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精兵”到底精在哪?专家:有一项标准放到现代美军也难达到

古代“精兵”到底精在哪?专家:有一项标准放到现代美军也难达到

我们经常会从书本和电视剧同看到一句这样的话,我有精兵数万当,荡平天下指日可待!而在书中形容我方势力十分强大时,也常用精兵一词来形容,那么精兵到底是什么意思?古代的精兵到底经在哪里?

精兵的字眼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之前,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多数是以车战的形式进行的,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参加战斗的。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上奉行的王公贵族代表着一切,参加战争的人员也多是贵族的私人部队。不过这一现象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发生了改变,王公贵族的实力不足以支持他进行所有的战争,因此出现了全民参战的局面,但是一味的依靠士兵的人数同样不现实。

我们以战国时期的魏武卒举例,魏武卒就是战国时魏国的精锐部队,由吴起一手训练而成,人数不多,巅峰时也才5万人。据史书记载,魏武卒选拔标准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也就是说要背着七八十斤的装备,半日内跑40多公里。冷兵器时代,不是说跑到地方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还需要有剩余体力能够操持刀剑投入战斗。

所以说想要进入精兵部队的人,都必须负重40公斤跑50公里,听说美国选拔特种兵的时候也有类型的标准,但是能通过这项要求的却寥寥无几,通过率好像不到百分之8.可见当时古代的精兵是多么的厉害,而这样的精兵部队在巅峰的时期人数也才不到3万人,而且精兵不仅身体素质好,还要作战能力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