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学生喜欢、同行认可、社会称赞的好教师?

正像每个学生心里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愿望一样,成长路上的每位教师心里也蕴藏着一个梦想:成为一位学生喜欢、同行认可、社会称赞的好教师。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呢?这里给出三点建议。

一、借鉴前辈的经验

一个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要借鉴前辈的经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说的是我们身边处处有可资学习的人,要注意发现他人的优点。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除了向书本学习外,我们还要向生活中的能者、智者学习,因为很多东西在书本里是找不到的。

一是了解前辈高尚的教育情怀,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正是陶行知心如止水、执念一事的真诚表白。

二是用前辈探索出的科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原则,叶圣陶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精辟论述,新课程倡导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教育理念,都应该融入教师的血液,成为教育工作指南。

三是以学科名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学科名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就语文学科而言,小学语文大家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中学语文大家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教学法,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要认真研究所教学科名师,学习借鉴其经验。

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要经过学习、模仿、创新三个阶段,只有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二、不断反思

很多优秀教师成功的秘诀就是经验+反思有反思意识、反思习惯的教师,他的教学态度是谦虚的,工作作风是踏实的,他的课堂教学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顶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专业发展将受到限制,甚至教学水平会滑坡。

一节课下来,你有没有勇气这样问自己:这节课是怎样上的?是不是如我所希望的那样?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上课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中的哪些内容?为什么改变?是否还有一些问题未解决?根据这些问题,你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下次是否需要重新计划或尝试新的策略。可以说,不断反思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好教师。

三、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

教师要注意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让它们成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珍贵财富。“课堂作品”包括教学后记、教学课例、教育故事、教育案例以及学生作品等。

有人说,一个年轻教师只写教案,即使写四五年也不见得会成熟。如果他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持续地写教学后记等,那他离成功就不远了。每天,当我们结束一次与学生的倾心交谈,或完成一个课时、一个章节的教学任务时,总会有些心得,这时不要急于忙别的事情,应该对刚刚完成的这项工作做一番疏理、沉淀,坐到办公桌前记下这些心得。这样的记录既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短文,要及时、真实地进行。

写教学后记等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之以恒。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要有积累“课堂作品”的计划。比如,一个星期写一篇教学后记,两个星期写一个教学课例、一个教育故事,一个月写一篇教育案例,一个学期收集一本学生优秀习作。只要用心、用力,这样的计划是可以完成的。日积月累,教育教学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将丰富你的人生。如果进一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性化,三五年之后,也许你就可以出版个人专著了。

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精于积累,不断地淬炼自己,有意识地追赶名师,走着走着,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就在名师之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