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德格尔的“沉沦”与“本真”论
大三的时候修了一门现象学导论,先讲讲这个老师,首先这个课的内容枯燥的不行,所以老师也不可能把它说出花来,我记得有一节课他就根据这个我们看到的讲台是否真实存在,讲了半个小时,感觉台下的学生和他都要崩溃了,然后他说:我要出去抽根烟了,有谁要一起吗?
第二,他从来不签到,他有回跟我们抱怨,说管理部要求他必须签两次,他说,我就偏不。所以学期结束他还真没有签到过。然而,有一回晚上下大雨,我本来想翘课的但是就是有点想他了就去上课了,结果教室里居然满满的?(一般来说这种无聊的课加这种天气再加上不签到 肯定到课率不到十来人的)
第三,之前有老师来为他的讲课质量打分,搞笑的是那个老师给他的讲课优点栏里写的是 会使用移动麦克风(这老师应该是实在想不出其他可以夸的地方了)。
交课程论文的时候我真的认真写了,因为我特别喜欢海德格尔的一个理论,他的那本《存在与时间》我也啃下来了,虽然大部分读不懂。
我想我大概也只能用我浅薄的学识去解释一下我读懂的部分了。
首先问一个问题虽然跟本文无关,那就是 你觉得时间是 物质 还是 概念。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现象学的两大分支。
当然没有固定答案了,不过我个人觉得时间是概念。
接下来说正题
海德格尔给人定义了两种状态,一种是“本真状态”就是真实的自我,一种是“沉沦状态”就是迷失的自我。
如他所说,想要真正的获得真实的本真状态,那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然而生活中大部分人从没考虑过面对死亡时的思想状态,因此退而求其次,孤独的状态和独立自我思考的状态,也可以归入本真状态。
其实更简单的可以从沉沦状态来切入,沉沦状态指的是一个人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把自我本身归入到群体中,用群体思维来思考问题的状态。
举三个很简单的日常状态:1).闲聊的时候,这个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交软件,而且我们的每日的日常生活大部分都在闲聊,附和就是一种沉沦,是不经过自我考证的,没有经过大脑的攀谈,仅仅为了完成“谈话”而说出口的言语。,听者对话语里所谈及的存在者置若罔闻,他们按照平均的可理解性来领会话语本身。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我们好像什么都知道,却不需要为知道的事情负责任。
我们自以为看到了表象背后的事实,有时甚至根据这些言论采取行动。对闲言自以为是的轻信,把一切新产生的怀疑和询问都搁置起来。公众意见统治着我们,决定着我们想看什么,听什么。
2)好奇的状态,每天我们会看的很多八卦,新闻,谁谁在某宾馆被劫持,谁谁大学生给自己的舍友来了多少刀等。因为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好奇,所以我们不停的看,而这个“看”就是问题所在,“好奇到处都是却一无所在。这种在世样式崭露出此在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此在 在这种方式中不断地被连根拔起。“(这个翻译不咋样,但是就是在说好奇这种行为对我们没有带来好处,因为在了解事件的过程我们都不知道真相,而我们对其浅薄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而已。
3)模棱两可的状态。对未来的迷茫也是一种沉沦,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未来的规划,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是结合了前两个沉沦的二次方沉沦,“这种两可总是把它所寻求的东西传递给好奇,并给闲言披上一种假象,仿佛在闲言中万事俱已决断好了。”(也就是说当有人问你他该如何规划未来,事实上你根本不是他本人,你看到的是他浅表的问题,却自认为给出了成熟的其实欠思考的意见,在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互相听说,互相猜测,互相赞成,只是相互反对的面具而已。
海德格尔的语言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很显然,沉沦状态是社会状态的一个普遍缩影,活在一个精神世界人云亦云的状态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处于无聊的深渊中,这是常人认为的幸福平凡生活,也是沉沦状态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
所谓“沉沦”不是有关道德的价值判断,而是在世生存表现出来的方式,可以说是人类的本性所致,是整个人类都无法避免的“原罪”。这种状态正是此在在世的日常状态。
日后我常以沉沦状态自省,是否又堕入了大众化思维,是否失去了自由与人格,进入异化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