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 张引娣:窗(短篇小说)

  

张引娣

  

  一

  

  她站在窗前,盯着楼下的一溜车发呆。黑色的车冷峻地摆着一张臭脸,白色的车炫耀着自己漂亮的外衣,银灰的车不冷不热正如这鬼天气欲哭无泪……

  

  那辆棕色的车还是放在昨天的位置,刚好是她窗户的正下边,稍不注意,就被楼下的防雨棚挡住。可她是谁,眼睛最尖的那个。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过吃饭睡觉,最起码有八个小时,别人上班的时间,她都站在窗前,望着外边。这窗口,就是她工作的地方;望出去,就是她工作的形式。

  

  他上班去了,她就站到窗前,目送他离去,然后看着这幢楼里一个又一个出去的人,楼下一辆又一辆开出的车。抽空做个饭,她就回到窗前。他每天总有一顿饭在外面吃,回来时早时晚。当初,她眼巴巴地等着,生怕饭凉了,对他胃不好,就热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热,饭就坨在一块,饺子变成了面拌菜,面条变成了一锅粥。他皱着眉,懒洋洋地只一句:“就这饭啊。”然后极不情愿地吃下去,就再没有言语。她想让他朝自己发火,可他没有;她只好恶声恶气地说:“就这饭,想吃就吃,不吃就拉倒。”她等着他发火,可他听了这话,依然没有吱声。也许,他记得医生说过:“她有点强迫症。”无奈,她就做那些能等的饭,烩麻食、米饭、烩面片,再热都不怕,放在锅里他啥时下班都能吃。

  

  那天,天下着雨,她站在窗前,发现车少了许多。可能大家都怕淋雨,送孩子的、上班的、做生意的、打麻将的都把车开出去了,可是她发现那辆棕色的车依然停放在那里。她费尽脑汁,想了又想,这辆车昨天出去了吗,没有,她确定;前天,好像还停着;大前天,没有,她越想越觉得这辆车似乎和她一样,这半年都没有动过。是呀,四年前儿子考进了省城中学,他们两口子商量着为了让儿子身体好,有精力和省城的精英一比高下,就由她请假去给儿子做饭。四十岁的她就离开了单位,光荣的变成了陪读妈妈。当然,同事中羡慕的人不少,但他们都没有办法,谁叫她有眼光,找了个能干的老公,在单位干得风生水起,既能挣下钱,又步步高升,一路上所遇事情都能搞定。

  

  荷花败落的时节,他在省城租了个单元,她就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只不过,只伺候儿子一个人。很快地,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儿子每日忙着上学,很少与她相处,她变着花样给儿子做饭,可儿子回来时,与她简单的交流几句,就去做作业了。她如同笼中的小鸟,连蓝天白云都很少看到,一抬头,林立的高楼中露出点灰蒙蒙的天,重重地压在心头,她想仰天长叹,长长地呼出一口闷气,可又觉得每个窗子后面都有一双眼睛在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周围没有说话的人,她也不愿打扰以前的熟人,大家都在为生活奔忙,她深深体会到了孤独。慢慢的,她发觉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不行,虽然存折上有几十万,可省城的人似乎都气场强大,在小县城的一切优越感荡然无存,更别说她在省城连个一居室的房子都没有,她陷入了深深的落寞之中。她把这些告诉了他,他笑笑说:“没事,你把娃管好,房子再等两年就买,有了自己的巢,就不会多心了。”她听了这话,安心了一段,可那样的日子很快又让她陷入恐慌与失落之中。她曾经试着打过一段时间工,可是一直在正式单位的她就是适应不了。打工挣钱少不说,老板还非常苛刻,再说照顾儿子的时间也乱了,她的重点是陪读,他也不希望她搞混了重点,把儿子耽搁了。她就静静待着了,儿子上学了,她洗涮完毕,就爱站到窗口,远望着那些陌生的熟面孔进进出出。等三年陪读完了,她就不愿与人交流了。这不,去年回家,她仍没有上班,依然做家庭主妇。可她觉得,回家的日子,还不如在省城陪读的日子,儿子那时好歹放学及时,吃饭准时,现在,他想回来就回来,不想回来了,就连人影也不见,她便有了站在窗前看车这个习惯。

  

  二

  

  我一睁眼,身边就空荡荡的。他已经走了,现在都到了上班的时间?我带着疑问迅速地穿好衣服,来到窗前,东方的那一缕阳光才刚刚露头,还没有越过楼顶,这边还没有沐浴到阳光。我假装看车,却在搜寻他的身影,二单元那个胖子才缩着头出门,天又不冷,瞧他那熊样,像个缩头乌龟;三单元楼门里,那个小男孩照例由他那个敦敦实实的妈妈牵着手走出来;五单元的大婶还是一如既往,围着鲜艳的丝巾,在楼下活动开了……没有,我的目光又移向车,车不多了,那辆霸气的黑车已经发动了,突突突地好像在示威;旁边白色的车没有预热,先一步离去,看来,这位车主是个麻利的主;银灰的车本来就少,应该还没有离开;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棕色的车上面,它安安静静,一点也不着急,任由别人来来去去。他真是讨厌这个家,一睁眼就不愿多待一分钟,早早去上班了。

