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每年至少1000万初中生被强制分流到技校?家长愤怒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近期,关于中考制度改革中“初中生50%分流到技校,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高”的说法让很多家长寝食难安,其实初中毕业分流到技校这个话题其实在15年前都已经很热门了,15年过去了,我国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一的体制基本没有变化,学生入校确定专业,毕业了“对口”就业。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部分专业与就业岗位的裂痕越来越大。在人才市场上,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在实际工作中,“不对口”就业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甚至频频“跳槽”。而一些高校仍旧是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没有一点前瞻性,比如机械设计等专业的课本还是80年代的老样子,无非就是换个书皮而已。

在这背后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在制约,对于企业来说,用人的标准必须是量化的,而学历是一个很重要的量化指标,如果没有学历这个指标,企业用什么来录用人?技能?其实技能也是一个量化的指标,相对学历来说这个指标更容易被操作,所以对企业来说,学历证书的权威性要高于一个现场实操的技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统招教育就是人才市场的硬通货,家长心里清楚,只有让孩子进到统招的大学里面,将来才可能有更好的待遇,这是中国人的极致追求。所以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进了技校,就意味着艰难的生活和失败的人生。

早在2005年都出现几十个大学生又技校回炉后才就业的报道,当时就有专家表示大学毕业了去当技工纯粹是浪费,倒不如中学毕业时直接报考职业学校。从上小学到技校毕业需要12年,读完大学却需要16年,普通大学生每人每年花费上万元,一年技校学费也在40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学生当技工将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各种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不和谐,也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或许就是国家出台初中毕业必须分流50%到技校的最早理论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大学教育本应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然而你们会发现事实远非如此!一边是知识无用论沉渣泛起,一边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挤高考的独木桥。那么职业教育到底有没有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为啥看到50%的初中生必须分流到技校会让家长寝食难安呢?

10年前,北大转技校的周浩以自己的特立独行也曾刷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这在当时的轰动程度不亚于某位明星结婚或者离婚了,这个话题为啥能够如此地吸引人?其实无怪乎北大和技校这么一个强烈反差且不符合大众心理预期的组合放在了周浩身上,庆幸的是,周浩发展得还不错,没有让担心他前途的人失望,然而生活中像周浩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用人市场本应该是教育的指挥棒,毕竟用人市场才是教育的客户,然而实际指挥国家教育的却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观念及体制,比如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尽管经历了几十年市场经济的冲击到现在却仍未从国人的观念里退出,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兴起甚至又强化了。归根结底还是就业指挥教育这个理念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大家还是会拼命让自己的孩子做能挤进大学的那50%中的一份子,正所谓江山易改,心病难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