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杀|面对伺机而动的“老虎”,你只有这样调动它,才能最终捕杀它!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十二 · 汉纪四》

【原文】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译文】淮阴侯韩信假称有病,不随从高帝去攻击陈,暗中却派人到陈那里,与他勾结谋划。韩信想在夜间与家臣用伪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工匠及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已经部署完毕,只等陈的消息。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吕后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高帝处来,说陈已经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萧何又欺骗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强挺着来道贺。”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韩信在斩首之前,叹息说:“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孩子、妇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随后下令将韩信三族都连坐杀死。

分析刘邦对于陈豨(读第一音:XI)的叛变,御驾亲征,朝中大事由吕后和相国萧何主持。韩信私下同陈豨串通谋划,打算对吕后、太子进行袭击,以此来作为陈豨的内应。但,韩信谋反的密谋泄露,被吕后得知,事出紧急,吕后在同萧何商议后,二人定下了“捕虎计划”,决定先下手,致人而不致于人,最终把韩信这头老虎拿下了。现回头来品析“捕虎计划”,里面权谋味道颇浓,作为权谋家,不得不研究。现把吕后“捕虎计划”的权谋布局思维稍作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步,假传消息

“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让人假装从高帝那里来,说陈豨已被捉拿并处死。就是这么仅仅简单的一则伪造的消息,变成了韩信祸端的开始,吕后刻意假传这一消息的用意有以下两点:

1、极大地震慑了韩信

之前韩信已一切准备就绪,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当然了,这个东风指的是陈豨。正当韩信翘首以盼,正等着陈豨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时,想不到吕后给自己扔了个重磅炸弹——陈豨已被处死。这个消息对韩信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之前相当看好陈豨,想不到在刘邦面前不堪一击,所以,韩信面对突然的消息,阵脚难免不慌乱。

2、吕后变被动为主动

陈豨之死的消息,一下子让韩信失去了外援,使得之前计划的行动方案落空了,这将无疑使韩信不得不重新审视计划,处处行事就不那么主动了,行事就得有所顾及,那么吕后就可以根据韩信接下来的动作自由地采取应对措施。所以,这对吕后而言,由原先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二步,营造态势

刘邦御驾亲征,消灭叛军,这一重磅消息散布出去,无异于在朝廷上扔下一枚重磅炸弹:阿谀奉承之人和真心道贺之人都主动到朝中祝贺。顿时,朝中众臣和诸侯们所谈之事无不是刘邦亲灭叛军之事,所道贺之事还是刘邦亲灭叛军之事,百姓更是称赞刘邦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这样,全国上下都形成了一种态势——称赞刘邦的御驾亲征,平定叛军。如果这个时候,作为淮阴侯的韩信,即使“有病在身”,但行动上没有所表示的话,那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一旦这样,无疑会被推到道德的风口浪尖上,处于人人指责的不利处境,这点,韩信不得不慎重考虑。

第三步,道德诱导

在上一点已经分析了,韩信有面临道德指责的高风险,所以,吕后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于是就让萧何欺骗韩信:虽然你生病了,但也应该坚持着来道贺。这所传达的意思是说,吕后对你长时间的“养病”不前来道贺已经有所不满了,再者你也不得不考虑,背负天下人“千夫所指”的道德谴责吧。可见,在无形的巨大的道德压迫下,加之萧何的前来,韩信必然会到朝廷道贺!就这样,在道德诱导下,韩信正一步一步掉进陷阱。

第四步,隔离捕杀

一旦韩信来到朝廷道贺,这无异于老虎脱离了自己的山头,威风已不在,只能任人宰割!所以,当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命令武士捆住他,很快就把他斩首了。

综上所述,经过教主的分析,吕后捕杀韩信的套路完全似一个有经验的猎人捕杀猎物:假传消息是猎人放出惊扰猎物的枪声;营造态势是猎人驱赶猎物的火把;道德诱导是猎人步步逼迫猎物掉入陷阱;隔离捕杀是猎物掉入陷阱并遭捕杀。四大步骤,很完美,从前期的诱导到后期的捕杀,稳步推进,最终把韩信这头老虎调离山头,掉入陷阱后果断斩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