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眼看名人】从李小璐“出轨”忆起李小璐的裸戏
新年伊始,想把因故停笔的“凡眼看名人”“捡”起来,于是在手机上搜索便于“下嘴”的热门人物,结果搜出了李小璐。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都具有根据用户喜好精准营销的功能,由于我点开了李小璐“出轨”的八卦新闻,后台便觉得我“好这一口”,于是连续几天不断发来李小璐“出轨”的相关报道,让我“学深学透”。
当然移动互联网也不是那么不懂得看用户脸色,倘若我认为他们误判了我的阅读品味,完全可以在文章标题下方选择“不想看李小璐”的选项,这样以后李小璐的名字就不会再在我关注的这个新闻APP上出现了。
不过,我并没有选“不想看李小璐”。我当然不承认我爱八卦,但我必须承认我喜欢过李小璐。
喜欢李小璐其实是因为喜欢陈冲。小时候我在后来被改做黄山市的屯溪镇生活过,当年陈冲去那里拍过电影《小花》。最近热映的电影《芳华》的片尾曲正是电影《小花》的插曲,冯小刚借助《芳华》向《小花》致敬,足见当年陈冲主演的《小花》的巨大影响。
陈冲凭借《小花》成为百花奖影后,也成了我少年时的偶像。正当在国内影坛如日中天之时,陈冲去了美国。再后来,我看过陈冲在美国出演的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末代皇帝》,还有她在香港回归那年执导的影片《天浴》。正是《天浴》让我认识了李小璐。
和《芳华》一样,《天浴》也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反映的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轻人的蹉跎青春。这部影片没有在大陆公映,我不记得自己是哪一年通过怎样的渠道观看过这部电影,只记得当初特别想看《天浴》有两个原因:一是知道该片的导演是陈冲,二是听说电影里面有裸戏。
撰写此文的时候,我又搜出《天浴》来看,但却没有看完,是今天的我觉得《天浴》拍得不够好吗?对比《芳华》,我感觉《天浴》拍得更加真实。也许正是因为真实,才会让我越看到后面越会感觉身体不适……
李小璐在《天浴》中扮演一位渴望回城的女知青,片中的所谓裸戏其实就是几个现在看来尺度并不算大的洗浴镜头。正是那一再出现的“洗”,突出了少女的“净”,让后来的“脏”格外令人心碎!
看《芳华》的时候有一位高中生问我,“文革”到底有没有好的东西值得继承。我告诉她,我党早在1981年就做出过重要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称其“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然而,如今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对彻底否定“文革”的反对之声,这从最近网络上关于《芳华》引发的针锋相对的议论也可见一斑。甚至像中央芭蕾舞团这样的文艺团体,在不久前不仅拒不执行法院关于舞剧《红色娘子军》侵权案的终审判决,而且在公开发布的声明中称“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那个“样板戏时代”的无限怀念。
从中不难看出当今社会群体价值观的严重对立,这与公众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知导致的共同信仰的缺乏恐怕不无关系。诚然,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存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十分正常,但公众倘使在文化、历史、政治等基本问题上普遍缺乏共识、严重对立,其后果恐怕不容乐观。正如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真实再现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所以,我很乐意看到《芳华》的公映,乐意看到现在的年轻人追捧电影《芳华》,但还不够,他们还应该看一看陈冲的《天浴》,张艺谋的《活着》,还有田壮壮的《蓝风筝》;更希望陈冲、张艺谋、田壮壮能够再拍超越自我的佳作。
李小璐拍《天浴》的时候只有16岁,她凭借此片当选金马影后。此后她的星途似乎十分光明,在影视界一直保持着热度。但在我看来,她后来演绎的作品再也没有超越《天浴》。
我从新闻APP每天向我推送的八卦新闻中没有搞清楚李小璐到底出没出轨,当然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更想搞清楚的是,一位16岁就拍出经典佳作的演员在此后20年里为什么再也没有超越自我?
也许真的是因为“出轨”?在艺术的追求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当李小璐们仅靠在台上台下本色出演一些肥皂剧、真人秀,就能够保持热度并赚得盆满钵满;当他们把欲望当成了希望、低俗当成了通俗、感官娱乐当成了精神快乐,还能指望有更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的艺术作品诞生吗?
当然,我并不赞同将快餐式低俗化的文化消费现象统统归咎于李小璐们的追名逐利不求上进;我更不赞成一些人因为诸如现实中的石光荣病逝没有上热搜,就侮辱性地称上了热搜的李小璐们为“戏子”。
陈冲、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上述电影人都曾经创造过脍炙人口的电影佳作,有些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都留下了重要一笔,但后来他们大都再也没有超越自我,也像李小璐们一样。
难道都是因为追名逐利、不思进取、功力下降?
了解中国电影史的人应该知道赵丹这个名字,他在解放前乃至“文革”前塑造过无数经典的银幕形象。遗憾的是,“文革”后这位艺术大师再也没能重返银幕,临终前,赵丹饱含遗憾地留下这样一句话:“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
陈冲两年前曾经在一次活动中回忆起影片《天浴》,并耐人寻味地引用了肯尼迪在纪念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时说的一句话:“如果艺术能够滋养我们的文化之根,那么社会必须给艺术家以自由,让他能够追随他内心的想象力,并让这一想象力把他带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我们要永远记住,艺术不是宣传,她是一种真理。”
芜湖媒体凡夫
评天下事
写身边人
看名人景
抒凡夫情
亲,谢谢!
期待您的转发哦
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