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哲学与科学丨【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3期发...
2021年第3期
评论
推动海洋碳汇成为实现碳中和的新力量
本刊特约评论员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专题: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
编者按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引发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这些变化的关键是实现碳中和,其基本途径包括“减排”和“增汇”。作为碳排放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想方设法增汇,即研发负排放的技术与路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碳汇资源丰富,负排放潜力巨大。我国海洋碳汇理论研究走在国际前沿,可望在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先期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关于“海洋负排放”的文章,引发同行强烈反响,进而特组织“服务碳中和目标的海洋负排放技术路径与战略思考”专题,进一步探索滨海湿地、海水养殖、大型海藻、珊瑚礁等生态系统碳汇过程、机制及其海洋负排放的技术路径,以及未来海洋碳汇纳入碳交易的可行政策,以期推动海洋负排放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政策制定,为我国碳中和宏伟目标提供科技支撑。本专题得到全国海洋碳汇联盟(COCA)的支持。
中国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及碳中和对策
王法明 唐剑武 叶思源 刘纪化
王法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2005 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10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海洋生物实验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从事 4 年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带森林和湿地碳循环。已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SCI 论文 24 篇,包括 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Functional Ecology 等重要期刊;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目前担任 SCI 期刊 Functional Ecology、Ecology and Evolution 副主编,以及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和《应用生态学报》编委。
刘纪化
山东大学副教授。曾任戈登论坛(青年论坛)主席(GRS Chair,2016—2018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微型生物介导的碳-氮-硫元素循环。研究方向包括海洋有机碳迁移转化的微生物过程机制、海洋微型生物光合自养和异养呼吸过程参数、海洋碳汇过程和负排放生物技术研发。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课题。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张继红 刘纪化 张永雨 李 刚
张继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海水养殖生态、容量评估、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理论与技术、渔业碳汇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授权专利 20 余项。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大型海藻规模栽培是增加海洋碳汇和解决近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杨宇峰 罗洪添 王 庆 贺志理 龙爱民
杨宇峰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环境和水生生物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基金 10 多项。在大型海藻生物修复与浮游生物生态学方面取得了较系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4 次。发表论文 180 篇,出版专著 2 部。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珊瑚礁: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在蓝色碳汇
石 拓 郑新庆 张 涵 王啟芳 钟 昕
石拓
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微生物介导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的研究。近 5 年来,主持科学技术部“全球变化及应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 10 多项与海洋碳氮循环相关、聚焦珊瑚礁全球变化生物学的重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政策的起草、制定与评估工作。
郑新庆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从事珊瑚礁全球变化生物学,以及恢复生态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课题 20 余项,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国内首个室内大规模珊瑚活体培养的珊瑚保育馆;揭示了造礁珊瑚响应气候变化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发现了近岸典型生态系统适应水体富营养化的弹性适应机制。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三泵集成”打造海洋 CO2 负排放生态工程
王誉泽 鲁鋆 刘纪化 张传伦
王誉泽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副高级)、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成矿过程的微观机理及工程应用。在 Géotechnique、ASCE JGGE、EngineeringGeology、Geotextiles & Geomembranes 和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张传伦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国家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在环境及能源、地质历史演化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担任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Biology of Archaea主编。在 Science、PNAS、Geology 等国际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海洋碳汇发展机制与交易模式探索
赵 云 乔 岳 张立伟
赵 云
山东大学创新转化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创新转化政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地理等。主持并参与中国工程院、中国博士后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多项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政策的起草、制定与评估工作。
乔 岳
山东大学创新转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与政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参与多项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起草、制定与评估工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专题:哲学与科学
编者按
2021 年第1 期《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出“哲学助力科技创新”专题后,读者反响热烈,并引发了很多科学家的深思。对于哲学与科学的内在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哲学领域的学者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基于此,本刊再次推出“哲学与科学”专题,展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对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认知,以期引发读者对科学哲学更大的关注和讨论。
量子力学诠释与波普尔哲学的“三个世界”
孙昌璞
