旋老师在本堂课与学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品析感悟,层层递进,让学生读懂了故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深入课文,重点感悟,训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共同整理表格,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取课文的信息,理清课文的脉络。秋玉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并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去读课文,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时,给了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让他们对比双方的思维并关注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
许秋玉:晓旋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剃头大师”的意思,又理解了“害人精”的意思。同时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开合理想象,读出情境,读出趣味;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
吕忠志:教学有洁,教无定法。能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语文课就是一堂好课。两位老师都能围绕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进行课例设计,以听、说、读、写的引导为课堂的主环节。我们该考虑的是各环节的量的配搭与形式的新颖,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更有生气。
施雅玲:晓旋老师课堂上,半抓半放,抓重点词,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发现问题,在学生在小组讨论、圈画后进行交流。
后附两节公开课教案: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执教者:龙湖镇大坡小学 许秋
指导老师:龙湖镇大坡小学 吕忠志 施娜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的思维过程。
3.懂得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问题要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设计意图:学贵知疑,以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梳理人物。
2.认读词语。
3.梳理内容。
4.欣赏视频。
【设计意图:本课题目是《田忌赛马》,但故事主人公却是孙膑,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结合预学单与词语的认读,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视频引出本文的主人公——孙膑,】
三、品读课文,感悟思维
1.解读孙膑
1)说一说:我认为孙膑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是从文中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2.小组合作
1)对比思维:田忌与孙膑的思维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2)关注策略:不换马的情况下,这是不是唯一的办法呢?
3.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紧扣孙膑的人物特点,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对孙膑的认识,小组合作探究孙膑的思维过程、对比孙膑和田忌的思维,再通过适当的朗读,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的品质。】
四、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与总结,再一次感受到孙膑非凡的观察力和巧妙的思维转化,学习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用以指导生活。】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历史上还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资料,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以自己的理解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搜索相关历史故事,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执教:晋江市龙湖镇大坡小学 施晓旋
指导:晋江市龙湖镇大坡小学 张惠忠 洪惠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悟文中的语言生动有趣。
2.通过表格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重点】:
通过表格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准备】:
1.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剪发的表格。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学生开火车回顾课文字词,全班齐读词语两遍。
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知道了表弟小沙怕剃头,同时,也学习了老剃头师傅是如何帮小沙剃头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人物 |
行为动作 |
小沙的心情 |
|
剪头发的时候 |
老剃头师傅 |
用老掉牙的推剪,咬住小沙的一绺头发 |
吃尽苦头 |
“我” |
|||
剪完头发之后 |
老剃头师傅 |
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
跟受刑一样 |
“我” |
(板书:老剃头师傅 熟练流利 跟受刑一样)
3. 过渡语: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我”是如何给小沙剃头的。
二、深入课文,重点感悟
1.小组合作:现在请同学们小组配合学习7—18自然段,找出“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相关语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汇报。
①通过联系上下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句子。
②指导学生朗读。
3.师生共同整理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人物 |
行为动作 |
小沙的心情 |
|
剪头发的时候 |
老剃头师傅 |
用老掉牙的推剪,咬住小沙的一绺头发 |
吃尽苦头 |
“我” |
围上大睡衣、摆出架势、嚓嚓两剪刀;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剪掉翘起的,修了修,越修越糟,越剪越短 |
无所谓 |
|
剪完头发之后 |
老剃头师傅 |
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
跟受刑一样 |
“我” |
露出头皮、坑坑洼洼,像层层梯田 |
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
4.讨论:“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板书:“我”: 随意乱剪 见了鬼一样)
三、深入研究,主题深化
1.学生讨论:在你们看来,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
2.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初审:王婷丹
复审:吕忠志
终审:张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