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养生第一招——开胃法(家传方专开胃口)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沈氏女科养生第一招——开胃法

作者/沈宁

  “胃气为本”是取效之道

  “胃气为本”出自《素问·平人气象论》。《灵枢·五味》也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从生理上讲,胃气代表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标志。在病理上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保护胃气是防病、治病的首要。

养生、治病首先要注意“胃气”,也就是把开胃纳谷放在首位。胃口不好,也就是中医的“纳呆”证,可造成2个后患:一是影响消化吸收,降低抗病能力;二是再对证的汤药,由于纳呆影响吸收也会降低药效。因此在投药前必须问一问患者的胃口。

如见纳呆,则要分清两类证情来投药,使患者能够开胃纳谷:

一是苔腻纳呆,属于湿阻中焦,宜芳香开胃,投温胆汤、保和丸化裁。以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莱菔子、焦三仙、木香、蒲公英、连翘、生牡蛎为主。

二是苔薄纳呆,属脾不健运,宜健脾开胃,投香砂六君子汤、养胃汤化裁。以党参、炒白术、云苓、陈皮、木香、砂仁、乌梅、芦根、生杜仲、生白芍、车前草、生山楂为主。

  经芳香开胃或健脾开胃施治后,患者食纳振奋,消化吸收功能恢复。然后再根据病证投以辨证论治方药,其疗效必定大增。故治病要注意“胃气为本”,不可一味辨证论治而疏忽胃气之重要性。

  曾经治疗一位气虚血瘀的脑血栓患者,姓李,68岁,发病1个半月,CT提示右侧脑室血栓,左侧半身不遂,神疲气短,患肢麻木无力,纳呆便干,苔薄白腻,脉象细滑。治以益气活血,投补阳还五汤,服大活络丹共14剂,肢体不遂未见起色,再诊舌苔见黄腻,考虑苔黄、大便干、脉滑为痰浊热化的表现,于是改投温胆汤和保和丸合剂,专治苔腻纳呆。7剂后苔退纳振,再投原方补阳还五汤,1个月后下肢可以步履,麻木大减,上肢活动仍差,但肌力增加一级。续服2个月并配合针灸,左侧半身不遂明显改善,生活可以自理。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保护和振奋“胃气”的重要性。

在这儿介绍一张家传末药方“健脾开胃散”:焦山楂、谷芽、麦芽、神曲各10g,等量研粉,每次冲服3g,每日1~2次。本方可以帮助消化,专开胃口,也能祛痰,老少皆宜,男女都能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