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皮果诊断(病害篇)
01
灰霉病
侵染时期:花期至幼果期
斑痕特点:初期为黑褐色凹陷小斑,随着幼果生长,病斑处逐渐外突成灰白色脊状,当病果继续膨大,病斑逐渐被拉平,有微裂痕。
预防措施:初花期、幼果期及时用药防控,药剂可选择氟唑菌胺、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等;盛花期摇花,防止病花黏贴幼果。
02
疮痂病
侵染时期:谢花后至幼果期
斑痕特点:田间存在两种表型,疣状型疮痂病病果(上),病斑大且外突处木质化;庎藓型疮痂病病果(下),病斑小而密,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预防措施:春芽萌动、谢花后、幼果期及时用药防控,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病叶疏除,新梢自剪后叶喷磷钾源库促梢,降低感病几率,减少上果。
03
溃疡病
侵染时期:幼果横径在1cm时开始发病,横径3cm时达到发病高峰,果实接近老熟后基本停发
斑痕特点:近圆形外突木质化病斑,中部裂开呈火山口状,部分品种病斑周围伴有黄晕。
预防措施:每批梢时、幼果期(谢花后20天、35天尤为关键)、风雨前后注意用药保护,预防类药剂以无机铜制剂为主,治疗型一般选有机铜、抗生素类药剂;注意减少树体、果面伤口,统一放梢,壮梢护梢。
04
砂皮病
侵染时期:谢花后至膨果期
斑痕特点:起初是黑色硬质小点,在病菌浓度过高时,能形成块状斑(今年这样的情况很多)。
预防措施:萌芽期、谢花2/3、幼果期、壮果期、秋梢期、风雨前后用药,如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注重树势稳固,降低越冬病原基数。
05
炭疽病
侵染时期:整个生长期基本都能发生侵染
斑痕特点:幼果期严重者腐坏脱落,症状较轻者生黑色水浸状小斑或仅感病不显症,后期在适宜条件下,病斑显现相连成大斑,呈黑色坏死状。
预防措施:春芽萌动、现蕾时重点防控,往后的各梢期,异常天气来临时均要用药保护,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戊唑·多菌灵、咪鲜胺、吡唑·咪鲜胺、苯醚.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
06
褐斑病
侵染时期:春梢老熟后至果实膨大期
斑痕特点:初期呈细小黑褐色凹陷斑点,随着病果膨大,病斑开始发展成为灰白色木栓化微隆起的痘疮状病斑,但不深入。
预防措施:春梢萌芽、谢花后及秋梢膨果期重点防控,可用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啶酰菌胺、异菌脲等药剂。
07
黑斑病
侵染时期:幼果期(膨果期显症)
斑痕特点:黑斑型病果(上)病斑内陷,灰色至红棕色,较集中;黑星型病果(下)病斑较小,边缘暗红色。
预防措施:谢花后、雨后、膨果期及时用药防控,药剂如代森锰锌、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
08
白粉病
侵染时期:幼果期
斑痕特点:果面附上大量白色粉状物,病粉集中处果皮坏死,油胞下陷。
预防措施:幼果期重点防,可选择苯甲·醚菌酯、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乙嘧酚磺酸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09
脂点黄斑病
侵染时期:5~6月间大量上果
斑痕特点:初期有黄白色的花斑,有些呈疱疹状的凸起,向阳面病症明显,但一般不会深入发展,仅危害果皮。
预防措施:每批新梢展叶后选择内吸性较强或成膜性较好的药剂进行预防,如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保护加治疗。
10
白癞病
侵染时期:5~9月
斑痕特点:果面生癣癞,可以挂去或揭掉,不深入果皮。
预防措施:加强园区管理,减少果面伤口,在防治其他病害时顺带控制病原基数,药剂可选择嘧菌酯、咪鲜胺、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
来源:三农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