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与王有何区别,甲骨文揭开秘密,原来两者大不相同

古人云“时移世易”,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字含义也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帝王二字就是如此。

所谓帝王,是历史学家对封建君主的泛称,帝即指皇帝、王即指君王,在如今人们印象中两者意思相差不大,都是代表最高统治者,但鲜为人知的是,“帝”与“王”意思其实大不相同,甲骨文揭开谜底,同时由此亦解释了为何周朝称王不称帝的原因。

01:甲骨文中的“王”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古人也懂得这一道理,无论考古发现还是文献记载,都证实上古先民通常以斧钺代表权力,谁掌握了斧钺,谁掌握了征伐与杀戮,谁便掌握至高无的的权力,可以称王称霸,于是造字时也模仿了这一形象作为权力的象征。

甲骨文中的王字,就是一把大斧的斧头部分的轮廓图形(见下图)。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国及吴越地区的“王”字上面还增加了鸟形,以表示美观,但并未实际意义。战国之后,王字逐渐线条化,到隶书、楷书阶段时已经看不出大斧的形迹了。

先秦文字中,“王”与“玉”字形非常相似,区别在于“王”字中间一横靠近最上面一横(见下图),保留了斧柄的残余形象,“玉”字中间一横位于上下两横正中间(没有右边的一点),本义是用一根东西贯穿三块玉的形状。秦汉时期,隶书、楷书的出现,“王”与“玉”容易让人混淆,于是就在“玉”的右旁加了一点以示区别。

通过王字的字形可知,“王”代表的是世俗权力,谁掌握斧钺谁掌握权力,更进一步地说就是现任的实际统治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僭越称王,导致“王”的含金量下降,于是封建王朝的“王”就成了次于皇帝的存在。

02:甲骨文中的“帝”

甲骨文中的帝字字形(见下图),有两种主流分析:一是认为像架木或束木焚烧以祭天,是“禘”的初始文字,由祭天而引申为天帝之帝;一是认为犹如花蒂,是“蒂”的初始文字,是古人对于生命诞生的一种崇高信仰,也可说是古人的一种生殖崇拜。

正常来说,“帝”的本义应该与先民的祭祀崇拜有关,因为甲骨文卜辞中所祭祀的“帝”,既指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的天帝,又指历代祖宗神灵。甲骨文卜辞中的“帝”,成了商朝祖先与天帝的结合体,就是商朝将自然属性的天帝与祖宗神灵捆绑在了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捆绑有着远大的政治野心,是想要商朝统治万世万代,反对商朝就是反对混合体的“帝”。

学者研究甲骨文卜辞发现,殷代最高统治者称“王”或“我”,死后成了先王称“帝”,就是说“生前为王,死后为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指出:“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这个解释一半对一半错,对的地方在于,作为王的称号,这是本义的引申了,“王”才能称帝;错的地方在于,帝不是王,而是死去的王升级为帝。

03:周朝称王不称帝

通过帝与王的本义分析可知,王是现世的统治者,帝是过去的统治者,因此周朝现世的统治者自然不可能称帝,而只会称王。但问题在于:一,周朝死去的统治者为何不称帝呢?二,周朝统治者为何又自称“天子”?

商朝的“帝”,不仅是天帝,还有祖宗神灵,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合而为一,反商就是反对天帝,因此准确地说是武王伐纣、而非武王反商,针对的是乱政失德的纣王。鉴于商朝帝者的特殊性,周朝自然无法称帝,也根本无法使用,一旦称帝的话,不仅政权合法性上存在问题,因为承认“帝”的地位,那么推翻纣王之后就该归政于殷商王族后裔,而且周朝祭祀的周帝又会与代表商朝祖先神灵的帝者混淆。

所以,周代以后战国以前,“帝”字含义出现变化,不再是祖先神灵与天帝的结合体,而是逐渐专指道德修养和功德很大的人,秦以后成为“皇帝”简称。周代之后,宣称祖先后稷是帝喾元妃姜原的儿子,而商朝祖先殷契是帝喾次妃简狄的儿子,也就是说商朝只是帝喾小妾后代,周朝才是正统。说到底,“帝”在周朝时含义的变化,非常耐人寻味,无非是在削弱商朝的影响力。

在“君权天授”的商周时代,周人如何确保政权合法性、“得国之正”呢?由于周朝统治者无法否定“帝”,但也无法使用“帝”,于是周朝统治者就创造了一个“天子”的概念,就是上天之子在人间代天牧民的意思,至于天子之位是有德者居之,并非殷商一家一姓之天下。因此,周朝现世统治者正式称号为“周天子”,日常称之为“周王”,死后的周天子回归王者本色。

综上可见,帝与王的区别非常明显,帝是王者死后为帝,王是现世的统治者,两者初始含义大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帝与王含义出现了重大改变,帝成了现世的最高统治者,王成了封建王朝次于皇帝的存在(人臣最高封王),相比最初含义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笔者认为,透过帝与王字区别分析,更让人感慨的是汉字携带了丰富的历史与文明的基因,几乎只要读懂每一个时代帝与王的字形,也就大概能了解古人对帝与王的认识,足见汉字的神奇,而与汉字相比,西方字母文字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