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俊 | 我家旧院的老枣树 2024-07-30 15:14:31 往期回顾 · 公安局长孟根生 · 在内蒙的孝义南姚村晋商 ▼ 点击收听 ▼ 作者:王致俊说是旧院,其实是我王氏祠堂院。王氏祠堂坐落在南船头村前街西端十字路口东北侧,据祖辈相传,约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大约300多年历史。坐北朝南,面宽大约16米,进深31米,是一座一进一天井祠堂。院内建有正殿4间,两边为耳房;院东西两边建有配房各3间;院正南中央设门楼1座,门楼两边建有朝院内倒坐的南房4间。1951年孝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划成分,分田屋,村里把王氏祠堂全部分给本族无房户居住,我父亲王之禄,分得东配房3间,此后,各住户因房屋高大,居住不便,有的拆除后把砖瓦、木料搬迁到别处盖了新房;有的翻拆改建成民房,这就是我家的旧院。我家旧院的那棵老枣树,位于我家东配房北山墙码头前约1.5米处,记得是我八岁那年,母亲从汾阳西河堡村我老舅家院内移载而来。如今,它由一株树身不足2米高的幼苗,逐步长成为一棵年过华甲的老树,它的躯干足有4米多高,笔直粗壮,在躯干上端又支出三、四支的小躯干,整个树身大约有10米多高,腰围直径大约50公分,树冠如伞似盖遮天蔽日,早已成为我们全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配图 儿时,它就是我的好伙伴。每当春风吹拂,枝条上便呈现出片片翠绿长圆形叶子;每逢夏日,满树盛开着串串黄绿色枣花,时而不停地像飞雪一样飘落下来,散发出浓甜的美味,招蜂引舞,争奇斗艳,满院飘香。我喜欢在它的树荫下和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抓迷藏。每到吃早、午饭时,大人小孩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蹲在树下聚餐,谈天说地。午后,女人们坐在树下穿针引线,有的缝补衣服;有的纳鞋底;有的做鞋邦;还有的织毛衣。她们家长里短,说不完的开心事,时而哄堂大笑。晚上,又是大家纳凉避暑、消闲娱乐、新闻趣事的集散之地,可谓院貌一景。到了深秋,枣树上的枣儿开始泛红发甜,成串成串的枣儿将枝条压弯,整个枣树也显得沉甸甸的。我们每天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的枣儿,看着它们犹如一串串翡翠挂满枝头。一阵清风吹来,哗啦啦露出了小红脸,有的只有小屁股红,有的半脸红,有的几乎全身红,这么一看煞是诱人。心想,如果能来场大风吹下些诱人的枣儿那该多好。看我们几个小孩那么馋嘴,母亲总会拿出竹竿,挑个枣儿又大又红的枝头轻轻打下去,落得满地都是,我姊妹几个一哄而上,将抢到的枣儿,迅速塞进嘴里品尝,滋味酸甜清脆可口。此后,整日里想着摘枣、打枣、吃枣。儿时,因村里没有果树,枣儿便是人们喜罕的水果。记得有一次,四个小孩跑进院里,蹑手蹑脚地走到枣树下,拿着竿子朝着枣多的枝头捅上去,结果没落下几个,随两人索性抱住树干一涌一挺地爬上树杈,朝着枣多的枝头用力摇动,刹那间如下冰雹似的,落得满地都是枣儿,树下的两个小孩急着蹲下捡枣儿,往怀里装,时而塞进嘴里一个;树上的两个小孩边摘边吃,就在这时,母亲回来了,一眼望去便知这几个小孩都是街坊邻居的,只见树下两个迅速逃离,树上的一个一时着急,从树上往下滑时,被树枝划破了小腿,枣儿撒落了一地,幸好在母亲的热情帮助下平稳着地,没出大事。另一个小孩身手敏捷早已从树上滑下逃离。现在说起来,也一直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又过了几天,树上的枣儿不仅熟了且都显露出来,从远处望去,好像那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枝头,可谓一片亮丽的风景。这时已是打枣的季节。母亲让我和二弟上树摇动,三弟三妹拿着脸盆和竹蓝,母亲系着带有口袋的紧腰布,父亲拿着竹竿和袋子,准备动手了。成熟的红枣经不住摇晃,霹雳叭啦纷纷落下来,霎时地上铺满一层红枣。幼小的三妹因急着去捡枣儿,被纷纷落下的枣儿砸住了脑袋。