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翻面”,面团不“翻车”

会「翻面」,不「翻车」

关于如何制作一个完美面包,有很多关键词。搅拌、发酵、分割、滚圆、整形、一发二发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冷知识”通常都是做好一个面包的细节,每一步都不可忽视。正如前几天我们讲了温度对面包的影响,今天我们来讲相对于来说没被那么多人了解的一点——翻面
许多刚开始接触烘焙的小伙伴在看到这两个字时,会以为“翻面”就是简单的给面团翻个身,其实不然。简单的两个字里蕴含大大的神机,且听我一一道来。

01

面团为什么要翻面?

不是所有的面包都需要翻面,一般含水量较大的面团需要翻面,含水量在70%以上的面团最好翻,或者是采用浸泡方式产生面筋的面团。因为水分越大,含氧量多,会加快酵母作用的速度,产气量也会增加,PH值随之变低,削弱了面筋的强韧性,包裹气体的能力也会变弱。揉完面按照平时那样基础发酵后,马上整形就比较麻烦,面团瘫软易黏,不易操作。
那可以通过几次翻面达到以下作用:
●使新的空气进入面团,让酵母与氧气充分接触,促进发酵
●让面团内外的温度更加均匀,发酵均匀;
促进面筋的结合和扩展,增加面筋对于酵母产生的气体的保持力。
所以,很多欧式面包都是翻面的重点对象,因为大多数欧包都是大水量、无糖无油、酵母含量低的,相对来说面团的发酵速度比较慢、膨胀性都较差。翻面有强化面筋、辅助发酵的作用,从而使面团在后续膨胀的更好,体积更大。

02

翻面怎么做?

它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一翻就了事,而是一串连贯性的动作,通过拍打、挤压的动作,可以直接刺激到面团的面筋组织,增强面筋的韧度,翻面大致有几种做法,取决于发酵的容器或者个人手势习惯。下面会先讲解常用的2种
第一种是在发酵盒中用手把面团直接翻,适合含水量超级大的面团,粘软得基本不成型。手、发酵盒都需要撒入适量的水/油/干粉(视乎不同食谱而决定)来防粘,让动作更加流畅。还可以配合刮板来完成。
第二种是倒出面团再翻。先在面团、案板上先撒上一些干粉/水,把面团光滑面朝下倒出,整理形状后,稍微排气后(约排走1/3的气体即可,不要太多),从下往上把面团做折起手法,再左到右折做折起,形成紧致的光滑团,再放入发酵箱/冷藏继续醒发。
▲欧包创造营课程中,游老师的翻面动作讲解
折起的手法有不少,上面的3折2次、4折2次,翻面后的面团会比较紧实,也有对折2次,面团相对会没那么紧,手法变化都是基于面包本来的状态、你想做出什么口感的面包。

03

翻面要注意什么?

1、时机
一般来说是在发酵到40-60分钟的时候进行翻面。或者是面团用手戳洞,洞口稍回缩的时候。发酵时间一般不会具体到某分钟,都会是大致的一个时间段,翻面的时机可以结合时间和戳洞同时来判断。
2、手法
我们在翻面时动作需要轻柔,因为经过发酵后形成的网状面筋组织是比较脆弱的,如果翻面时力度太强会使面筋断裂,导致后期发酵膨胀力不足。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做好翻面这个动作,从此面团不再跟你“翻车”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实用的技巧,可以在留言区分享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