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古今西皮漆工艺及传承与发展

古今西皮漆工艺及传承与发展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周震

摘要:

西皮漆是一门“失而复得”的髹饰技艺。在《髹饰录》中对此记录甚少,本文的目的并非主要对西皮漆进行考古论证,而是对其工艺的缘起、制作、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和延伸进行了推测。创作实践过程中用事实证明,一方面传统技艺需要传承,文化脉络需要延续,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以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西皮漆 大马士革 髹饰录 填嵌 打埝

一、西皮漆的缘起

西皮漆器,又作犀皮漆器,其称谓由来众多,各执一词,不能完全认知和明晰。但是各家说法对于西皮漆的表象外观的描述却是极其相似的,也正是表象上的相似,所以无从判定何种西皮漆才是古人典籍中真正的西皮漆髹饰工艺。

明代黄成(号大成)在其所著《髹饰录》坤集的填嵌门之犀皮中记述,“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1]王世襄先生在《髹饰录解说》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考证注解,“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在陶九成《因话录》中:“髹器谓之西皮,世人误以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马鞯(垫马鞍的东西),自黑而丹,自丹而黄,时复改易,五色相叠。马镫摩擦有凹处,粲然成文,遂以髹漆仿为之。”[2]

明都穆《听雨纪谈》:“世人以髹器黑剔者谓之犀皮,盖相传之讹。陶九成从《因话录》,改为西皮,以为西方马鞯之说,此尤非也!犀皮当作犀毗。毗者,脐也。犀牛皮坚而有文,其脐四旁,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圆孔,坐卧磨砺,色极光润,西域人割取以为腰带之饰。曹操以犀毗一事与人是也。后人髹器效而为之,遂袭其名。又有髹器用石水磨之,混然凹者,名滑地犀毗。”[3]“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均犀皮的斑名,因象形而得名。由于红、黄、黑为面、为中、为底而出现的不同做法。”(图1、图2)

图1、甘而可西皮漆

图2、西皮漆(明代)局部

从典籍和现有考古物证显似唐代就已出现,到了宋朝,这种髹饰器物更加流行了。但是,在1984年安徽马鞍山市南郊东吴朱然墓考古发掘中出土现今最早的西皮漆器物一对西皮黄口羽觞,黑、黄、红三色,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二、西皮漆与大马士革钢的联系性假设

本文不是推究其工艺的真伪,而是对西皮漆髹饰表象形式与其他工艺或艺术形式进行关联性和偶发性的大胆推测,这样的研究能更好的为文化交叉和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在现今的中东地区依然流传着一种上千年的工艺,即大马士革,这种工艺早先起源于印度,由印度乌兹钢锭的冶炼技术发展而来。现今印度乌兹钢锭冶炼技术早已失传,而留下来如今的大马士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焊接大马士革工艺。虽说如此,但是大马士革的纹样已更加的多元化了。在大马士革纹样的术语中,有“XO”纹、雨点纹、流水纹、马赛克等等(图3、图4),从纹样图形上看,不难发现与中国的西皮漆髹饰纹样极其相似。

图3:大马士革钢-1

图4:大马士革钢-2

冶炼花纹金属的技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已经较为成熟,从出土的青铜刀剑上可以证实。是否可以推测西皮漆髹饰工艺是在此有所借鉴与模仿呢?但是至少可以说,不同材质和不同工艺,在不同地域上,其文化和审美是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和影响的。西皮漆与大马士革在工艺技术上有相同点,即都是层层相叠,层层不同,形成各色相间,并在磨显后露出不易控制的花纹。所谓不易控制的花纹,就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各色各遍在器物微起伏的表面形成的色层,这种色层被埋入起伏中的状况是不可预知,尤其在后期磨显中是偶发状态。

图5:大马士革钢-3

图6:大马士革钢-4

图7:大马士革钢-5

西皮漆正是有这样偶发性的纹样才变得神秘,同样,这样的偶发性取决于髹饰工艺中的打埝,即器物表面起伏状态的预制。在中国古代唯一一本全面而详细介绍髹饰工艺的典籍《髹饰录》中把髹饰工艺分为乾、坤两集。其中乾集记述的是髹饰工具和髹饰中易犯的错误,而坤集则讲述了髹饰中的各种技法与工艺,西皮漆则被分列在坤集第五门类填嵌中,属填嵌门。虽然有记述,但是寥寥几笔中并未记载其如何成形,只记载了最终器物表面的纹样性状。并且在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一书的这个章节末尾也未给出其传统做法的准确定论,似乎表明还需有待整理和发掘。

