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沙蚕,从来不会浪费机会,它们咬住食物迅速拖到沙子下面
沙蚕的游足,就像是强有力的船桨,可以帮助它们在沙子里穿行
外形特征
沙蚕体似蠕虫,呈长椭圆柱形而稍扁,两侧对称,后端尖。整体由头部、躯干部和尾部3部分组成。头部发达,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第1刚节前凸出一小叶,称为口前叶,背面有2对简单的圆形眼,前缘有1对细小触手及1对粗大的触角。口前叶后为第1节,腹面有口,称围口节,两侧各有4条细长触须。口内有一可伸缩的吻,吻前端有1对大颚,用以捕食。躯干部具有许多刚节,各节两侧有1对外伸的肉质扁平凸起,称为疣足,足上有刚毛。疣足多为双叶型,具有游泳和爬行功能。刚毛有毒腺,刺到皮肤有红肿疼痛感觉。尾部为体的末节,亦称肛节,节上有1对肛须,肛门位于肛节末端背面。
生长繁殖
沙蚕头有腭。身体有两根短触手眼,各有疣足,用于移动。用鳃呼吸。临近生殖时,多数种类通常在夜间离开海底
浅洞穴到近海面处排出性细胞出球形幼体。有些沙蚕在洞内生殖。雌体排卵後即死去,并被雄体所食。有的沙蚕体圆形、后端尖,具许多体节。沙蚕可分为头身体和尾。沙蚕头发达,沙蚕和围口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沙蚕口前伸于口前方的圆三角形或圆锥形肉质叶突对简单的圆形眼,前伸的头触手和其前端腹侧两个大的分节的触角。沙蚕口腔为一大的环状,沙蚕腹面具横长的口,沙蚕侧肌肉质的吻可由口伸出,沙蚕吻前端具吻表面沙蚕具颚齿;沙蚕许多结构相似,沙蚕每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软底质中均为占优势的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的沙蚕等少数种在生殖前无多大形态变化外,沙蚕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沙蚕体,有的沙蚕有出现于体中后,沙蚕有许多相似的疣足。沙蚕疣足多为内足。沙蚕通常在夜间离开海底浅洞到近海面活动。沙蚕卵孵出球形幼体。使虫体呈现两个不同的体区;沙蚕头腹面有口,有触须,触角和触手。沙蚕吻分前后,沙蚕口无小齿,有的沙蚕等有发生在虫体,使沙蚕虫体呈现。沙蚕体的主要变化,沙蚕口前触手和触角缩短,沙蚕眼变大,沙蚕疣足在无性节仅背、腹须膨大,沙蚕有腹须,沙蚕有腹须,沙蚕变为宽扁状或扇形,刚亦逐步所替代。沙蚕雄的须具齿状化。沙蚕内部变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组、沙蚕消化道的融体充满,结果使沙蚕虫体变化。
沙蚕多为雌雄异体,无明显的生殖器官,只在生殖前期形成生殖腺,出现体色或形态变化,称异沙蚕体。其发育比较复杂,受精卵须经过螺旋卵裂、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疣足幼虫、刚节幼体等发育形成成体。
生活习性
沙蚕在潮间带极为习见,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以及珊瑚礁或软底质中均为占优势的无脊椎动物。主要食其他蠕虫及海产小动物。除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的日本刺沙蚕等少数种在生殖前无多大形态变化外,沙蚕科的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异沙蚕体,有的有性节出现于体中后部,使虫体呈现两个不同的体区;有的如大眼沙蚕、中沙沙蚕等有性节仅发生在体中部,使虫体呈现前部无性节、中部有性节、后部无性节三个明显的体区。异沙蚕体的主要变化是:口前叶触手和触角缩短,眼变大并具晶体,疣足在无性节仅背、腹须膨大,而在有性节除背、腹须基部膨大外,并出现附加的叶片状突起,刚毛叶变为宽扁叶片状或扇形,刚毛亦逐步为游泳桨状刚毛所替代。雄性的背须具齿状乳突、肛节长出特化的感觉乳突。内部变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组、消化道的自融、体腔充满生殖产物,结果使虫体变化(雄性乳白色、雌性蓝绿色),这都有利于沙蚕由底栖转入生殖浮游。由于环境(温度、月光等)的影响,性成熟的雌、雄沙蚕个体先后离开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多个雄性个体围绕雌性个体旋转运动,这种生殖现象称为婚舞。婚舞后,雌雄个体大多下沉于海底死去。现中国发现具异沙蚕体的沙蚕有35种。
地理分布
北美最常见的种为N. limnicola,分布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
N. virens可长达80cm,分布于北太平洋两侧。中国福建、浙江、广东沿海有养殖。
经济价值
沙蚕和卤虫是构成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鱼、虾、
蟹类的上好食物,所以颇为水产养殖界重视。沙蚕具有药用食疗价值,目前已被人们当作美食和营养保健品利用。因此需求量增大,除人工养殖供给饵料和食用外,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相对加剧,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该类资源,部分地区已制定相关渔业法规加强保护和管理。
人工养殖
放养前的准备
1.池塘选择及清整
沙蚕养殖场地以砂质、泥质、泥砂质均可, 要求池底平坦, 进水方便并能排干池水, 池深2 ~2 .5 m , 可利用废旧的池塘或养虾池。池塘清整对沙蚕养殖特别重要。首先, 要将塘中杂草清除,以防在采捕时麻烦, 造成高断残率;其次, 翻耕池底, 曝晒;再次, 必须对敌害进行清除, 传统的漂白粉、生石灰及新近采用的溴、氯、碘等均可使用。但在实践中, 以生石灰最为安全, 且有改善土质的功效, 用药量一般50 ~ 75 kg/667 m2 , 也可适当加大。在施药时一定不能放松沿边地带, 必要时还需采用药物灌穴手段, 以达到除害务尽之目的。
2.施肥
投放沙蚕苗种前10 d , 每667 m2 施去渣的有机肥液200 kg 以培肥水质。
苗种来源及投放
一是利用对虾育苗室进行沙蚕的人工育苗;二是纳潮移入自然苗;三是亲体移植;四是池内亲体自然繁殖。放苗季节为4 -5 月和8 -10 月, 放养密度300 ~ 400 条/m2 。
日常管理
1.疏散密集区
经常观察沙蚕数量的变动, 将过于密集区疏散到非密集区。
2.加强施肥投饵
目前尚无专门的沙蚕养殖配方和合成饵料,只有根据其个体大小和食性要求自行选择。主要投喂鱼粉、豆粉等粉末饵料及搅碎打浆的小杂鱼或粉碎的豆粕。投喂时一定要注意勤投细喂, 投喂过量可使池底败坏, 导致沙蚕窒息而死。观察生长情况, 生长不快时加强施肥投饵。前期主要采取施肥为主, 逐步增投鱼粉、豆粉等粉末饵料;中后期可将小杂鱼搅碎打浆或将豆粕粉碎兑水泼洒, 每天投喂1 ~ 2 次。投喂时一定要注意勤投细喂, 投饵量视水色控制。
3.换水
池中蓄水不宜太深, 一般30 ~ 50 cm , 不需要经常排灌, 一般半月一次。进水时, 一定要加滤网, 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内, 形成潜在危害。但要注意水的盐度变化不要太大。
收获
9 月至翌年2 月即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批上市。采捕时宜先行放水, 分段进行, 其采收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和机械, 一般用钉耙将池底挖翻25~ 30 cm 。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刘柱东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