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07〡司马光的选人之道:以德为先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给皇上的职业参考书,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皇上非常感兴趣也急于知道答案的一个问题:凭你一个人,怎么管理天下?

文 | 阿呆

对于刚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来说,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如何能做到?

司马光给出的答案是:你不能一个人去战斗。  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虽然说得文绉绉的,但是核心道理是很通俗易懂的,说白了就是一级管一级。作为天子,你需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团队,通过管理好这个团队,管理天下;而要搭建一个靠谱的团队,你需要首先学会正确的选人、用人之术。

司马光认为,选用人才的第一条便是:德才兼备,以德优先。

司马光给皇帝讲了智瑶的故事,我们也来听听。

智瑶,又称荀瑶、知瑶、知伯瑶,谥号“襄子”,又称智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智宣子荀申之子。

春秋时期晋国的智宣子准备选继承人,他相中的继承人就是智瑶。

这时候,有个叫智果的人对智宣子说:智瑶确实很优秀,主要表现在他有五个方面比别人厉害(五贤):

一是他身材高大,外貌好;

二是他擅长射箭,驾车有力量;

三是技能出众,才艺超群;

四是能说会道,文辞优美;

五是坚强果断,恒毅勇敢。

话说到这里,智宣子都频频点头:是啊,我选人的眼光,哪里错得了呐!

可是话锋一转,智果又说:智瑶虽有五贤,但是他有一方面远远不如别人,那就是没有仁德之心。

故事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已经有疑问了:如何能知道一个人有没有仁德之心呢?五贤都敌不过一个仁德之心么?

智果继续分析到:如果智瑶用五个厉害的优势去驾驭别人,但是却没有仁德之心,恐怕没人能受得了啊。如果你选智瑶为后,智氏一族恐怕要早灭门之灾。

智宣子哪里听得进去呢,在智宣子看来:选继承人当然要选优秀的,厉害的,能干的。即使没有仁德之心,又怎么可能带来灭门之灾呢?智果你多虑啦。

这个智果呢,也是有点性格的,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想要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干脆改依别的族,成为辅式一族。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智果的远虑是正确的,多亏改了族,才躲过智瑶带来的祸患。这就像下一盘棋,低段位的选手,只看到一步棋,高段位的智者,看到的是整盘棋

智瑶向韩康子勒索土地。

韩康子当然不想答应,但是他手下的谋士段规说:智瑶这个人啊,贪图财货,刚愎自用,不给他的话,他一定会带兵来攻打我们,不如先答应他的请求,给他土地,这样他很顺利的从我们这里获得土地以后,一定会更加傲慢,接下来就会去找其他人勒索土地,如果其他人不满足他的请求,他们之间发生战祸,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韩康子听取了谋士段规的意见。

于是智瑶就很顺利的从韩康子这里获得土地,智瑶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很威风,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有万人居住的城池。

接下来,智瑶又向魏恒子勒索土地。

魏恒子当然也不想给啦,他手下的谋士任章分析道:智瑶这样无理勒索土地,肯定会引起诸家大夫的不满和恐惧,我们索性先答应智瑶的无理要求,给他土地,这样他肯定会骄横而狂妄,进而轻视我们。其他诸子因为恐惧和厌恶智瑶的骄横而团结在一起,智瑶的性命恐怕不会太长久了。

《周书》里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也就是说:想要败坏他,姑且先帮助他,想要占有他,姑且先给他点甜头。

就这样,智瑶从魏恒子这里,也顺利获得了万家之邑。

得意忘形的智瑶,又向赵襄子勒索土地。如果赵襄子也像前面两位那样,用息事宁人的态度,用暂时割让土地的方法“捧杀”智瑶,故事到此就可以结束了,历史将记载智瑶不费一兵一卒便扩张土地的英明与神武。

