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不要换个环境学习?
距离 2021 年高考只剩 70 天。
学姐,一模没考好很焦虑怎么办啊?
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就是我们班级的氛围很差
大家下课就是聚在一起玩,但是我想背单词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没办法高效背单词
我现在怎么办啊?
你希望从我这里获得什么帮助呢?
emmmmm,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学姐,我要不要回家自学呢?
不建议
其实你什么问题都没有......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上面对话出现的频率极高,越来越多的人来问这样的问题,“学姐,我很焦虑怎么办?”“学姐,一模没考好怎么办?”“学姐,我现在怎么办啊?”
当深入了解过后,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焦虑的来源是自己所在班级的环境,绝大多数人将自己现阶段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够好,同学们没有足够的上进心。
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关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心态上的逐渐变化是焦虑出现的开始”
心理学上有个“毛毛虫效应”,说的是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从来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于是就会觉得自己明明去年很努力,为什么依然没有长进。他们就好像在“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数时间方向不明,有一天倾其所有才会发现自己做的是无用功。
他们的满足感大多数时间来源于自我感动,毕竟自己可是牺牲了一年时间在复读的学校努力呢,虽然从来没有认真改过一道错题,但是自己可是用错误的思想做过成百上千道数学题目的人。
他们觉得自己过去的时间全都花费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当拿不到满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开始焦虑了。然后就开始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外界环境的问题,但实际上,他的同学们并不是最近格外地吵闹,而是一直吵闹,只不过他自己的心思散了。
他们一直抱着错误的学习观念对待学习,被全世界铺天盖地的鸡汤洗了脑,认为只要投入的时间足够多,就能拿到足够好的成绩。
但从一开始,他们就放错了重点,高考绝对不是一个靠比拼学习时间长短来决定能否取胜的事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复读八年还没考上清华北大的该怎么解释。
他们这种心态就好像爱情里的癞皮狗(个人认为这个词没有必要,并无恶意)舔到最后一无所有。为什么呢?因为癞皮狗做的事情不是女神喜欢的事情。高考要考察的精神,不是你所具备的精神。
高考需要的是能在有效的时间里利用手上有限的资源高效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味拉长战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为之前的沉没成本而焦虑的人。
关于氛围对自己的影响
“其实这一年你班级的学习氛围从未变过”
有人说,我们班级的同学太吵闹了,一下课就玩,声音特别特别大,根本就没办法在下课时间学习。还有人说,我后桌特别讨厌,他老大声说话,搞得我心烦意乱。
但其实,你周遭的学习氛围,从开始复读一直到现在都是没有改变的。你们班调皮的同学依然调皮,努力的同学依然努力,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造就了你这种心理呢?
当学习氛围和环境没有较大改变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的心态逐渐发生改变。其实变了的是你自己。
是你在一次又一次成绩的落差中,感到失望,沮丧,难过。但你从未有过一次对自己问题的正确认识,于是你才会愚蠢地采用加长学习时间这样的方法去挽救你的成绩。
但当你开始疯狂地投入时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学习效率只会变低,并不会因此变得更有效。就好像小A能保持高生产力的学习,他花费一个小时学习,吸收的知识量是一个小时。而你花费7个小时学习,吸收的知识量还是一个小时。
于是你越来越着急了,你没有向内去审视自己是不是哪里有了问题,而是向外给自己找理由。就是那些运气好(不好好学习还比自己考得好)的人影响我,让我没办法好好学习。
人的确是环境影响下的产物,这是从人类进化学的角度阐述的,在远古时代,人就是群居动物,会受到部落中其他人的影响,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在最后这个阶段,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不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是杞人忧天又或者悲天悯人,你就落入了情绪的圈套,没有人能救你。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你自己。
自我认知错误是烦恼的来源
“以你现在的状况并不是换了学习环境就能好的”
你觉得你没有任何问题,这一切都是环境的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出了大问题。如果你还是想着回家,那希望你能认真阅读前面的一篇名为《听说回家自学的都考上985了!》的推送,然后再做决定。
这里的自我认知错误还指的是,你觉得你自己不行了,你的能力就到这里了。有很多人在后台问,“学姐,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进步怎么办?”“学姐,我考的越来越差了怎么办?”