但是从《髹饰录》中看出,其打埝的方式解释了两种。其一,加物打埝,即添加细物堆叠起凹凸表面。其二,推漆躁面起埝,即用指尖推碾器物表面未干透的漆层形成躁面凹凸,这样的工艺技法可以在北京烟具杆的松鳞斑髹饰上看到。无论何种方式,但依然无法解释何为传统西皮漆的准确技法。在此抛开何为真正意义上传统做法不究,只是探讨出现各纹样方式的话,那就是可以从多方位去研究其运用与拓展了。

三、古代西皮漆的艺术和工艺特征分析

古代西皮漆的艺术与工艺特征如下,首先是关于它的表象上的性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五色相叠,即漆色较多并且层层相叠交替;二、其显现纹样状如片云、圆花、松鳞,纹与纹之间层色衔接流畅飘逸,如潺潺流水,如雨落池塘层层涟漪;三、表面光滑温润,犹如池水无波,光滑如镜。有实物可证之,引袁荃猷记述实物佐证。

明代犀皮圆盒,朱漆里,花纹层次很多,流畅生动,显片云纹样,漆层为红黑相间并夹有暗绿色层,表漆为朱漆,显暗红色,与“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向吻合。清代犀皮圆盒,盒天地覆式样,盒内黑漆覆里,盒外漆层次较少,以红、黄、绿三色做出斑纹,色彩鲜明,色泽温润,但纹样呈现出不规则三角形,纹样里层又常有锯齿乃至细碎斑点,此做法出现的纹样性状与传统“波罗漆”相仿。

图8:绞胎标本1(宋代)-文章作者藏

何为“波罗漆”?“波罗漆”,以安徽屯溪最为出名,又名“菠萝漆”。南宋就有此法,其做法是器物上漆后待未干之际,在其表面撒些细碎的螺钿颗粒,然后再依次罩上黑、黄、朱漆,等待漆层干后研磨出纹理,推光成器。所以当时也有人将之称谓“破螺漆”。因为色层中有黄色做地的,所以纹样的性状类似于菠萝表面,故又称之为“菠萝漆”。从实物例证上看,要起纹理的先决要素就是一定要在器物表面的底漆之上出现颗粒起伏,至于颗粒的大小和高低,完全取决于所用媒介的性状而定,然,色层的设置和效果即可遵循古制审美需求而论。

图9:绞胎标本2(宋代)文章作者藏

其次,古代西皮漆形成流畅色层性状有其必然性。一,大漆或则色漆在涂刷于器物表面时都是处于液态状态下的,当布满器物表面后,其自然形成流平状态,流入凹处。二,自然的流平状态也使得色漆层由高到低的自然平滑流畅,坑与坑之间也是连绵顺畅,为后期的磨显做好了条件。三,在每次的涂刷后,坑的凹凸慢慢被填平,每一遍填平色漆层都有微妙的距离,这就产生了各色层间有节奏的韵律,当然这样的韵律也是要在最后的磨显中才能显现出来。

四、现代西皮漆的特征与技术

前文所述,现代西皮漆的髹饰手法源自于波罗漆的工艺,是由安徽波罗漆漆艺的老匠人在此基础上“复原”的。这“复原”的概念也只是一种对古法和遗存器物的研究与推测,实因古法早已失传,而且典籍也无详细记载可考,仅仅是“复原”后的作品与遗存古物十分相似,且称之为“新西皮漆”,此处并不是对现代工匠不敬之意。

工艺的还原技法对与不对,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重要的是现代人还留有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进行不懈研究的热诚和精神。再者,工艺最终成器是一种表象性的东西,是要落实到所做器物本身上去的,由器物散发出来的艺术气质。事物是发展的,技术更是要发展的,一味强调古艺,就失去了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价值与意义。

古艺是地域文化传承的脉络和精髓,但不是枷锁。研习古艺是了解自身,自鉴的方式,这绝不是最终的结果。“新西皮漆”的髹饰工艺保留并体现了古法中“五色相叠”“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的工艺要点。同时,安徽屯溪漆艺大师甘而可先生在此基础上,用金箔替代了古法中的黄漆,从而增加了器物漆面上的层次感和多变性的光泽感,这种“走金线”的效果极其类似于金属工艺中的错金银,使得器物工艺更为精致,器物的气息更为灵动和华贵(图5)。

