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诗
肖旭
汉乐府是“秦汉文学”继《史记》后的第二大重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掌握。汉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汉乐府的设立和民歌的采集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乐府?什么是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是指音乐;府,是指官署。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就把由这一音乐机构所收集、编制的“歌诗”(配乐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诗辞”,也简称“乐府”。同时把其中来自民间的作品称“乐府民歌”。这样“乐府”又成为文学史上一种诗体的总称。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
总之,从汉乐府开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采诗制乐的机关;二是指诗体名称。注意,汉以后把能入乐的诗,包括民歌、文人创作,以及只是运用了乐府的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这样一些作品也称之为乐府;其它宋元以后的词、戏曲,凡能配乐的,有时也称乐府。如云庄乐府、张小山乐府等。
为加深对这一基础知识的理解,我们还要了解乐府的成立以及采集乐府诗歌的情况大致有这样几个内容,要掌握。
1、汉代朝廷设立乐府机关,大规模搜集民间歌辞,一般认为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的。因为据《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这里告诉我们,设立乐府的时间,也指出了乐府的任务。武帝时设立了乐府机关,功能是采诗。采诗——从百姓那里收集歌谣,如同先秦时期搜集《诗经》一样。为什么要“夜诵”?据颜师诂知道:“夜诵者,其言词或命不可宣泄,故于夜中歌颂也。”我们知道,到汉武帝时代,西汉已建国六十多年,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和发展,社会也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形势。于是武帝开始制礼作乐,建立一些文化措施,设立并扩大乐府的规模和职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2、当时乐府的任务。一方面是为一些文人创作的诗歌制谱配乐,进行演奏;一方面采集各地的民间歌谣。“采诗夜诵”单一一些。
3、乐府采集民歌的目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观风俗,知薄厚云”。这就是为了考察民情,也可以了解到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得失;另外,也是为了丰富乐府的乐章,供宫廷各种典礼,以致娱乐之用。如果从本质来看,采诗则是为了“制礼作乐”即兴“乐教”——这在先秦时就有。据《乐记》上记载:“先王之制礼乐也,废及口腹耳目之意也。将以庶民所好恶而及人道之正也。”意思是先王制定礼乐,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得到一种娱乐和欣赏,而是主要让人们明辨是非,明辩好坏,懂得作文的道理。所以在先秦时期,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六艺之教”(礼、乐、射、驭、书、教)。《周礼》上记载:“六艺主教”是古代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内容,而在六种教育内容中,“乐教”居于第二位,占有重要位置,而把“乐教”作为涵养人格,移风易俗的工具。而到汉武帝设乐府机关,采诗入乐的目的,基本上是继承先秦时期儒家以乐道教化人民为目的和一种手段的。但是我们不管当时统治阶级采诗目的如何,客观上起了收集和保存民歌的作用。正因为汉统治者为了“制礼作乐”,兴“乐调”而搜集这些乐歌,才使我们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到了汉乐府民歌。可以说,这在文学史上是有极大意义的。
4、当时采诗的地域遍及黄河流域和大江南北。从《艺文志》上记载看,采诗地域有赵(河北)、代(山西)之讴(民歌);秦(陕西)、楚(长江流域)之风(民歌)。大家看,其地域之广,规模之大,可以说是继周代《诗径》以后,又一次收集民间诗歌的壮举。据载,当时采集的各地民歌总计有138篇,但是没有全部保存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乐府民歌,多是后来收集的东汉时期的作品。
5、从当时乐府所掌管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专供朝廷举行各种仪式使用的郊庙歌辞。即文人创作乐府。它们华丽典雅,主要写些歌功颂德的内容,在思想、艺术上没什么可取之处。如汉高祖唐山夫人的《房中歌》,内容纯粹是宣扬儒家思想,特别侧重孝道,不可取;但它是汉代乐歌的鼻祖,其句法、体式对后代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又如司马相如等人创作的《郊祀歌》,即《汉书》上所说的“十九章之歌”它是文人乐府,是乐府歌曲名称。因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称之“郊祀”。“郊祀歌”是专门用于这种郊祀仪式上所要演唱的歌曲,所以称作“郊祀歌”,共有十九章,也称“郊乐”。《房中歌》、《郊祀歌》都属于文人作品,而且是文人中贵族文人作品。另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民歌。“俗乐”其作者大都是劳动人民或一部分出身于下层社会的人士。可惜两汉时期采集的歌辞大都失传了。现存两汉乐府民歌仅有四十首左右,而且大部分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可以说这类作品是乐府诗中的精华,是汉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者之一,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6、乐府组织也是相当庞大的。据《汉书·礼乐志》记载,乐府职员最多达到了八百二十九人。其中有专门唱各地民歌和演奏土乐的人。汉武帝后到哀帝(刘欣),由于哀帝不喜欢“俗乐”,所以废弃了从民间采诗这一任务。但他不是整个废除乐府官署,只是罢绌了乐府从民间采集诗歌这一任务。汉武帝时采集的那些“赵、代、秦、楚之讴”在当时可以“观风俗,知薄厚”,而到哀帝时,他认为这是“郑卫之音”来加以排斥。到东汉时期,关于乐府的编制由于史料不足,我们不能肯定;但从《汉书》很多记载可见,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仍然很重视民间歌谣。由此可见到东汉采诗的制度又得以恢复,而且从现存下来的乐府民歌看,也是哀帝后的多。
7、还要掌握乐府民歌的保存问题。主要介绍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最完备的乐府歌辞总集。全书一百卷,共十二类,辑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它不光辑录汉代乐府。这部书有个特点,“全书各类有总序,每序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源和发展,都有考订”。这样《乐府歌辞》就成了研究查找乐府诗的一部主要参夸书。在《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三类收集汉代乐府民歌最多。
(1)相和歌辞,使丝竹乐器相和而歌的意思。它是乐府所采集的以楚声为主的民间歌辞,即《宋书·乐志》所说的“汉世广陌谣讴”,就是民间口头歌唱的曲子。如《江南可采莲》、 《陌上桑》、《白头吟》、《饮马长城窟行》等。从内容看,有抒情,有叙事,以叙事为主这类诗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既有反映阶级压迫和反抗的诗,也有叙写恋爱、婚姻、社会风俗以及人生慨叹的诗篇。
(2)鼓吹曲辞,鼓吹曲是汉初传入中原的北狄军乐,它用于朝会、田猎、道路、游行等场合。从歌辞讲,今存《铙歌》十八篇。据说汉《铙歌》本有二十二曲,其中四篇辞已丢失,现只剩十八篇。后人称汉《铙歌》十八曲。内容庞杂,时代不一,既有文人作品,也有民间歌谣,但以言情之作为最好,如《战城南》、《有所思》、《上邪》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作品。
(3)杂曲歌辞,因乐调都不知怎样产生的,无所归属的一些乐曲歌辞自成一类。这一类中也保存了较多的民歌,它和《相和歌辞》保存了汉乐府民歌的精华。如《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等,另外,“杂曲歌辞”也收入了一部分汉代民谣,虽未入乐,但性质与入乐的汉民歌一致。
文/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