这里统一回复,你比你自己所想象的还要强大。高考的那一次成绩会是你最好的成绩。为什么?因为现阶段做的题目会是难度最大的题目,学校会搜索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甚至让人无语的题目来给你们做,达到内心平静的目的。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会越来越焦虑。因为手上的模拟题他们做得不好,于是他们就用一份本身就比较极端的模拟题来评价自己,我就是不行,我就是无能,我就是不擅长。
这也是一类错误的自我认知。只要那场考试不是高考,就没有人(包括你自己)可以下一个结论,你不行。你要给予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旦你长期用否定的态度看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你会真的发现自己真的没那么厉害了。
这是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效应,当你一次又一次重复面临问题的无力感的时候,慢慢地你会真的丧失原本的斗志并且失去原有的能力。
如果你不跳脱出这种心态,回家自学的你,也只会没有效率,只会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胡思乱想,去想象你的假想敌,去幻想你学校的同学在高效学习的样子。
其实一旦陷入这种心态的你,什么环境在你眼里都只会是一种糟糕的环境。
一意孤行的后果需要你自己承担
“如果你非要回家没有人会阻拦你”
即使上面已经说了那么多,但是一定还有人坚定地想要回家自学,并且坚信着自己回家把自己所谓的基础漏洞修补好以后就能回到学校尽快地跟上学校的进度,但其实这种想法里包含了太多的理想主义。
当你回家自学以后意味着你会失去学校老师对你具体问题的答疑解惑,会失去学校教务组对学习进度的把控,会失去学校为你筛选出来的精品试卷。
以及你会失去你最看重的“氛围”。
当你回家自学以后,你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时间安排会和学校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如果你想一段时间以后再次回到学校只会难上加难。
在家里舒适的环境和父母的关心会让你受不了高压的复读学校和具体到分钟的学校安排。其次,等你再次回到学校,你又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而高四,时间就是一切。
当内心本就脆弱的你面对着回家自学以后依旧提升不大的成绩,你只会感到更加焦虑和窒息,而那个时候,你没几天就要去高考了。
复读的时候班上也有一个女孩子在最后两个月受不了学校的魔鬼训练决定回家自学,在高考前的最后半个月回来了。
回来以后她的成绩倒是提升的很明显,因为那几次的测试都是特别特别基础的,但是到最后的时候,题目难度接近高考,由于缺乏前期在学校的专项训练,她的成绩掉的很快。
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相较于第一年的提升并不大,依然只是擦边二本线,很遗憾。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式
“情绪管理是迈向大学的必修课”
当你深陷这样的恶性情绪无法自控的时候,停下你手中一切事情,拿一张白纸,把你心里所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写下来。
这样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把你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垃圾排泄出来,并且使你可以用更冷静的头脑去处理你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写完以后觉得内心宁静了很多,那是最好的;如果你写完之后,反而觉得自己更不开心了又或是进入了新一轮的胡思乱想,那就需要借助一些外界手段了。
你可以去寻求你老师的帮助,又或去跟你们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聊一聊,或许是你曾经的某个好朋友,又或者是你亲戚家的学长学姐。
很多时候,你不是真的害怕什么,你只是需要一个人给予你足够的认同和理解,而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是最抹杀一个人自我的一段时间。
因为长时间的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导致自己陷入了偏执的误区,既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又耽误自己的情绪状态。
如果上面那些方法都无法拯救你偏执的情绪,那就去跟老师说,你想休息一段时间,你可以回家稍微休养两天。
但你要记住,调整情绪跟偷懒绝对不是同一件事情,调整情绪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而偷懒则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为自己的懒惰买单。
如果所有的方法对你都没用,那你就只能采用最后一种方法,最残酷也最有效,就是忍着你情绪的痛苦继续按部就班地学习,有很多像你们一样的人,他们也是这样熬过来的,他们可以,你们也可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收到了太多人发来的私信,询问着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根本说不清楚自己的具体困惑和情况,他们只是机械地问着,“学姐,我好焦虑怎么办?”。
相较于到底要怎么去解决问题,实际上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那一句肯定,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真正想做出什么改变,于是就有了这篇推文。
我希望写出来大家引以为戒,都不要做那种被绳子牵住的虫子,围着旗杆转来转去,却忘记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地。
这里是“复读的逆袭”,我们欢迎每一个有梦想的你!
我是八月学姐,我们下次见!
“你的点赞和在看,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