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 水城河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宋杰,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品尝与制作美食,坚信简单的生活才美好。
水城河
水城河又名响水河,是六盘水市唯一的地上水河流。她千百万年来一直哺育着水城人民,曾经,沿河的农田都需要它的灌溉。水城河是乌江主源三岔河的支流,自西向东流入三岔河,也自西向东养育了水城人民。
“响水河”这个称呼,在水城,基本是没人叫的。若你向当地的大叔问起水城人“响水河”时,他可能会回答:“哪来了的响水河?在水城,只有水城河一条河呀。”说完,他或许可能还会吸一口水桶烟(一种贵州的吸烟方法),然后又带有愁色说:“水城河呀,往些年那叫臭啊,哪像小时候我们在河边放牛的样子?不过近两年也没那么臭了。”
水城河大约在五年前的时候,由于城市的发展与开发,曾一度恶臭熏天,也毁掉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再后来水城人民重视了水城河的污染问题,大力整治,现在有了初步的效果,但毕竟是回不到从前那种自然美的状态了。
小时候,我曾有过半年在水城河旁放牛的经历,那也是我最美好的一段童年回忆了。
早生家(方言,早上)的时候,我们会背着竹筐,带着洋芋,赶着牛就到山下去了。我背的竹筐,还是祖爷带着我去砍了一棵竹子亲手编的呢。
说是放牛,其实大多数时候,牛是不需要我们管的,只要看着它不吃庄稼就行。大多空闲时候,我们会在河里浅水段抓鱼。河里的鱼品种也有那么十多种。我抓过最多的鱼要数小石斑鱼了。
说来也怪,小石斑鱼只在下河的某一段有,在那一段河的河岸左边是一条瀑布,那里的阳光也比其他地方要充足,最为特别的是,那一段河水底的石头,大的只有鹅卵石大小,更多的是指甲盖大小的。小石斑鱼只在那里出现,抓那种鱼只需要一人从上游往下赶,另一人用竹筐在下接就行,所以我也抓得多。
放牛是正经事,那一段河流的草不太好,所以一天待的时间也不太长。下游的地方我们待的时间更多,那里的石头要大得多,我们也只能晃动,不过这也是抓鱼的关键。只需要把竹筐放在下游,再翻动石头,最后快速地拿起竹筐,就能抓到鱼。当然,竹筐放的角度也很有讲究,我抓的鱼总没有其他人抓的多,或许他们更有经验吧。
石粑鱼是水城河里比较奇特的鱼,据说那种鱼可以长得很大,但我没见过,在半年的放牛经历里,我抓到这种鱼的次数寥寥无几,抓到的似乎也是最小的。这种鱼味道特别好,吃起来有独特香味——就像雨后刚翻过的泥土的清香加上河里水藻的混合味,很馋人。
江鳅算是每次抓鱼的“大奖”,这种鱼似乎是浅水段能抓到的最大的鱼了。它是一种泥鳅,但尾巴是红的,还带有一个圆点黄斑,这种样子的鱼我也只在水城河里看到过,这种鱼我甚至没有抓到过,只在同伴的手中或者偶尔用某种树根晕鱼的大人手上看到过。
当然,水城河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水源与鱼,有时它也会带来灾难。当下大雨时,水城河就不能去了,尤其是山谷段的,它的发怒也曾偶有夺取生命的惨事发生。
水城河作为水城唯一的地上河,曾给代代水城人民以希望。现今又通过几年的治理,被污染的水城河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希望她的亮丽容颜能一直驻留,能给代代水城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版权声明】本篇图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