狈字

苟且为奸,这两人像一狼一狈,被他人瞧见,这两人觉得很狼狈。


,为中国的一种动物,犬属,为狼的近亲。由于狈的前腿特别短,所以走路时要爬在狼的身上。有见及此,狈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一旦没有狼的扶助,就不能行动。

"狈"这一种动物,是否真正存在仍是一个谜。现时的人们主要认为"狈"其实是被猎户所设的捕兽夹夹断前腿的狼,因为狼是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会遗弃自己的同伴,所以会让受伤同伴的一双短前腿放在自己背上,以便一起行动。

“狈”是个形声字,本义是一种类似于狼的野兽。甲骨文的“狈”,字形上方式一只狼的形状,中间连接的斜线,表示尾巴,下方的“贝”是声旁,金文的“狈”,将狼字移到了字形的左边,“贝“放到了右边,字义没有变化。“狈”的前腿特别短,走路的时候需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狈”便不能行动,所以古时候有“狼狈为奸”的说法,表示互相勾结起来做坏事。

(贝没有脚)

从成语“狼狈为奸”中我们可以解读到:有狼的地方未必有狈,但有狈的地方一定有狼,二者勾结在一起总是在密谋坏事。

狼作为群居生物,势必需要一位头领才能带领族群生存下去。很多人认为这是头狼分内的事儿,但实际上,头狼在狼群中更多发挥的管理秩序、标记领地以及带头冲锋的关键作用,头狼未必是狼群中最聪明的那个,很可能狼群真正的大脑,是狈。

狈就像是为弥补狼群缺点的最优化机能,普通狼的前腿是短于后腿的,但狈确实后腿明显短于前腿,如果它能和狼搭配起来,那就能在捕猎中发挥头狼的最大能力,弥补狼群的缺陷。

狈真的存在吗?

不过或许是狈的传说太过于神乎其技,以至于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从未看到过这种特殊的生物,这倒也不难理解,在人类的生活区域连狼群都极难见到,更不要提传说中的狈了。不过,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说有个过路的男人在途径齐郡西边时曾遇到了外出捕猎的狼群,狼群规模不多,大约有30只左右。

男子看眼狼群越来越近,这荒郊野外怕是难有人来救自己,情急之下他看到有个约2米高的草垛,男子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赶紧爬上去。

狼群本身的缺陷让其很难去往高处攀爬,不管狼群怎么努力,都没办法爬上高于它们数倍的草垛。

正当男人欣欣自喜时,突然发现有头狼从暗处跃出,这狼的模样尤为特殊,它的后脚小的可怜,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这头狼直直来到草垛下,张嘴就开始把草垛的草往外衔,其他狼看完后纷纷学习,不一会儿数米的草垛就开始明显下降。男人只能看着自己一步步陷入险境,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那头特殊的狼出现。

好在后来有猎人被这边的声音吸引,并躲在暗处伏击狼群,狼群被未知的危险吓走,男人也得救了。

抛开其他的不说,这则小说记录中的那头特殊的狼,很可能就是大家一直在找的狈。

獾或许是狈的现实模样

但狈这种传说中的生物真的存在现实吗?

我们并不能以肯定的语气去回答这个问题,可如果我们翻阅古籍查阅就会发现,成语“狼狈为奸”中真正形容的并非是狼与狈这两种生物。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曾记录过“狼跋其胡”这句话,后来狼跋一词又逐渐演变成“狼”,或许后世的狼狈为奸一词因此演变而来。

而后世有人说亲眼看到的狈,很可能是幼时的狼獾。

獾在体型上与幼狼高度相似,其表皮毛发呈灰色,前爪长于后爪,而且嗅觉极为灵敏。但獾从不会像狼群那般捕食,它们大都以泥土中的蚯蚓为食,更不会去帮狼出谋划策。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语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其外部具象化形容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成语背后那富有神秘性色彩的动人故事。

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远古货币。狽,甲骨文

(犬,狗)

(貝,货币,值钱),表示值钱的狗,即远古时代贵族阶级豢养的、娇小名贵的宠物狗。金文

将甲骨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贵族饲养的娇小名贵的宠物狗。隶化后楷书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狈”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古人称高大凶猛的猎犬为“狼”,称娇小漂亮的宠物狗为“狈”;称狼与狈交配时形成的两狗大小落差夸张、勾连不可进退、旁人难以正视的尴尬局面为“狼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