图10:西皮漆(明代)捧盒

图11:西皮漆(明代)捧盒局部

在此要提一下日本的木纹金工艺,这种工艺也是在大马士革工艺基础上添加了金银铜材质,使得纹理的层次感更强更华丽更富有多变性,与甘而可大师的金斑西皮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事实证明,传统技艺需要传承,文化脉络需要延续,但是今人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符合时代的要求。虽然手工艺已经被工业制造所取代,但是内在的人文气息是鉴定和判断人类自身身份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五、西皮漆的演化与发展

虽然传统西皮漆工艺已经无从考证和研究其工艺细节,但现代西皮漆(姑且称之为新西皮漆)工艺流程却是给出了很多研究和拓展的资源和空间。从漆器制作流程本身来讲,它就是从使用到实用再到审美的过程。

首先,西皮漆器要根据器物的使用习惯方式进行考量。在古代,漆器是以实用器物而存在的,之后逐渐被其他材质的器物所取代,而成为以供人们观赏的把玩,体现一定身份的东西。审美性取代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并且也由使用方式走向了以某些文化传承需要而被仪式化的器物,从而促使这些器物的器型、纹理、漆色、工艺成为了“被定式化”的标准。也正是这种“被定式化”的仪式,使得漆器作为观赏性实用器物的使用本意被狭隘化了,丧失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原有价值和意义,失去了可发掘、可借鉴的深度和广度。

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一书中,界定了机械生产和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区别,他把机械生产作为“资本的工艺”,即为了追逐利益资本的工艺生产,其最原始的性能之一与手工艺相同,但是所衍生出来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即利用一切可利用商业运作的机会。这样的商业运作也会导致其随后而来的生活方式和使用习惯。

当今社会中对漆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导,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日用器具领域里叠加了某些粗浅的漆器文化表象外衣,过渡抬高了漆器在生活中原有的意义和价值;之二则是使用低廉和粗糙的所谓新型材料,例如密胺材料仿制漆器、器物表皮印刷工艺等被广泛使用,以漆器文化之名强植入生活使用习惯的伪文化。前者是为了抬高手工艺的价值,而后者则是为了更多的商业利益。其次,关于髹饰制器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按工序分工协作完成的,但是这种分工也仅限在单一行会或者是单一门类内部进行,从而缺乏了艺术、工艺、思想的交叉性。就算是传统工艺被现代工业取代,但是角色的改变并不影响其作为另一种价值而存在的。这种价值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地位,而是更为精致、更为自由、更为随和、更为体现人文关怀的东西。交叉结合带来的是生机,带来的是新的内容。都说新东西没有老东西好,其实就是缺乏老东西的人文气息。

文化语义和文化语境的改变,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好与坏也正说明了内在文化传承的破碎和不完整,体现不出原有人文特质和情怀的延续性。喜多俊之在《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一书中说到,众多的设计师参与到工匠的劳作中去,把自己的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进行结合,尝试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审美,结合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给器物赋予新的价值。这样的尝试,给予了现代人很多的启发,同时也拯救和延续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西皮漆(犀皮漆)本身就是髹饰工艺中在器物表面做肌理的过程。这种髹饰过程就是修饰美化的手段,也就是类似于瓷器施釉,区别也就是材质本体和材质体现出来的情感不同。

图12:铜胎髹饰变涂工艺-文章作者制

又由于西皮漆工艺属于髹饰中的填嵌类,所以在西皮漆中被称之为打埝的工序,即在器物漆表面堆砌或推起细密的凸出物,以便后续的涂漆或贴金银的预埋手法,为最终的磨显出纹样做基础。这是工艺传承和延续的过程,当然是要保留的,这证明了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悠久传承。漆本身又可以作为粘合剂,在填埋手法中预加其他材质,使得最终肌理效果更为丰富多样,层次感更强。这样的拓展手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既延续了传统工艺的诸多手段,又开拓了设计师、艺术家,乃至工匠们的创作思维,使原有的东西更具多样化和多变性。同时,这样的预埋手法的最终结果也并不会失去西皮漆所要达到肌肤效果目的的趋势。工艺技法可以传承,但更重要的是传承之后的发扬创新,这不单单是器物本身器型的创新来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技法的拓展与延伸。

器型与审美有关,而工艺更多的是与技术相关,工艺技术的提升会大大增加器物器型的审美度。在趋利社会环境下,只要保证其器物的品质,器物的文化内涵,通过艺术与技术的交叉,艺术家、设计师与匠人的交叉和交流,引导大众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和鉴赏水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与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来,那么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延续就不会隔断或割断,就会使传统工艺再发活力。