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是有转折的。智瑶在赵襄子这里被撅了。

赵襄子不给,智瑶大怒,于是统率韩、魏两家的军队一起去攻打赵襄子。韩、魏两家也真是擅长见风使舵,忘记了自己被强行掳走的土地,跟着智瑶的大军去攻打被欺负的赵襄子。

三家军队包围晋阳,引水灌城,眼看就要取胜了。赵襄子派人暗中去晋见韩、魏二人,说:唇亡齿寒啊,我赵氏一族灭亡以后,接下来你们就会成为目标啊。韩、魏二人回答:我们心里早就有数了,只是怕事情未成,计划又泄露了,以致招来杀人之祸啊。于是商量好计谋,共同抗击智瑶。

赵襄子派人杀死守堤坝的官员,用大水倒灌智瑶的军队,杀死智瑶,并完全灭绝了智氏家族,赵襄子还把智瑶的头颅拿来当酒杯。

唯有辅氏一族幸存。这个辅氏一族,就是当初劝智宣子不要传位给智瑶的智果一族。

司马光说:智伯兵败身亡,都是因为才能胜过德行啊: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为什么呢? 

 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END

左手咖啡右手茶

我笔写我心

(0)

相关推荐

  • 即使你穿越回过去,你也改变不了命运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回到十年前,你会因为买茅台而发家致富么? 如果你可以穿越回过去,你就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伴侣吗? 如果你有现代知识,回到古代,你就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吗? 我们都幻想有机器猫的 ...

  • 《读史笔记——艺术中承载的历史》之赫梯文明

    二.赫梯文明 前情提要 在美索不达米亚这块土地上,苏美尔文明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公元前1595年,是赫梯统治者灭亡了古巴比伦,但其军队在灭亡古巴比伦后就返回了赫梯,加喜特人趁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

  • 邢台之赵国遗迹——读史笔记

    <史记>自襄子立才有"襄子元年"之称,即认为自襄子才称赵为诸侯王国.清·林春溥<战国纪年>亦载:赵地昂.毕之分野.赵分晋得赵国.史书虽没有直接记载赵襄子立国 ...

  • 邢台曾八次建国,九次定都——读史笔记

    关于邢台历史上建国与定都的记载,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四次建国.三次定都:有的说三次建国,四次定都:有的说三次建国,三次定都:有的说四次建国,两次定都:"卧牛城"历史简介曰:四次建国 ...

  • 赵国都城邢台(二)——读史笔记

    邢台曾是赵国的都城.现在有的称邢台是赵襄子的"采地"是不确的. 据史料记载:赵氏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赵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事晋文侯,此为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 ...

  • 邢台是赵襄子采邑亦是赵国都——读史笔记

    从几个版本的<顺德府志>及<邢台县志>的记载,我们知道邢台曾是赵襄子之采邑.邢台流传着诸多传说如豫让桥.襄子祠.太子井.太子庙.襄子殿等.但我们只说邢台是赵襄子的采邑是不完善的 ...

  • 《读史笔记——艺术中承载的历史》之迈锡尼文明

    三.迈锡尼文明 前情回顾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第一大岛.克里特人利用岛上山区茂密的森林建造商船,以本岛的橄榄油和陶器.埃及的粮食和象牙.叙利亚的马及爱琴海诸岛的银子和大理石等在地中海进行贸易,使得克里特岛 ...

  • 《读史笔记——艺术中承载的历史》之巴比伦与亚述文明

    第三章 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 一.巴比伦与亚述文明 在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文明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894年-公元前1595年,这里的人们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先 ...

  • 茶经笔记01〡南方有嘉木

    <茶经>开篇第一句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身为一个北方人,看到这句话,很是羡慕那些生长在南方的小伙伴们. 从小在北方的农村长大,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茶.记得有一年暑假,在外工作的三爷爷回来看 ...

  • 茶经笔记02〡也较真,也矫情

    春茶马上要上市了. 看各路绿茶营销广告,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喝茶本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但明前绿茶的广告却总爱标榜自己:抢先上市. 一个"抢"字,给人以压迫感,好似有一群人在连轴转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