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为啥外媒却要为中国的排名打架?

北京时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顶, 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

这是中国探索太空之路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毫无疑问将载入史册

消息一出,国内各大媒体自然是争相官宣,网友们普天同庆,高喊“厉害了我的国”。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负责人Thomas Zurbuchen也在推特上向中方表示祝贺,而后NASA官方还转发了这条推文。

参考译文 祝贺中国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团队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祝融’成功登陆火星!与全球科学界一起,我期待着本次火星任务将为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托马斯·楚比兴- Grouphorse Translations -

然而这一次火星车登陆,不仅仅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么简单。

国外媒体的反应,可以说是集体炸了锅

祝融号登陆当天,BBC、ABC、CNN、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等一众外媒,像约好了似的集体发布了一连串的“Breaking News”突发消息,报道中国火星车登陆成功一事。

多家媒体在报道中用到了“major milestone”“crucial landmark”等字眼,强调这次火星车登陆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标题中,更是直接称之为“太空计划的高光时刻”

Crowning Moment Crowning,意思是戴上王冠,即所谓的“加冕” Crowning Moment,就是指给人戴上王冠、确立王者身份的加冕时刻。由此引申可得知,用在此处,Crowning Moment意为达到巅峰状态“高光时刻”然而这条报道表述中,却藏了一个“引战”信息。文中提到,“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 第三个 登陆红色星球的国家 ”。

这一点为什么会有争议?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登陆火星,仅有约20%的成功率

世界各国都曾尝试在火星表面登陆,然而在过去四十多年间,能成功做到这件事的,只有美国太空署(NASA)

《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所提到的苏联,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曾两次发射火星探测器。然而不幸的是,第一次直接撞毁,第二次的“火星三号”登陆器在成功着陆后,仅发回一张图,就销声匿迹了。

于是,有部分数据统计方法便认定,苏联“火星三号”的这次登陆,算不上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像BBC、ABC这些媒体,是直接否定了苏联登陆的成果,并称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全世界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

这样看来,外媒对这个消息的屠屏式的报道,以及对中国排名第二还是第三所产生的争议,也不难理解了。

因为在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之前,这个宇宙游戏关卡,除了美国,全世界再也没有第二个玩家打通过。

The Red Planet 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NASA科学任务负责人所发的推特,文中都有多次提到“火星”一次的现象。为了避免重复,他们都用到了另一个表达——The Red Planet,红色行星火星表面的红色特征鲜明,早在2000年也有关于火星探险的电影以此取名,因而在谈及宇宙时,The Red Planet, 就是专指火星的地道表达- Grouphorse Translations -

每一次的太空探索,毫无疑问都是极大的挑战。

然而相比起事先就有大量铺天盖地的信息,且几乎能够实现全程直播的嫦娥探月工程,官方对于此次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的火星探险,就显得低调了许多。

为什么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一件事,却显得有些“内冷外热”?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太难了,在真正实现之前,谁都对这次成功没把握。

美国行星学会资深编辑、行星地质学家Emily Lakdawalla在彭博社的报道中这样说道:

“火星是太阳系里最难登陆的地方,而中国首次尝试就获得成功,就意味着'他们是最有能力的太空机构之一''。

无论是排行第二还是第三,“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功登陆,都足以传递一个关键信息:

中国的地外登陆技术, 毫无疑问, 已经是世界顶流了。

🌍

我们都期待在未来

能够看到更多

人类遨游宇宙的梦想成真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