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的成长历程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特色民间饮食习俗,口味包容性强“甜咸皆宜,荤素不忌”,形成南北风味,主要有甜粽和咸粽两大类。
端午节食粽的由来
粽,属“籺”的一种,又叫“角黍”、“筒粽”,其花样繁多,历史悠久。其最初是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晋代时,粽籺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唐代时,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根据查阅的历史文献发现,日本古代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明清两代,粽子被赋予吉祥寓意。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五月自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系黍,卷以柊叶。”据说,那时秀才们在赴考场,参加科举考试前,要吃家中给他们特意包好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行至今日,每年农历五月初,老百姓都会在家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至于商场超市粽子品种更为繁多。北方以枣粽为主;南方则以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为馅料。
粽子寄托的美好寓意
除瘟驱邪,祈求吉祥
粽子最初的寓意用作祭祖和神灵,以求吉祥。古人认为,每年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举行祭祀,才能获得平安祥和。
寓意求子,光宗耀祖
“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又谐音“众子”人们互赠九子粽,寓意人丁兴旺。同时,“粽”谐音“宗”,也有光宗耀祖之意,因此,家家户户都在端午节吃粽子。
功名得中,金榜题名
“粽”与“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寓意赶考的学子,能够取得功名。古时候,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参加科考的人能够一举中第。
缅怀屈原,寄托哀思
相传,公元340年,五月五日,屈原因亡国之痛,悲愤地抱石投江。百姓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为了使鱼虾不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端午节吃粽子便成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
现在,人们赋予了粽子新的寓意,粽子是端午节里的情根,糯米的粘性把亲情粘在一起,漂泊在外的“打工人”,就算远在天涯海角,都会在这一天尝尝家乡的粽子,期盼回家团圆。
关于粽子的“七十二变”
按照目前粽子的口味、材料、外形等,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六大类,从北到南依次是: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苏州粽子:苏州粽子是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等特色。
四川粽子: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的四角粽。
闽南粽子: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多样作料,香甜嫩滑。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除鲜肉粽、火腿粽、蛤蒌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
海南粽子:海南粽子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
因此,今天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口味,新品类的粽子,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结果。选择你喜欢的口味,只要吃着健康,不影响他人(比如榴莲味粽子),这些重口味的粽子“黑暗料理”也一定会受到大家青睐的。
粽子美味不要贪吃哟
粽子需热食,不宜冷吃。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也就是我们吃到的软糯粘牙的口感,其有利于消化酶分解。但冷却后,淀粉老化回生,反而不利于消化。
粽子勿空腹,大量食用。空腹吃粽子,糯米滞留胃肠时间长,刺激胃酸分泌,易引发胃肠疾病。此外,糯米不宜消化,易引起腹胀,不要过量食用,以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不宜喝冷饮。吃完热粽子,不要马上喝冷饮,冷饮会让胃里的糯米凝固,更加不宜消化,产生滞胀,加重胃肠疾病。
慢性病患者慎重食用。粽子多为糯米做成,粘性大,一些种类,属于油腻食物。对于一些胃肠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的豆沙、红枣、猪油等成分,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最后,为大家送上端午祝福:
天降祥瑞粽子香,艾叶驱邪福满堂。
又是一年佳节至,幸福安康意悠扬。
端午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