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反着买,别墅靠大海」 真的如此吗?
「基金反着买,别墅靠大海」
真的如此吗?
要冷静!
文/大树
最近被「基金反着买,别墅靠大海」给刷屏了:
本着对刷屏的东西一贯怀疑的态度,大树赶紧去看了下数据,我擦,基金发行遇到冰点还真有这么回事,4月份还没过完,但是整个一个月的基金发行只有244亿:
这还是全部的基金,股票型加上混合的一共只有不到160亿,这个数相比于一季度,说它是冰点一点也不过分,即便是放到历史上,这也是个很低的数据。难怪「基金反着买,别墅靠大海」会刷屏,这种环境下,估计基金销售的业绩压力山大,只要能找到卖点,大家就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然鹅,基金发行确实是冰点了,但是这个时候买真的就能「别墅靠大海」吗?当然不能!这个基金反着买背后是逆向投资的思路,这个思路本身没有错,但是难处是什么时候才算是逆向,基金反着买什么时候才是真的反着买,反着买和基金发行冰点是不能画等号的。道理不多讲,拿事实说话:
这张图上是偏股基金月度发售情况和沪深300指数的对比图,这图很清楚,不用我多说什么,类似今年4月的发行冰点在过去的历史上数不胜数,这些冰点有时候对应市场的底部,有时候对应的市场调整的开始,如果大家在图上我标识的红色竖线的冰点位置买会怎么样?别墅靠的那个大海可能是隔壁老王,老王名字叫王大海!
基金发行冰点对于基金销售渠道来说是感受深刻的,但是这个所谓的冰点是非常不稳定的数字,它很容易受到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用这个数字来判断所谓的反向买是非常不靠谱的。逆袭投资的思路是对的,但是这个逆向不是短期的情绪波动,而是长期的极端水平,需要用更宏观更长期的视角去观察,而不是短短一个月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这张图的上半部分是目前股票和混合基金的总份额以及这个份额相对于流通市值的比例,下半部分是沪深300指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从基金总量上看,虽然春节后市场持续的调整,但是基金份额总量仍在历史新高的水平,没有丝毫的下降,哪里来的冰点?现在的市场波动幅度连新入场的韭零后都震荡不出来。
从绝对值来看,似乎现在真正的逆向操作应该是卖出,但是基金规模历史新高,股票市场的规模也在扩大,因此这里还要考虑市值,图上橙色的线就很重要了,这条线是基金份额和股票流通市值的比值,目前是6.48%,这个数也不低,它是近五年的新高,但是把它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这个数也就是个平均水平。平均水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基金的规模和未来市场走势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关系!预测基金规模未来的变化和预测市场未来的波动是一回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讲到这,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现在没有什么所谓的基金反着买,也就没有什么别墅靠大海这种事。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现在买就不能赚钱,因为站在基金规模的维度上,未来涨跌是都有可能的。站在股票市场客观的状况上看,现在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是合理,结构上部分很高,但也有很多是比较低的,所以现在买基金不是买与不买的问题,而是买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基金持有的组合结构的调整,这对未来的收益情况很重要,就像2015年底,如果你能调整成当时处于低估值的龙头白马,那现在你就是赢家,否则现在可能还在长期站岗中。
写这篇小短文可能又要让一些人的玻璃心碎掉一地了,觉得我好像又来破坏谁的营销大计了。对此我表示很无奈,如果我们不能够给客户提供专业的价值,仅仅靠这些非常不专业的营销忽悠真的就能好吗?对这些忽悠的后患无穷难道心里就没点数吗?没错,产品卖掉才有利润,但本质上客户才是衣食父母,共赢才能致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