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读书没用,是你读书没用,主要是你没用”
“一辈子很长,就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的这些名言,你知道多少?时至今日,他的经典语录依然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上。
转眼间,这个有趣的灵魂离开我们24年了。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他。
为什么时隔24年,依然有这么多人怀念王小波?
因为这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经典的作品,他的作品超越了时代,启蒙了一代代人的思想。
一部好的作品或书籍就像是一位好友,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跟随他的脚步,揭幕迷离的过去,抵达遥远的未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古至今,书籍带给人的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种寄托、一种传承、一种文化。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读书日的宗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可是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们沉迷于浅阅读,每天刷微博、刷朋友圈已经构成最长的阅读时间了。
你有多久没认认真真读过一本书了?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人生的意义不只是循环往复地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不断地索取,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还应当在书籍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拥有一种诗意的情怀,获得自己的第二次生命。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提到,文革时代常常和哥哥偷看爸爸书柜里的书,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
《变形记》让他对古希腊着了迷,从此王小波深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他后来的时代三部曲也都有着古希腊神话的影子。
在当时那个政治气氛紧张的年代,正是书籍让他了解外面的世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因此拥有了一片精神家园。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退休后首次演讲中谈到自己童年时的经历。
在那个所有书籍被没收,人的思想被禁锢的年代,上中学的敬一丹连教科书都没有。学校旁边封闭了很久的黑龙江省图书馆成了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后来她借着在图书馆做义务劳动的机会,偷偷地看过了《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静静的顿河》那些当年被批判甚至被烧掉的“毒草”书。
每天晚上翻开这些书的时候,就好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那些角落里的油画、素描、雕塑,还有教堂上的穹顶画、裸体画,第一眼看到心咚咚直跳,甚至有一种犯罪的感觉。
很多年以后,当她人到中年时,去希腊、去意大利看到了这些作品的原件,好像又闻到了当年图书馆里灰尘和书混杂在一起的味道,让她忍不住流泪。
一本好书带给人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童年时期读过的书,依旧会在很多年后的某一刻,让你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回想起曾经被书中文字激荡的灵魂。
通过读书,你会脱离现实世界的裹挟和压迫,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体验到不一样的诗意人生,拥有自己的第二个灵魂。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董卿曾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的读书习惯要追溯到她的儿童时代。从7岁开始,父亲就让她阅读中外古典名著。看书时遇到成语和诗句,都要抄写在小纸片上,大声朗读并背诵。
因为童年的经历,董卿逐渐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现在的她,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临睡前也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后来,读书给她带来的改变和影响也在她的工作中不断地显现了出来。
董卿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等节目时,出口成章,对各种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观众们都惊叹于董卿深厚的知识储备,温和从容的态度以及知性优雅的气质,而这一切都是她多年来通过读书而沉淀的智慧和能量。
当被问到保持优雅的秘诀时,董卿曾说:“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却可以让你在成年累月的一点一滴中,不断地去积累,去沉淀,丰韵你的气质,塑造你的灵魂。
随着书籍的累积和经历的丰富,你就会发现你跟曾经的自己已经大有不同。
因为你阅读过的每一本书,每一段文字,都会溶进你的血液里,终有一天,喷涌而出,绽放芬芳。
你人生的高度,就是你脚下书本的厚度
1968年,上海浦江电表厂来了一位小学徒。他每天下班后都读英语书,看英语碟片,坚持自学英语。
这位特别的小学徒受到了其他小工的嘲笑,他们觉得这个小学徒不合群,不懂得和他们一起抽烟喝酒踢球,每天净做些无聊又无用的事情。“读英语有什么用?一个电表工人能够用得到英语吗?”
后来,电表厂来了一些英语材料,全厂只有这位小学徒能看得懂,他一下子受到了领导的重视。然而,其他小工并没有转变对他的看法,因为他没有涨工资,地位也没有变。
再后来,有个政府机关缺翻译,听说浦江电表厂有个小工懂英语,于是就把他借走了,这一借,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后来,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就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了。
这个小学徒,就是我国曾经的外长,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随波逐流的,美其名曰“适应环境”,其实就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有时候不是不能改变命运,而是你自己丢下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读书正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读书可以使你突破阶层,实现人生的蜕变。
在《朗读者》节目中,作家麦家朗读的《给儿子的信》中说:如果你想家,就读本书吧,读书就是回家,让你带你回家......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伟大的灵魂谈话,他会给你知识,给你信仰,给你精神的积淀。
如果感到困惑,就去读书吧;如果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去读书吧。那里会给你答案,让你豁然开朗。
对阅读现状的反思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逐渐脱离了厚厚的传统纸质书,转而对网文、同人文等新兴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穿越朝代的旷世恋爱,升级打怪的权力晋升...此类网文被很多未成年人当作精神食粮,似乎取代了内涵深刻的经典文学作品。
可是这些网文真的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吗?还是读过一次,爽过一次,消磨时间,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就没什么其他的价值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玩电子游戏和读网络小说并无本质差别,主要是为了娱乐身心,获取心理快感。
可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文学作品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带给人在现实中前行的动力,传达出生命的力量。
小互动
在你读过的书籍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对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欢迎在留言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