三弟看到又大又红的枣儿不由得嘴馋,迅速捡一个塞进嘴里品尝说:“又甜又脆,真好吃”。又捡一个放进嘴里,母亲看到后,边捡枣儿边说:“少吃点,生枣吃多了会肚子疼和拉肚子,我把好的挑出来给你们馏熟吃”。父亲时而用竹竿朝着还有枣儿的枝头打去,使树上剩余的枣儿全都落下来。大家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枣儿全部收完。这时的枣树树叶全部枯黄,随风飘落。枣叶落光的日子里浑身铁色矍铄而立,它平时是沉默的,似静观、似深思;只有风天、雨天、雪天,才摆动着枝杈,或高或低地发出天籁之声,似呤咏、似诉说。枣儿收获后的几天,母亲从袋子里拿出一部分,分成若干份,送给家里无枣的邻居和亲朋好友;然后再取出一部分洗净,放在坛罐里做成酒枣;剩余的部分上笼蒸出来,放在房顶上摊平凉晒,晒干后拿出部分给平时食用,其余的则收藏起来。待到立冬后,枣儿更加珍贵,到了腊月做腊八粥、油糕、蒸年馍、花糕、凉糕都离不开枣儿。所有这些,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更是母亲爱树、栽树、护树、管树的功劳。母亲一生历经人世沧桑,尝尽各种苦难,不仅渡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而且经历了解放后的历次运动,特别是60年的大饥荒,对于急踵而来的重重困难,母亲总是那样大度乐观,总能看得开放得下。当时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连野菜也填不满肚子,父亲却得了水肿病(现称肝硬化),不能下床劳动,母亲就一人承担家庭农活,从无怨言。母亲亲手移栽枣树,也于当时家庭生活困难切切相关。母亲教育我们说:“要想富,养鸡养猪多栽树”、“枣树不害羞,当年结果稠”。这句话的意思是:枣树不空长,当年移栽成活,当年则可开花孕果。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母亲每年饲养10多只母鸡,将生下的鸡蛋拿到供销社,换回油、盐、酱、醋等食用品;她每年养成一头肥猪,到年底送往孝义屠宰场,获现金60余元,饲料粮120斤,不仅给全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而且为村集体争得荣光。母亲对她移栽的枣树,爱不释手,呵护有加。按时为它松土、施肥、浇水、灭虫、修剪。并在幼树周围用砖砌成防护栏,以防猪羊啃咬树皮。母亲今年102岁高龄,枣树伴随母亲平安渡过了60个春秋。 网络配图 我工作在外,很少看到老枣树的生长变化。直到2015退休后,开始回村伺候母亲时,专门回到我家旧院老枣树下,发现旧院只剩1户人家,其他3户(包括我家)都已搬迁。再细看老枣树时,年老可质没变,春天嫩黄泛绿的叶芽儿凸显着生机,黄绿色的枣花如期绽放,孕育着果实吸引着蜂蝶。深秋里,枝头上的大红枣儿令人垂涎欲滴,翠绿的枣叶可与姑娘的眉毛媲美。风雨中偶尔折掉些小枝,好似人落毛发无什么大损。再仔细看,它的躯干比以前高多了,腰围变粗了,整个树身有三层楼高。它枝繁叶茂,挺拔向上,非常高大而美观。我知道,我家的老枣树在母亲的精心培育管护下,容貌和风度没有变,年年和母亲相伴、与日月相伴而立;岁岁奉献着又大又红的枣儿、奉献着美丽的风景。它无求与谁,也无畏于谁,顺境不傲,逆境不馁,自自在在,似一本好看的书,如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老枣树啊,如今站在你的身下,曾经在你的身旁转来转去抓迷藏的幼童,已变成了白发满头的老翁。但愿我家旧院这棵老枣树依然长得枝繁叶茂,笔直粗壮,顺世而立。 2020.12.19于 孝义家中 更多人在读 赞 (0) 相关推荐 王俊喜:红枣树 红枣树 作者:王俊喜 家乡那棵红枣树 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 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 记着我曾走过的路 -- 这甜美的歌声,把我带进那似梦的儿时. 那时我家老屋的窗下有一棵铃枣树,我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长出来的 ... 