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男人的“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都是干啥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一生三次被诺贝尔奖提名的大文豪林语堂,曾有“男人三大享受”之语:即“娶日本妻、雇中国厨、住美国房”。这三大标准,似乎代表了他那个时代成功人士的某种追求。但是殊不知,早在千多年前的唐朝,成功人士(权贵豪绅)们也同样有“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后两种都很好理解。新罗婢:是指来自新罗(现在的朝鲜、韩国)的婢女,她们接受过专业培训,能说会道,聪明伶俐,乖巧能干,可与现在技术较高的保姆相媲美,赢得了李唐贵族的喜爱。菩萨蛮:菩萨,在唐代是对美女的代称,蛮,是对南方国家人士的蔑称。菩萨蛮,来自当时的女蛮国(现在缅、挝一带),该国盛产能歌善舞的美女,李唐权贵豪绅们对她们的才艺非常喜爱。而昆仑奴,就比较神秘了,很多人对她们不太了解。字面上看,似乎是来自昆仑山的奴隶,但是既然是出身低微的奴隶,为何能让李唐权贵豪绅们爱不释手?她们有啥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昆仑奴确实是一种奴隶,但并不是来自昆仑山,而是外域人士。《万书萃锦》也有记载:“西南夷有昆仑层期国。 距应天府马行三年,在西南海岛。其国有野人身如黑漆,国中人布食诱捉,卖与番商为奴”。此外《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史书也都对昆仑奴都有过记载和描述:“卷发黑身”、“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人物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卷发黑身,性气捷劲”、“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昆仑奴有一个统一的特点,肤色较黑。当时大唐全是黄种人,黑种人必然是外来者。
林邑就是现在越南南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带,昆仑奴也多指当地的原住民!他们本质也是黄种人,只是当地受日光照射时间长,皮肤较中原人更黑。当然还有小部分本来就是黑人,史传是随阿拉伯商人东渡来华的。全盛时期的唐朝,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开放繁华。国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这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使臣、游客等等。走在当时的长安大街上,要是迎面走过来一个金发碧眼、或者肤黑蜷发的外国人跟你说哈喽,请不要意外,这在大唐长安实在是太常见了。
在这种繁华的背景下,昆仑奴也经各地胡商零星贩卖,来到大唐境内。因此昆仑奴在唐朝,也算是稀罕的奴隶了。但她们毕竟是卑微的奴隶,为何会受到追捧?很简单,一个优秀的奴仆所具备的优点,在昆仑奴身上都能得到体现。一、温顺能干。昆仑奴身强体壮,力大如牛。《萍州可谈》写道:“广州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 这种工作效率可是一般人比不了的,吃一个人的饭,干好几个人的活。而且别看昆仑奴力气大,他们的性格却十分顺良,不会抱怨脏活累活,哪个大户人家不喜欢?二、不会反抗。昆仑奴任劳任怨,就算被虐待也极少会有反抗逃跑的意识。隋朝大将陈棱,曾带兵攻打东南亚岛国时,俘虏了一批“昆仑奴”做奴隶。洗衣、做饭、喂马、磨刀也就算了,战场冲锋时,陈棱甚至强迫他们当炮灰,做挡箭牌,而“昆仑奴”竟然非丝毫不反抗,“其生死惟主人所命,主人或令自刎其首,彼即刎,不思当刎与不当刎也”。
南北朝时,陶渊明的孙子陶岘收到了三样礼物:宝剑、玉环、昆仑奴摩诃。陶岘不是什么好鸟,他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故意扔掉他的宝剑和玉环,让昆仑奴摩诃去捞。摩诃表示水色不对,下面必有鳄鱼。陶岘不听,硬逼他下水。摩诃披发狂叫,继而跳入水中,最终丧命于鳄鱼。陶岘虐奴,委实可恨,但此事也证明了昆仑奴的忠诚。三、黑的好奇。昆仑奴有男有女,男人自然是买来干活,女的就不一定了。他们有的精通音律、舞蹈等等。大唐贵族们整日“吃饱了没事干”,到处追求新奇和刺激。昆仑奴身上除了手心等少数部位是肤色较浅,全身基本都是黑黝黝,这种明显异于常人的观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贵族们猎奇、找刺激的心态。南汉刘鋹甚至还纳一个昆仑奴为妾,起名“媚猪”,十分宠爱。
古人云:物以稀为贵。虽然说唐朝时国际贸易已经十分发达,但来到中国的“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毕竟还是少数,所以能获取到这种稀缺资源,就成为上流社会炫耀身份的方式之一,她们也因此水涨船高,成为奢侈品中的“战斗机”。按照中国有钱人自古爱虚荣的“老毛病”,没几个外国奴隶,怎么好意思出门?对吧!(参考资料:《唐会要》、《旧唐书》等)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随手点个赞!欢迎大家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