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治理:从对话到潜对话
精于心,简于形
(1)表面认知与后台认知
手表的“表面”是直截了当给你一种信息,“所见即所得”。不管反面(手表里面的运行)的东西是如何运行的,用户要看的是这个“表面”,而工程师和工匠们要做的是“后面”的东西。
“表面和本质”这对哲学概念,我们透过一只手表就看了出来。
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也就是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越是好的技术,就越是别人感受不到的技术。如果一个技术老让人感觉到“这是技术”,它就不是好技术。
KISS原则。KISS=Keep It Stupid and Simple,一个产品要保持很蠢很简单,连傻瓜都会用。
【我们做PPT报告,或做研究调研,做实验数据的整理,最后得到的图表或结论,就是我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最终优化成非常容易理解的人话。只有人听得懂这些结论才有意义。】
(2)精于心,简于形
一个好界面的征服力和杀伤力是无比巨大的。再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换成为友好的界面,都是无用的;反过来,真正的好技术,是将后台技术的复杂性遮蔽,而只向人呈现它最简单、最直观又最有诱惑力的“表面”。【人都怕麻烦,怕复杂,就像注册一个账户,如果要填写一堆东西,我们都懒得去注册】
强助推:
“助推”是在强制和纵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预埋一些环节,让你自己觉得自己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选择做了一件事情。这里隐含着一个控制的错觉——不是你在控制,而是背后的东西在控制你——“助推”是一种温和的专制主义;【让你觉得是自己做的选择】
“强助推”预埋了流程和逻辑,包含着认知、识别、决策、执行的整个过程,但是你自己不知道。
【关于助推,联想到如何让父母破除流言,如果告诉他们,他们转发的文章是假的,相当于打击了他们,因为他们转发的文章都是他们看过的且深信的,且也想子女也看到他们相信的东西。所以如果想要他们接受正确的文章,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自己去了解知识而不是强迫他们,灌输他们,比如推荐更好的公众号,推荐科学的文章,让他们自己阅读。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通过跟子女的交流,让他们自己得到结论,而不是告诉他们就是这样做。】
(3)技术的目的是消除技术感
禅宗:
刚刚修禅的时候,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阶段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阶段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这其实描述的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再推而广之的话,也是一个产品研发和设计的过程:
首先,你的需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其次,你要把需求变成各种各样的技术、数据、流程,因为生产制造的过程是围绕着技术来进行的,但技术只是手段,它需要最后在用户那里再还原成一个需求;
最后的环节非常重要,是“如何将技术隐去,重新变成需求”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阶段。
只让人感受到技术的产品是技术非常糟糕的产品,因为想让用户感受不到技术是需要非常高超的技术的。最高的认知不是为了“展示你的认知”,而恰恰是“将这种认知最大化隐藏”,直接呈现为一个非常平易、有亲和力的日常友好化状态。
【真正的专家,真正的大师都是大智若愚,用见山还是山的方式,将科学解释给大众听,而不是说出一大堆故作玄虚的名词。有时候禅宗就是这样的,通常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解释一个深刻的道理】
(4)互动的最高境界就是潜对话
最具亲和力、吸引力,甚至杀伤力的产品和人,将他们的卓越和不平常隐藏在了一种平常之中。
《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就是通过自身的经历:从训话到对话。虽然是在“教子”,但他的界面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从“把我想说的、我的意志、我的认知强塞给你”的这种灌输,到“如何营造一种语境,实现双方认知重叠,形成共识”。
这个共识在哲学上叫“视野融合”,就是“虽然有你的视野和我的视野,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共同看到的——我看到的,也在你的视野里”。【不是“观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曾国藩的教育方法也是“从命令控制到助推”的过程:把一个显性的、强势的命令转化和隐性化,把命令和流程预埋在互动过程中——你觉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场、视角在认知、选择、决策和行动,实际上,是沿着我事先设定的一个你看不见的轨道在运行。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有从“用明确的语言下达命令,表达需求”到“用非精确的,多形式的语言表达关于自身需求”,最后达到“从对方的行为、表情、手势、状态里解读对方的需求”,也就是:完成了“从对话到潜对话”,才是实现了最高认知,达到了互动的最高境界。
【就像刷卡,刷卡就是一瞬间,但这过程里面包含的多少的技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