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具城光芒淹没了的蠡口老街
前曾有一集,说的是《赤日炎炎走陆慕》。陆慕的市河名元和塘,此河越陆慕后依然北上,直抵常熟,有水系接尚湖与昆承湖,并继续东北去而与长江贯通。——顺便交代一下:元和塘南接苏州环城河,既接环城河,便与京杭大运河与太湖是相通的。此河越陆慕后,进入的便是蠡口地界了。
苏州建城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春秋无义战”,吴与越便是一对老冤家。吴国强盛时,吴王灵岩筑台笑纳西施,花天酒地,越王勾践则作阶下囚,只得睡马棚卧薪尝胆,然笑在了最后的却是越国。北宋文学家郑獬有首七绝表的就是吴国被破这件事:千重越甲夜围城,战罢君王醉不知。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
何以引用这首诗?此诗名乃《蠡口》也。传说范蠡在助越国灭吴后从这里乘船隐于太湖一带,带着西施。与范蠡曾隐居过因而有蠡墅的地名一样,这里也就成了蠡口。而在当今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范蠡在元和塘哪一个码头上登船启航的已不再重要,也不再感兴趣。新蠡口已然是家具城的代名字了——经过多年的扩张,蠡口已成为全国第二、华东第一的家具集散地了。
蠡口也有条老街,位于元和塘东侧,先前我多次过往或专程到蠡口,因不明方位,故从不曾去过。其实老街就在齐门北大街路边那些林林总总的店铺的西边。从河边的老街到齐门北大街,地图上看就不过平均百来米的模样。而穿越蠡口镇区的齐门北大街,早先就是苏州到常熟之间班车的必经之途;沿街必闹,店多成市,再加上多方面的原因,使没有多少缓冲地带的蠡口的老街没能保住旧时的模样。
我从蠡方路蠡口大桥东堍下,穿过不为外人所知的桥边涵洞抵老街,先南行走完南街,再返北走完北街。古人为生活之便,总是择水而居。这里也一样汲取了前人的理念,街都紧临元和塘。老街本已旧,加上行将拆迁改造,无人无意再修缮翻建了,更显得破落。不少房屋都是被在家具城打工者租用的,街上“乡音”亦变得有点南腔北调了。南街南端原有一座古桥,有老人依稀记得桥名或为“环龙桥”,惜被拆多年了,任凭我努力打听,终无更多所得。而在北街,沿河基本无房,有一段大树成荫,枝桠直垂河边,对岸亦是葱绿不断,甚是养眼,成了北街目前的当家景色。
最近苏州市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各层次保护内容一览表”中,元和塘也列在表中。元和塘肯定将被保护起来了,那沿河的老街将改造得怎样呢?我有意待改造后再去看看,这集图片届时也可作为对照了。
当年镇政府的大门。到里边看了看,非常之简陋,与现在各级政府机关的办公条件不可同日而语
在南街隔河望对岸。镇上老人讲,最早这里有座环龙桥,(未考证,根据读音写的),但很早就拆了
南街最南端的河边停着一条船,住着一家人。安得广厦千万间?远处是相城区正在建造的大片住宅
河边有许多大树。脑子中的筋搭错了一瞬间,突然闪过“平湖秋月”四个字
红衣很醒目。整理图片时一看,哇,此画面有点像测试眼力的那种图,点点看,图中有几个人?
后来在齐门北大街拍的这座桥,也不是古的了。桥名看不太清楚,好像是蠡塘桥
一只狗狗竟也踱过来轧闹猛,在阳光下为我摆了个造型。好吧,成全你
河边种着蔬菜。这位少妇把便桶里的盛物浇完菜地,顺便就在河边洗涮起来了。而远处一只保洁船摇过来,生态的保护与破坏同时在进行
齐门北大街街景。老街其实就在这排房子的西边平均百来米的样子。南街离此街处不过二三十米
天热,权当早锻炼,俺也早归了。记住了在北街时,有位很机警的小姑娘,见我举起相机,就转过头去,好几回。我假装对着河拍,猛一转身才拍成功了一张。她给了我一天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