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府巡按”与“九门提督”谁更厉害?

“八府巡按”与“九门提督”谁更厉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清宫戏差不多占据了荧屏的半壁江山。许多本来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通过这些“历史剧”也对历史有了亲近感。

就是在那些影视剧中,“八府巡按”与“九门提督”会常常在关键时刻出来露个脸,让人一下子觉得这两个职务不是一般的高大上,单从名字上听,感觉肯定是不小的官。那么这两个官具体是多大的官,谁的权利更大呢?

我们先来说说“八府巡按”。在清官戏中,有一个角色是最受观众追捧的,那就是手持尚方宝剑微服私访的“八府巡按”。因为,当地方官为非作歹、欺压良善,民间正义得不到伸张时,只要“八府巡按”大人一出场,就贪官得惩、恶人当诛,还当地百姓一片纯净的天空。再如,《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张国立扮演的康熙一到危及时刻,八府巡按于世龙就赶来救驾了,威风的不得了。

那么,历史上真有这样英明神武的“八府巡按”吗?认真说起来,八府巡按并不是历史上正式使用的官衔,因为明清根本就没有八府巡按这个官职,只有巡按这个职务,“八府巡按”多是在戏文里出现。

巡按起源于明朝,正式的称呼是“某某地巡按御史”,是朝廷派往地方巡视的钦差大臣,只是一个临时差事,不是真正的官职,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不过并没有到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可以随意斩杀地方官员的地步。巡按只有调查权而没有处置权。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巡按只能上报朝廷,再由朝廷决定处理意见。

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封建专制时代并没有“八府巡抚”这个官名。而“八府巡抚”实际上可能是个御史,而且是最低级别的御史,正式的叫法可以称“侍御史”。

秦时就设置有侍御史,两汉时延用秦制,只是,那时的侍御史是朝廷里官员,不带下乡视事的。到了唐中宗时,才从御史台和内外五品以上官员中遴选二十人担任巡按使,临时由朝廷委派,负责巡视各省,考核官员。这是“八府巡抚”最早的原型。

在唐代,御史却只有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宋代的御史也是八品官,明代则为正七品,清代略高,约为从五品。

人们之所以在戏剧中赋予“八府巡按”以巨大的权力与威名,应该是受了“巡抚”一职的误导。中国的戏剧与小说是诞生于元明期间的,而巡抚一职最初就是设于明代。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而以“八府巡按”为代表的巡视和御史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只是后来随着明清市民文化兴起,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大量引用时,将“巡抚”误用,才生造出了这么一个官职。

再说说“九门提督”。“九门提督”是清朝时才设置的一种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主要负责京师守备和治安。九门提督统合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后于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

九门提督绝对是清朝的要官要职。因为涉及皇帝的安危,可以不夸张的说,皇帝把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九门提督身上。九门提督统领有三万人左右,且部队都是最精干的勇士,担任该职的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康熙能够降服鳌拜,九门提督功不可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