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讲了什么?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志怪奇书,它写的不是历史,而是记载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事。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都与之有关,比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黄帝大战蚩尤”、“大禹治水”等等。
不仅如此,在《山海经》里还有很多在我们看起来十分奇怪的人物形象,比如牛首蛇身、牛首龙身,更是让人质疑这本书的性质。西汉的司马迁直言《山海经》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记》时不敢以为参考。近代文学大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称“《山海经》,盖古之巫书也”。
那么《山海经》真的只是一本荒诞无稽的古书吗?书中记载的奇珍异兽都是虚构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那些被证实真实存在的内容吧:
一、铠鼠(美洲)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动物,它的面部形状像兔子,嘴像鸟一样尖尖的,还有非常小的眼睛,以及有一条像蛇一样的尾巴。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
根据自然科学家发现,在现在美洲地区还真的有这样的动物,犰狳是分布于美洲的贫齿目犰狳科,一旦遇到危险会缩成一团装死,这岂不是跟《山海经》中的“见人则眠”十分吻合?
那么问题来了,犰狳现在看来只在美洲有,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很久以前犰狳在亚洲也有分布,或者说我们的老祖先去过美洲?
关于老祖先是否去过美洲这个问题,曾经有美国学者墨兹博士,通过研究了中国学者都难以读通的《山海经》,并且据此实地勘察,得出的结论令人难以置信: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
墨兹根据《山海经》记述的4条山脉的距离里数(3里折合1英里),以及相关物产,严格与北美洲地图的诸山峰一一对照,发现两者有着非常准确的对应关系。比如第一列山脉,起自美国怀俄明州至德克萨斯州的兰德河止,共十二座山。这跟《东山经》中的描述完全相符。最后她给出了评价: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这从侧面是否就能说明我们的祖先曾经去过美洲呢?又或者说《山海经》本身就是一本记录世界范围内的内容而不只是中国境内呢?这点只能等专家学者的结论了。
在《山海经》中有一种鱼,形状跟鱼相似,但是却有着人的面部,而且还会发出如鸳鸯般的声音,这种鱼叫赤鱬。
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首先,这个鱼的名中带个“赤”字,说明这是一种红色的鱼。然而长得与一般的鱼相似。但是唯一的不同便是它的面部像人。“其音如鸳鸯”,这个就比较有特点了,试想下,就目前的鱼类中,通常是不会叫的。这还不是最申请的,对这个鱼的介绍,后面还加了句“食之不疥”,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说吃了这种鱼肉,可以使人不生疥疮。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还真的有不少鱼类的面部都与人类有几分神似。就比如有一种水滴鱼,身体呈粉红色,生活在澳大利亚沿岸,面部尤其像一个被虐的体无完肤的男子,鼻子大的跟球似的。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上吃货们经常说水滴鱼很不好吃,浑身几乎只有凝胶类的物质,几乎吃不到什么肉类组织。但是水滴鱼就偏偏喜欢和龙虾、海蟹一类为伍,因此经常被人连同那些美味一起捕捞。
在《山海经》中还描述了一种红色的鸟名叫胜遇,长得像山鸡,喜欢吃鱼。它的特点是声音很大,像鹿的叫声。
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鹿,见则其国大水。
既然是喜欢吃鱼的鸟,那说明这是一种飞禽或者游禽。长得像山鸡的鸟,那便是雉鸻科的鸟类。雉鸻,顾名思义都知道像野鸡。
十分巧合的是,在非洲最有名的雉鸻就是长脚雉鸻,身体是棕红色的。这种鸟只生活在非洲,而且也很喜欢水,所以大水泛滥的时候,当然会出现。
当然还有很多被证实了的内容就不一一举例了,不管怎么说,以后不要再把《山海经》当神话故事来看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是一本非常严谨的地理杂志。它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座灿烂宝库,而且比史书更加难以捉摸,期待着专家学者们能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