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解惑:温针法是否可以用于寒热虚实诸证?
“温针”之所以不同于一般针刺,在于针入必留。夫留置乃针刺基本操作,一般应用多遵《内经》“寒者留之”的原则。纵观温针目前的临床应用,对切经络壅滞,气血痹闭等证,一般不问其气盛、气滞、属虚、属实、属寒、属热,针入皆留之。
那么留针是否适于寒、热、虚、实、宜补、宜泻之各种情况?
考《内经》有“大寒在外,留而补之”,此浅留之法;“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此深留之法。又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是刺虚、实之法。
而“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是刺寒、热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论毫针之用,谓其能“静以徐往,微以久留”,说明留置于毫针刺法,实为补泻调气不可缺少之重要环节。故若能结合补泻浅深,则留针无论寒热、虚实,皆宜施之。
然而,在用爪切、进针、徐入徐出,务使得气,而后留置之时,需视病证虚实之不同,分别入、出一豆许而留之。即若欲补之,稍进而留;若欲泻之,稍退而留。进退提按,着力在针头。《针灸大成》载补泻条曰:“留针取气候浮沉,出容一豆入容侔,致令营卫纵横散,巧妙玄机在指头”。故笔者针法之留置,亦仿之,此亦迎随截担之法。经长期验证,效果可彰,还真是小而巧妙的手法,乃“留针聚气”之诀要。
经云:“近气不失,远气乃来”。进针得气,神气游于巷,此时进、退一豆许而留针,或进截而留之,随经以济之,或举拂以击之,迎其气而夺之,皆使气聚于针下耳,此其一。
于留针之际,以艾柱裹于针柄而燃烧之,使令温热,旨在导气也。然艾柱之多少、大小,应视天时、病情、年龄、体质等不同因素而灵活掌握。一般艾柱(约2.5厘米)插于针尾,离皮肤不宜太近,燃点1~3柱为宜。少则不温,过多则亦能灼伤肌肤。总以使温热透达腧穴之内,以局部知热感温为度,使阴阳内外营卫之气,自然流通,达到导气的目的。
温针之艾温,亦适用于虚实寒热、宜补、宜泻诸症。盖温针之温,非灸法之热也,其取艾火之温热,与灸法各有千秋,艾火之用,原非一端。《神灸经纶》曰:“夫艾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效如反掌”。以其火性热而善走,能入脏腑而祛阴寒;以其艾性温而芳香,能通经脉而理气血,此灸法之取用于艾火也。《医学心悟》曾论“温”曰:“有温热之温,有温存之温,参、芪、归、术,和平之性,温存之温也,春日煦煦是也;附子、姜、桂,辛辣之性,夏日烈烈是也。和煦之日,人人可近,燥烈之日,非积雪凝寒,开冰解冻,不可近也”。温针之温也,犹春日之和煦,人人可近,故虚者得之有助,实者得之能散,寒者得之能温,热者得之藉以疏泄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客之不去,一实一虚,或有余于上而不足于下,或上寒而下热,或上热而下寒,或寒与热争,血气不和,百病变生。寒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暖则腠理疏通,阳气滑盛。针得温而阳气以行,气得温而营卫以和,《千金翼方》指出:“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今温针者,针而复加艾温,旨在导气令和也,此其二。
燃艾1~3柱即灭,针下必然轻缓,复以左手按其孔穴,毋令皮动,右手捻针,徐徐退至人部,行针调气,施补泻之手法。若艾灭不行针,随即拔针,则徒失调气良机,事倍功半。
调气行针常用应手之法,乃属提插捻转之复合手法。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手指与针体成一倾角,约45°,在拇指推捻毫针之同时,针也随之进退出入,结合徐疾以行补泻,或视病症分天地人三部行针,以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使气至病所。
经云:“用针之法,在于调气”。调气者,调其营卫之气也。经过进针得气,留针聚气,艾温导气以后,营卫之气游行于经脉,聚于针下,乃行针调气,补其正气,顺其经气通行,泻其邪气,去其脉中逆滞,总在保其精气,调摄阴阳使之平衡耳。
在温针法中,虽虚实、寒热,均可用之,然留针、艾温、行针必须协同。其留而补之者,浅留之,进一豆而留置;艾温之,亦必须“犹春日之和煦”也,使气聚针下之时,复得温热之助而针下气涌,然后以提插捻转之补法以“平”之。若是这三者如一 ,气机得畅,疾病可疗矣。
另外,其留而欲泻者,深留之,退一豆而留,艾温之,使阴气隆至,针下滑盛,然后以提插捻转之泻法以“平”之也。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