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常见病足底按摩配穴方法

足底按摩约在四千年前起源于中国,是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和同样是传统医学的“针灸”属于相同原理的治疗方法。

足底按摩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1982年正式创立了足底按摩的专业机构——国际若石健康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它的宗旨是:研究发展,教育推广,服务社会。

身体的不健康,多半是因为缺乏运动的关系,古时候的人们整日赤脚在田中劳作,脚底直接接触地面,因而受到刺激,促进循环,然后流汗喝水,完成了一个新陈代谢的正常循环,发挥人体的治愈功能。所以,古代人的身体比我们现代人健康许多。

足底按摩,就是依照刺激穴位的原理,来做治疗的。

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变器官或者腺体的反射区带,使其恢复原有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医学的一门传统医疗方法。

我们的身体借着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与毒素的功能,散布在全身的淋巴系统、肾脏、大小肠、皮肤等,都是排除新陈代谢作用所产生的废物的主要器官,如果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则体内的废物与毒素无法排除,身体自然就会不健康。

足底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一、足部按摩治疗常见病的五个配穴如下: 

  1.食欲不振:按摩胃肠、甲状腺、大肠、小肠、食管。

  2.消化不良:按摩胃、胰、小肠、脾、淋巴腺。

  3.口臭:按摩胃、肝、胰、淋巴腺、肺。

  4.肝炎:按摩月于、脾、胃肠、脚趾、腹腔神经丛。

  5:胰腺炎:按摩胃肠、胰、小肠、盲肠、十二指肠。

  6.糖尿病:按摩胃肠、淋巴腺、生殖腺、肝、肺。

  7.小肠疾病:按摩小肠、胃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

  8.慢性阑尾炎:按摩直肠、盲肠、小肠、横直肠、生殖腺。

  9.便秘:按摩甲状腺、胃肠、大肠、小肠、横结肠。

  10.痔疮:按摩肾上腺、肛门、直肠、胃、生殖腺。

  11.感冒:按摩气管、肺、淋巴腺、胸、扁桃体腺。

  12.咳嗽:按摩肺、气管、喉咙、横膈膜、胸部。

  13.支气管炎:按摩气管、鼻、胸、心、横膈膜。,

  14.哮喘:按摩肾、甲状腺、气管、肺、横膈膜。,

  15.肺结核:按摩肺、淋巴腺、肾上腺、胸、横膈膜。

  16.心绞痛:按摩心、腹腔神经丛、生殖腺、淋巴腺、胸。

  17.高血压:按摩头部、垂体;内耳迷路、淋巴腺、生殖腺。

  18.肾脏疾病:按摩小肠、大肠、肾脏、淋巴腺、生殖腺。

  19.肾结石:按摩尿道、淋巴腺、胆、生殖腺、腹股沟。

  20.膀胱炎:按摩尿道、淋巴腺、膀胱、直肠、小肠。

  21.甲状腺:按摩甲状腺、甲状旁腺、心、肝、胸部淋巴腺。、,

  22.肥胖症:按摩垂体、肾上腺、胸、斜方肌、大小肠。

  23.更年期综合征:按摩头部、垂体、生殖腺、肾上腺、子宫,,

  24.前列腺病:按摩膀胱、前列腺、头、生殖腺、小肠。

  25.阳痿:按摩前列腺'\生殖腺、心、肝、肺。

  26.月经不调:按摩垂体、甲状腺、生殖腺、子宫、肾上腺。

  27.子宫肌瘤:按摩子宫、卵巢、心、肝、肾。

  28.神经衰弱:按摩消化系统、头部、甲状腺、心、肝。

  29.头痛:按摩头部、颈椎、垂体、内耳迷路、甲状腺。

  30.中风:按摩垂体、肾上腺、输尿管、头部、耳部。

(不会取穴?关注“经络技巧”公众号,点击穴位查询或在公众号内输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

按摩方法:

1.按摩时间以1小时内为宜。

2.手法宜以能接受为佳,不可太重。

3.各类出血症、皮肤症、孕妇、发烧、久病的人不能按摩。

4.按摩后出现排尿颜色深浓,均属正常现象(因按摩后人体能排除体内毒素和潜在的病状)。

5。按摩后多喝开水,以排除体内毒素。

6.如要增加效果,可施行全足按摩和药物泡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