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滋味淡,白牡丹更淳,寿眉更甘甜,白茶真是这样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见仁见智一说,出自《周易》。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翻译成白话文,解释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观点会产生偏差。

可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隐蔽的陷阱。

何出此言?

在喝茶这件事上,就深刻体现了所谓的“见仁见智”。

当问起刚刚接触白茶的茶友,对于不同品类之间的评价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白毫银针滋味淡。

其次,才是提及白牡丹香气足,汤感淳,寿眉的甜度高……

而面对这样的说法,难道也是见仁见智吗?

自然不是。

本意是说在一个美好的层次当中,你看到了仁,他看到了智。

例如,同样是一款春寿眉,你嗅到了甜美的花香,他喝到了柔润的汤水,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现在茶圈里的“见仁见智”,实际上既不仁也不知。

不准确且片面的言论,在探索白茶的这条路上,并无好处。

《2》

白毫银针的滋味很淡吗?

作为白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白毫银针常常是人们心之所向。

“既然要喝白茶,就一定要试一试白毫银针!”

以上,是转述了某位新茶友所言。

但待他真正收到以后,兴致勃勃地冲泡品饮,却落得了一个大失所望的结局。

他说,“白毫银针也就不过如此。”

问起原因,对方只是简洁明了地抛出了三个字,太淡了。

白毫银针味道淡?这简直太荒唐了。

提及淡,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寡淡无味的白开水。

的确,它十分符合滋味淡这一说法,无香,无味,极其普通。

但白毫银针也是如白开水那般寡淡无味吗?当然不是了。

白毫银针的香气,丰富多样,在新茶时期,以毫香和花香为主。

新鲜的毫香,像是在太姥山上踏青时,所闻到的那股清新的野芦苇,野蕨草的气味。

又像是春雨过后的清晨,漫步在绿荫小道,看万物新芽,扑面而来一股湿润气息,让人格外爽朗。

纯粹、干净又空灵,就是新白毫银针的代名词。

除了毫香以外,还有清雅的花香相伴,但味道不是那么的浓郁,刚开始甚至会忽略掉它。

可是等到毫香散去以后,花香又忍不住地显露,虽然细幽但又能引起共鸣。

不做任何矫饰,真实地还原了茶园周边雾蒙蒙的山野花香。

到了陈化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毫香又转变为了浓郁的稻谷香和干野草香。

并且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稻谷香只增不减,愈发浑厚。

深吸一口,充盈着幸福感和满足感。

白毫银针的汤水,鲜爽感强烈,丰富的内质又给汤水带来了饱满、丰腴的口感。

用舌头掂一掂茶汤,能够感受到汤水如丝缎般包裹着舌面,再柔润的滑下喉头,丝毫不费力。

大多数茶友,便是拜倒在了白毫银针这美妙的韵味之下,难以自拔。

看似清新淡雅,波澜不惊的背后,隐藏着这般波澜壮阔,暗潮汹涌。

但想要喝懂白毫银针,需要一定的品白茶经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茶友喝不懂白毫银针,并认为其滋味淡的原因。

淡,却不是寡淡,平淡。

白毫银针真正的厉害之处,并非三言两语能够概述完毕,多喝多品才是真理。

《3》

白牡丹的汤感更淳?

比起白毫银针来说,白牡丹似乎更受大众喜爱。

不论是新茶友还是老茶友,都对其赞赏有加。

当然,其中还离不开它那与国花相似的美名,加了不少印象分呢。

白牡丹带有毫香和花香,汤感绵柔劲道,淳和细腻。

以“淳”来描述白牡丹,确实无误,但却把其它优点给掩盖和忽略了。

要知道,白牡丹是白茶中最讲究中庸之道的。

中庸之道,本意指的的是儒家的方法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

套用在白牡丹身上,则变成了它包罗万象。

有毫香,有花香,有淳汤,有绵劲,它什么都有,什么都是恰到好处。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天香,一个国色,两美相争,本已无缝插针,却又有一位兼美之人横空出世,竟兼薛林之美。

她,便是秦可卿。

而白茶界的“兼美”,则是白牡丹。

它兼具了白毫银针和寿眉的风味特点,如果一开始不知道该从哪款白茶喝起,白牡丹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白牡丹的花香,是最令人念念不忘的。

以2020年的一级白牡丹为例,干茶是一股极为浓郁的毫香。

陈化了一年,转化出了干野草的气息,清爽迷人。

冲泡以后,盖香的前调是毫香,但这毫香以慢慢转变为了稻谷香,带着丝丝沉稳、内敛的气息,不如新白茶时期的明艳。

中调是高雅细幽的花香,似丁香、玉兰、桂花,清晰可辨。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等到三、四冲时,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盖香里几乎全是花香。

花香中带着清甜的蜜香,清雅宜人。

花香落水,毫香一直陪伴在花香左右,汤感淳和,浆感丰富。

喝的时候,茶汤似鲜嫩的豆花般,迫不及待地滑下了喉咙,稠滑极了。

咽下以后,花香才逐渐绽放,姿容秀丽,水中含香。

白牡丹,是白茶界中可圈可点的一款好茶。

《4》

寿眉的甜度很高?

在国标中,对于优质白茶的描述,是鲜香醇爽。

而我们在品饮的时候,又加上了一个词,叫做香清甘活。

其中的“甘”,与甜有关,却又不是完全相同。

好白茶的甜,不是像喝了一口糖水般的甜腻感,而是清甜,鲜甜。

至于为什么有人提出,寿眉喝起来比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更甜,这得益于茶梗。

茶梗,是茶叶的一个“器官”,在于输送养分,将营养物质和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往叶片和芽头。

而当被采摘下来后,茶梗中依然储存着大量的物质。

其中,就包含了可溶性糖和果胶物质。

尤其是梗粗叶大的秋寿眉,由于在秋茶季采摘,茶梗生得又粗又长。

冲泡后,自带丰沛稠润的汤感,温柔地抚慰着我们的唇舌和心灵。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秋寿眉的滋味更足,也更容易被新人喝懂。

但是,白茶并不是越甜越好。

六大茶类中,红茶才讲究鲜甜浓醇。

而倘若让微发酵的白茶,拥有了全发酵的红茶那般的甜度,向来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词语,更适合用于形容好白茶,叫作“回甘”。

当白茶拥有丰富的内含物质,且经过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养分被大量的保留下来。

在品饮的时候,便能够拥有持久的回甘,并伴有生津感。

茶汤咽下以后,舌面上泛起的那阵阵清甜,才是白茶的精髓所在。

《5》

白毫银针,端庄淡雅,将雅正之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牡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优雅大方。

寿眉,清纯甜美,香气馥郁,张扬奔放。

白茶界的三姐妹,犹如三朵璀璨的花朵,开得艳丽夺目。

虽各有千秋,却常引来争议。

在这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茶友们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有必要了解它本身的内涵。

不能因为喝不惯白毫银针的鲜爽感,就以偏概全,将其扣上“滋味淡”的帽子。

任何茶类都应该得到尊重,妄下定论不仅会影响自己,更会误导他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