孙昌璞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及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近年主要从事有限系统和生命过程中的量子相干效应和复杂系统的可靠性等研究,积极探索国家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模式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七届“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参与我国物理学科战略规划工作,如《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报告·物理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领域“十三五”规划》等。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被引用近 14000 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经典引文奖”等奖励,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平行哲学:智能产业与智慧经济的本源及其目标
王飞跃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平行系统的方法与应用,社会计算,平行智能以及知识自动化。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
张月鸿 蒋 芳 刘登伟
张月鸿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研究员。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6—2017年于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级研究所(IASS)进行访学研究。长期从事科技战略、科技规划、科技智库、风险治理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战略与决策研究
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考
宋大伟
宋大伟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曾任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综合研究司司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长期从事工业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和实践,从事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多次参与《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文件起草,参加多个重点区域发展调研和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
曹晓风 孙 波 陈化榜 周俭民 宋显伟 刘小京 邓向东 李秀军 赵玉国 张佳宝 李家洋
曹晓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国际植物表观遗传组学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植物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研究,鉴定出多个表观遗传调控关键因子,揭示了组蛋白甲基化动态调控、精氨酸甲基化和小分子 RNA 在控制基因组稳定性和植物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以及 The Plant Cell、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等杂志编委,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 CSPB 杰出成就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孙 波
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江西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研究方向为土壤退化机制与修复技术、土壤养分循环机制与生物学调控技术,从区域尺度到团聚体尺度揭示了气候、作物、施肥和土壤对养分转化生物网络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原理,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Microbe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获 2004 年度(第 6)和 2011 年度(第 4)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 1 项。
张佳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工程与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土壤物质迁移转化和水循环过程系统模拟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土壤信息快速获取、中低产田治理与地力提升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及其相关平台建设工作。针对我国 13 亿亩中低产田土壤障碍因子多、地力水平低两大难题,创建了新一代中低产田治理的理论-核心技术-支撑设备-研发平台体系。发表学术论文 445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65 篇),出版专著 6 部;获国家授权专利 35 件、软件著作权 17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项;以及周光召农业科学家奖、中国土壤学会奖等多项个人荣誉。
李家洋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德国科学院、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院士或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和影响重要农艺性状的主要代谢途径;致力于水稻与橡胶草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稳产、高效安全新品种。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Science、Cell、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Cell Research 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陈嘉庚科学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等奖励。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资源生态环境领域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自2017 年起,《中国科学院院刊》设立“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专栏,陆续报道了相关野外站取得的成果。“十四五”期间,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将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建设野外重点科技基础设施,使之成为野外站的“镇站之宝”。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刊》在原有专栏的基础上,新设立“中国科学院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专栏,介绍各野外站建设“标志性设施”取得的成效,以期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研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机理、揭示自然环境演化规律,为国家粮食安全、空间环境安全、脆弱生态恢复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本专栏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指导推进,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杨萍研究员担任客座编辑。
专栏序言:建设“镇站之宝”,提升野外站科技创新能力
陈宜瑜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温带次生林生态系统塔群监测研究平台(清原科尔塔群)
朱教君 高 添 于立忠 于丰源 杨 凯 卢德亮 闫巧玲 孙一荣刘利芳 徐 爽 张金鑫 郑 晓 宋立宁 周新华
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森林生态和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生态学会理事长,SCI 期刊 Ecological Processes 共同主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06 篇,出版专著 5 部,发明专利 6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省部级一等奖 3 项,获国际林联科学成就奖等个人奖励 20 余项。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资讯与观察
政策速览(2021 年 2 月)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趋势观察:2017—2020 年信息技术领域热点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数据资讯:全球碳中和的学界研究与政府规划概况
点击图片摘要可查看PDF原文 ↑↑
封面
封二 封三
总监制:杨柳春
责任编辑:张帆
助理编辑、校对:PAN
排版:筱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