【“草木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悠悠枣树情/魏昆锋 周日回老家和母亲唠嗑,临走的时候,母亲给我掂了一兜枣,说让她孙女尝尝.我不知道这兜枣是她买的,还是从老宅的那棵老枣树上打下来的,母亲应该没有打枣的本事了吧. 老宅的灶屋后有一棵枣树,听父亲说是他爷爷也 ... 人间烟火之二十四:枣树 枣 树 作者:沙鸥 老家的小院子里有一棵枣树,算起来,到现在大概有四十年了,那是父亲从山上移植的山枣嫁接的家枣树. 老家的枣是出了名的又脆又甜,我家的枣更好吃,核小肉厚,有山枣的酸有家枣的甜,现在 ... 又到枣花飘香时 我出生在偏远的农村,老家临街而居.对面有两条小胡同,东面的那条小胡同有好几家住户,那里有我儿时的玩伴,那里的天空曾记下我们的欢声笑语,那布满岁月尘埃的墙根下应当还有我们摸爬滚打的印迹.西边那条胡同里只 ... 【回望故乡】老家门前一树枣 鄂东大别山区,群山连绵起伏,绿树成荫,庇护着多少普普通通的山里人家.我的老家浠水县巴河镇七里冲村,就如一颗明珠镶嵌其间.每当我遥想往日的村居时光,竟如闲来品读陶渊明先生的田园诗,令人心驰神往. 据说, ... 李中军 | 冬枣树 老家宅院堂屋前有棵歪脖子枣树,每年秋季都硕果累累,枝头上颗颗枣果,透着成熟的红光,仿佛刚过门的小媳妇,红着脸羞涩地低着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枣果结的大而稠密,几乎要压断每个枝条,微风吹过,透出阵阵果 ... 王致俊 | 我的第一次采访 往期回顾 · 三寸金莲的慈祥继母 · 张起靖 | " 石像村 " 刍议 作者:王致俊 1979年3月,我响应国家号召,经考试录取到西藏江达县农科所工作.后曾在江达县农牧局等单 ... 王致俊 | 漫话端午节 往期回顾 · 侯兆勋 :西盘粮笤帚是名品 · 武卫东 :记忆中的北京--孝中同学联谊会 ▼ 点击收听 ▼ 作者:王致俊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亦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 ... 王致俊 | 孝义清明节礼俗 往期回顾 · 于文华和许海霞的孝义人生 · 支部书记第一人 | 中共孝义首任党支部书记李正旺 ▼ 点击收听 ▼ 主播 | 苏丹 作者:王致俊 清明节是寒食节的前一天或后两天.它是二十四 ... 王致俊 | 父母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往期回顾 · 慈禧太后的头厨是孝义人,曾为蒋介石做过饭 · 郭镇俊 | 多年的搭挡 难忘的情义--回忆和石存有同志相处的日子 作者:王致俊 父亲离开我们29年了,母亲今年元月24日仙世,但父母的 ... 王致俊 | 我的母亲仝心兰 往期回顾 · 长兴村四英才 · 连续22年参加全国两会服务的孝义人 作者:王致俊 我的母亲,系汾阳董家庄村娘家,可谓是大户人家.外公仝广成,字大贵,旧时耕种着几十亩耕地为生,他虽是农民但不养的耕 ... 王致俊|孝义传统“寿”文化 往期回顾 · 故乡的那条小渠 · 孝义英才 | 城市建设者风采 -- 王振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寿,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寿命,或谓年岁长 ... 王致俊 | 妇女信得过的“娘家人”——记大孝堡乡南船头妇联主任薛凤花 往期回顾 ·[孝义传统美食之---40]小酥肉 ·[揭秘]你听说过平介县吗?(汾平介孝四县组成) 作者:王致俊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个从事30年妇女工作的老妇干: ... 王致俊 | 水壶的故事 往期回顾 [怀旧]这些难忘的童谣你还记得吗 [家事]北辛安的刘家人 作者:王致俊 春节快要到了,儿女们帮助整理家务时,女儿将放在厨柜里的旧军用水壶拿出来说:"这物件老掉牙了,放到这儿不用还 ... 王致俊 | 怀念我的父亲王之录 往期回顾 孝义王才堡 | 四十年后知青"返乡"再续前缘 郭德纲坦言祖上是山西汾阳 ,小儿子取名郭汾瑒 作者:王致俊 2013年农历12月29日,是父亲离开我们20周年纪念日,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