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过母亲做的布鞋和棉花鞋吗?
你穿过母亲做的布鞋和棉花鞋吗
刘述涛
昨天看李子柒的抖音,看见她用米粉做浆糊,把浆糊糊在纸上,布上,一层一层,然后晒干,剪成鞋底,一针一线。不由得眼前也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场景。母亲就坐在煤油灯下,偻着身子,借着微弱的灯光,一针一针的纳鞋底。
在那个年代,有一双母亲做灯心绒的布鞋穿在脚上,那是一件多么开心和直得炫耀的事情。就算是同样的布鞋,也是灯心绒的才最有面子。
我穿过多少双灯心绒的布鞋已经记不清楚了,能记清楚的就是每一回做布鞋之前,都得先得做鞋底。鞋底并不只是白布,还有许多碎布。白布在那个年代也很珍贵,都是从人家做白好事,拿回家的“孝布”。除了可以做鞋底外,还可以做衬布,做裤袋布,不能乱用。真正要做鞋底,除了补衣服节省下来的碎布头外,就是烂了不穿的衣服,可以扯成一片一片的。
到了夏天的某一天早上,母亲将蒸饭的米汤留下来。那时候家家都是用饭甑蒸饭,蒸饭之前,将大米放在水里慢慢煮,等到煮到用手指一掐,已经有八分熟了,再用竹捞将大米捞进饭甑。捞干净了大米的米汤又浓又稠,不但可以喂小孩子,喂猪,还可以做浆糊。
米汤做成的浆糊端到放好的门板面前,母亲从碎布里拿出一块碎布平铺在木板上,然后就像是做拼凑游戏一样,一块一块的选碎布头来拼,大的就拼小的,尖的就拼凹的。遂川人把这种事叫做“搭伴仔”,意思给布头寻找对的伙伴搭在一起。也有人说,人生就是“搭伴仔”搭好了,有长有短,有甜有苦,有酸有涩,有咸有淡。母亲可不管人生是不是搭伴仔,反正她要将一块一块的碎布拼凑成一整张的布。当碎布在门板上铺满了一层,她将米汤均匀的涂上去,涂好涂透之后,又会拿起碎布来来拼,直到反复拼了几层之后,才将门板抬到太阳底下去晒。
夏天的太阳很烈,晒过两天之后,门板上的布角就会翘起来。这时候,母亲会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看了又看,然后又试着揭了一下,如干净利落的可以揭下来,母亲就放心了,也就等于晒干晒透了。晒透了碎布成为了一块五颜六色的多彩的布,母亲就要剪鞋底了。她将将事先量好的脚样纸版放在布面上,拿起剪刀沿着脚样纸版剪。很快,这一年父亲的布鞋,哥哥的布鞋,我的布鞋就剪好了。
等到下大雨出不了工,或者是晚上吃完饭的时候,母亲就会拿出做针线活的笸箩,开始纳鞋底,纳鞋底的线是又粗又结实的白绳子。纳鞋底的针也是大号的针。母亲一锥子穿过“千层底”,然后再用针去引线过来,针穿过来了,还要用顶针顶,有时还会用上牙齿。这么一针一针的纳,小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等到大了,现在快老了,才真正懂得孟效笔下了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母亲的心。才真正明白,那一针一针纳出来的是一位母亲的艰辛与疼爱。
在那个年代的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个竹编的笸箩,每个女人在出嫁的时候,嫁妆中也都有这么一个笸箩。笸箩中装着顶针、剪刀、尖锥、线团、碎布等。
我一想到线团,就会想到线用完了,那绕线的木头芯做成的玩具。用一根皮筋从中间穿过去,一头是根火柴梗,一头可以是一根长一点的小木棒。要玩的时候,那根长一点的小木棒一直打转,然后一松手,木头芯就一直往前滚。那个年代的孩子没有玩具,都是自己动手想出来的玩具。
同样,一位手巧的女人,他也要自己动手纳鞋垫送给自己相亲时认可的对象。
那个年代,每个女人都会有一手绣鞋垫,做布鞋的活。她们在相亲的时候如果看上了对方,就会送上一双自己绣的鞋垫。鞋垫上的针线密度,花色,都代表了一位女人对于爱情对于家庭的想法。男人也是从鞋垫之中,看出一位女人是心细还是心大,是浪漫还是现实,是温柔还是粗犷。
当男人和女人定完亲后,女人就会要男人的鞋样,给男人做布鞋,让男人穿着自己做鞋,出外闯世界。男人穿着女人一针一针纳出的“千层底”去闯荡世界,才更有雄心,因为每晚在脱鞋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自己的女人,想起自己在结婚之前说过,要给女人一个舒心的好日子。
当女人成为了一位母亲之后,每一位孩子的脚上从虎头鞋,到灯心绒的布鞋,棉花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这样的布鞋棉花鞋穿在孩子的脚上,暖在孩子的心里,现在回忆起来,那仍是这一辈子穿得最舒服的一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