参考书目

1、 王世襄(中国)编著《王世襄集——髹饰录解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5 第四次印刷

2、王世襄(中国)编著《王世襄集——中国古代漆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7 第三次印刷

3、喜多俊之(日)著 郭菀琪(中国)译 《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3第五次印刷

4、柳宗悦(日)著徐艺乙(中国)译《工艺文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 第七次印刷

5、柳宗悦(日)著徐艺乙(中国)译《工艺之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第九次印刷

6、乔十光(中国)主编《漆艺》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3 第九次印刷

(0)

相关推荐

  • 震撼世界的美——中国古代漆器十三种装饰方法

    2019年5月27日,广州华艺拍卖在香港拍出了一件剔红三友庭园图方盘,成交价达到了2039万港币.这在当时可算是刷新了漆器拍卖成交的记录.想想其实也不意外,作为中国工艺品的重要一项,漆自新石器时代就被 ...

  • 犀皮漆,宛如行云流水,存世极少的国宝奇珍

    光滑的漆面,夺目的纹样,如同荡漾的水波被存封到了一件器物的表面.驻足观赏,眼前的画面分明是静止的,可奇妙的是,这炫彩斑斓的纹饰总让人觉得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在器物表面随光流动,美轮美奂.这样的人间奇观便 ...

  • 漆艺大师甘而可:用半生积淀,传承古老技艺

    甘而可: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致力于精品漆器的创作,成功恢复了濒临失传的犀皮漆制作工艺并赋予其崭新的面貌.不描.不刻.不画,却将变幻的纹理深藏于大漆之中,打 ...

  • 西皮漆工艺及传承与发展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周震 摘要: 西皮漆是一门"失而复得"的髹饰技艺.在<髹饰录>中对此记录甚少,本文的目的并非主要对西皮漆进行考古论证,而是对其工艺的缘起.制作.演变进 ...

  • 11位创造营学员拍时尚片,周震南成熟王晨艺休闲,何洛洛青春养眼

    要说眼下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从<创造101>到<青春有你>,总能掀起网络热议.而就在今年,大型男团选拔节目<创造营2019>也正式启动.由人气偶像迪丽热巴担当男团发起 ...

  • 【周震轩】火场中的逆行者

    火场中的逆行者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五班    周震轩 指导老师:陈小洪 他,是谁? 在训练场上,他不停地训练,只为在第一时间赶到到火场.在出警时,总能在一分钟内完成所有的事.在火场中,他可以不顾自己的 ...

  • 周震南上热搜!粉丝排队祝他毕业快乐,却有网友喊他爸爸赶快还钱

    这边创造营2021完美收官,INTO1成团.那边男团R1SE进入解散倒计时.R1SE举办了告别演唱会,R1SE还录了团综<我们,破晓之前>.R1SE中人气最高的队员当属周震南了,他还在&l ...

  • 周震南团综的开始就是倒数了,R1SE组合将解散,人生路远

    人生路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R1SE组合将解散,周震南说,团综的开始就是倒数了.乐了冷知识温馨提示:本文约950字,阅读需要一分钟左右. ~~~乐了冷知识~1~~~分割线~~~~ 限定团R1SE组 ...

  • 【周震轩】打针记

    打针记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五班     周震轩 指导老师:陈小洪 从小我就害怕打针.小时候每次打针都是全场的焦点--哭得惊天动地.满头大汗,就连护士阿姨看到我都害怕,都不愿意帮我打. 但是很不幸的事情 ...

  • 【周震轩】“刮”胡子

    "刮"胡子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五班     周震轩 指导老师:陈小洪 金色的童年是快乐的,回忆金色的童年是兴奋的.童年像一条小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欢乐. ...

  • 《创造营2019》总决赛在即,出道位除了周震南外还有谁稳了?

    有的时候,追一档综艺,特别是一档选秀类综艺时,总会莫名觉得时光飞快,想想好像<创造营2019>刚开播,转眼总决赛已然在即,这节目一开始时是101位选手(包括两枚踢馆成功的),而来到总决赛前 ...

  • 《创造营2019》周震南排第一是常规操作,带他逆袭才是重点!

    不知不觉,<创造营2019>已经来到第5期,经历了上一期的淘汰后,剩下的选手参加了一段水上运动会,小小"放松"之后,又迎来了这季比赛的第二次公演,因为第5期的节目是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