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红色遗址潘家院
潘家院是綦江永新人潘绰容(1919-1951)家的祖宅,也是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革命社团“健行社”的遗址,地处重庆市綦江区永新场明清老街中心,四周被街道房屋环绕,是一幢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的四合院,庭院清幽,别具风韵。
1936年夏天,潘绰容考入重庆复旦中学读高中后,与同班同学伍先明(又名伍时胥)十分投合,成为至交好友。伍先明比潘绰容年长几岁,其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1939年3月复旦中学成立中共地下党支部,伍先明任组织委员。他向潘绰容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把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给潘绰容阅读,经常同潘绰容一起审视中国社会,探讨中国的前途命运;潘绰容深受他的影响,思想日趋进步。
1939年夏天,潘绰容在复旦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史地学系,伍先明留在重庆上大学并负责中共在重庆的“学运”(学生运动)工作。虽分处两地,但他们随时通信,交流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探讨中国的命运和出路。
1943年3月四川大学从峨眉迁回成都后,潘绰容联络在蓉的一些綦江籍进步学子,创办了《綦蓉》杂志,在成都和綦江两地发行。潘绰容在《綦蓉》杂志上撰文抨击时弊,揭露綦江的社会问题,鼓吹社会变革,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深受中共地下党的赞赏。
1944年7月,潘绰容从国立四川大学毕业,受聘到綦江中学任历史课教员。他在教学中竭力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变革的思想,有的学生就是在他的引导下投身革命的。
1945年春天,原中共东溪小学特别支部书记曹曙中、副书记张天午、委员杨尘、张仿陶从东溪转移到永新乐嘉坪,又组建了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因当时乐嘉坪属中峰乡管辖,他们在这儿所组建的特支就称为“中共中峰乡特别支部”。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渴望战后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因此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国民党独裁专政的呼声日益激烈。国民政府慑于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被迫实行“民选”乡、保政权。
中共中峰特支决定以民间结社的形式,成立一个公开的组织“健行社”参与竞选,争取控制中峰乡的乡、保政权,使之“枪换肩”。决定该组织以特支所属的共产党员为主体,并有选择地吸收个别可以合作的知识青年参加。经挑选,特支看中了潘绰容(潘绰容的出生地乐嘉坪大屋基当时属于中峰乡第十保管辖。)当中共中峰乡特支找潘绰容商谈共同组建“健行社”时,他立即响应,并将自己在永新场的住房潘家院提供为“健行社”的活动场所。
1945年5月,中共中峰特支的十多位地下党员聚集永新场潘家院,出席“健行社”建社筹备会。他们制订了建社章程,酝酿了准备提名的中峰乡各保保长、副保长、保民代表的候选人名单。7月,在国民政府基层政权“民选”前夕,中共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革命社团“健行社”便在潘家院正式成立了。潘绰容任社长,共产党员曹曙中、张天午等任理事,共产党员曹德仁、杨仲儒等任监事。共产党员曹成相、代文选、曹成义、曹成模等20多人出席了成立会。
潘绰容作为“健行社”的社长,为了更好地投身“健行社”的革命活动,他辞去了綦江中学的教职回到潘家院。为了安置掩护“健行社”的中共地下党员,他从父亲潘之伟手中接过永新场私立崇德小学校长的职务。
每逢中共地下党员来潘家院聚会议事时,潘绰容都安排妻子池嘉芹精心张罗接待,并由池嘉芹亲自为他们守门放哨。这些中共地下党员都十分信任池嘉芹、敬重池嘉芹。
在中共特支的领导下,“健行社”经过三个多月的积极活动,使中共特支提出的候选人基本上都当选了。共产党员张天午在八保、曹德仁在九保、代成智在十一保当选为保民代表(即乡民代表会的代表),周北加在六保,张海平、周志良在八保,周迪容在九保,曹成义在十保,代绍清在十一保,分别当选为保长或副保长。
1947年秋,国民党政府举行第二次乡、保基层政权选举,“健行社”又在中共特支的领导下,总结上次经验,更积极地从事竞选活动,使中峰乡的11个保政权就有9个保的保长、副保长为中共地下党员所担任,另外一个保的副保长也是中共地下党员。也就是说,11个保中,有9个半保为中共地下党所控制。与此同时,“健行社”还推荐潘绰容竞选县参议员、共产党员张天午竞选中峰乡副乡长,也都获胜。于是,中共中峰乡特支决定:凡是保政权已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所控制的,就逐步调换保丁(保武装人员),把中共地下党员和可靠分子按插进去,抓住枪杆子,把国民党的枪变成共产党的枪,以便接应解放军攻取綦江。中共党组织还授意“健行社”成员打入国民党和民社党,以“国民党员”和“民社党员”的身份掩护其地下革命斗争。于是,张天午、曹曙中等中共地下党员参加了国民党,取得了“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潘绰容和中共地下党员曹德仁、代文选、曹成相等加入了民社党,取得了“民社党员”的公开身份。
潘绰容在复旦中学念高中时的同班好友中共地下党员伍先明在重庆暴露,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逃到永新场潘家院。潘绰容将其安置在崇德小学任教员,以此作掩护;住食则在潘家院家中。潘绰容嘱咐妻子池嘉芹精心安排伍先明的食宿,并注意保护他的安全。
为了掩护中共地下党的斗争,潘绰容除了从父亲潘之伟手中接过永新私立崇德小学校长的职位,还在綦江县城的中山路开设了“大中永商号”(任董事长),在重庆马王场创办了私立崇德中学(任校长),以便中共地下党员代成宽、曹雨时等以永新崇德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在永新开展活动,以便中共地下党员张天午、曹成义、曹成模、代文榜等以“大中永商号”股东的身份作掩护,在县城开展活动(“大、中、永”暗指大垭、中峰、永新中共地下党在县城的据点)。设于重庆马王场的崇德中学,安置掩护的主要是伍先明等在重庆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后来曹雨时等中共地下党员及进步人士被捕,中共地下党组织也是通过“健行社”由潘绰容出面进行担保、营救,使这些同志全部出狱,幸免于难。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綦江的统治被推翻,綦江宣告解放。“健行社”成员在中共綦江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个方面的接管工作,并立即组织所控制的各保武装到县城维护治安,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但因“健行社”成员曾加入“国民党”、“民社党”,曾竞选“县参议员”、“乡长”、“保长”(这本是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是当时地下革命斗争的需要),在以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大多受到冲击,蒙受了冤屈。幸好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随后进行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健行社”成员的冤屈得以澄清。因被认定为“国民党”“伪乡长”而被判15年徒刑的张天午不但恢复了中共党籍,还被任命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其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迫害、被错误处理的“健行社”成员也都得到了平反昭雪。
2013年,政协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编撰了一套“綦江街镇历史文化丛书”,共20本,其中写永新镇的那一本名为《生态永新》(湖南地图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行)。《生态永新》的“第二篇·红色足迹”中“潘家院与健行社”一节,详细介绍了潘绰容和健行社的革命事迹,并刊登了潘绰容的遗照。(见该书58页至60页)潘绰容的故居潘家院(革命社团健行社遗址)被确定为永新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从此,“健行社”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永新人!在中共之际,潘家院“腱行社”遗址成了人们争相前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热点。
潘绰容大学毕业照
綦江民间社团——“綦走团”的成员参观潘家院后在潘家院外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