  

  我想起了前天,都快九点了,他才很疲倦地进门,但我分明感到了他又去见了那个女人。我不动声色,坐在桌前,淡淡地说:“吃饭。”他脸稍稍红了一下,还没有漫延到脖子根,红晕很快消失无几。只有那么一点内疚,我冷静地把这一切收入眼底,看着他的表演。只见他勉强坐到桌前,皱着眉头说:“就这饭呀?”随手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吃了几口。我没有回答,却想着自己从五点钟就开始做饭,六点准时做好,七点热了一次,八点又热了一次,我吃了一点,八点半再插了电源放好。多亏我放的水多,不然这饭估计都成了干饭。我要看他,这个伪君子该如何面对我。他没有吃完,当然他肯定跟那个女人一起吃过了。他打着嗝站起来,装作关心地问:“你吃药了吗?”“吃了。”我平静地回答。心中却狠狠地骂着:没有良心的家伙,对别人说我生病了,我有什么病,我只不过是太过伤心罢了。你走后门串通医生,给我弄那些药,你以为我上当吗?我一点都没有吃,我知道自己好好的,每天我往出倒两片,都扔在了马桶里,随着尿液冲进了下水道,成天不沾家,你怎么会知道。

  

  我收拾完碗筷,坐到沙发上给你说咱们上学时那次上山砍柴的事,你却不耐烦地说:“时候不早了,十点了,睡吧。”我虽然睡到了床上,却难过得要命。狗日的你,九点回来,十点睡觉,根本没有想我和这个家。儿子上大学去了,家里只有咱们两个人,你还整日不回家,回来就是这个德行。别人都说你多好,就连我姐都说:“人家多好,从来不发脾气,吃的喝的由着你,想穿什么买什么,钱的事不用你费心,你有啥不知足的。”我真想大声说:“这叫什么生活,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你没有听过吗?我们家却没有这些,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日子,这有什么意思呀!”

  

  你很快睡着了,我却辗转反侧。三十多年前那次,十三四岁的我们在砍柴时,其他同学都跑乱了,我们俩在山坡不离左右,你捡了一些细细的树枝,给我捆了很少的一点,就催我:“上去,背上去歇着等我。”我却半步也不离你,你只好让我坐下先,自己又埋头弯腰“呼哧呼哧”地捡柴,等你捆好柴禾,你脸上像小花猫一样黑一道灰一道,我看着忍不住笑弯了腰。我们一起弓着腰把柴背上坡后,你怎么都不让我下去了。那时,你生怕我累着了,整个眼里全是我。

  

  一度你对我爱理不理。前年,有了那个女人,不是,比这早,不怪那个妖精;有了儿子,不是,当时你还非常关心我,说我有点风湿,根本不让我洗衣服,都是你回来泡在大盆子里洗,惹得同事们眼馋了很久,都说我有福,找了个知冷知热会疼人的老公。我想来想去,都不能确定,到底从啥时候起你变得越来越冷淡,结婚七八年吧,七年之痒吗?没有,记得那天我准备织毛衣,你连忙拿好毛线,往沙发上一坐,朝我摇手:“过来,过来,让我给你帮忙缠毛线。”你抂着毛线,我们面对面坐在沙发上,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屋子里一片暖暖的金色,你看着我打趣,我看着你说笑。儿子忽然跑过来,羡慕的在旁边直嚷嚷:“让我抂,我会给妈妈抂毛线。”

  

  “不行,我先抂的。”你就是不让,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争来争去,好不热闹,我在一旁静静地等着,任由你们争抢。

  

  我实在记不起了,你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冷漠,拍拍有点发晕的头,我思来想去。对,是我给儿子做饭的这几年。一开始,你每个礼拜天都来省城,与我们娘俩聚聚,三个人抢着说,儿子说学校发生的事,你说小城最近的事,我幸福地听着,最后我才谈谈自己的见闻,周末成了我们的欢乐聚。渐渐的,你就两周来一回了,“单位管得严了,礼拜天经常加班。”这是你当时对我说的。一年多后,一个月你才来一回,来了也是与儿子聊两句,与我说的话变得少了。假期回家,碰到老邻居,他欲言又止,我感到有些奇怪,却没有放在心上。直到那辆红色的跑车从我身边擦身而过,我瞥见了那个像你的身影,我似乎才有所顿悟。但我告诉自己,那不是你,你在单位上班,怎么会在她的跑车里;心中又有声音分辩,你们是同事,可能一起出差……我告诫自己,千万要相信你,信任是婚姻的基础,两口子一定要坦诚相待,胡乱猜忌是破坏婚姻的凶手。千万不能像泼妇那样胡乱大闹,撕破了脸皮,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相处。于是,我装作什么都没有发觉,强迫自己待你一如既往,可是,我却再也不敢开车了,而且有了看车的嗜好,动不动就会对着路过的车看半天,甚至停着的车我也不由自主地去看。你虽奇怪地把车从省城开回来,但也没有问过我为什么不开车了。

  

  三

  

  阳光很快洒满了全楼,给眼前的一切都披上亮丽的色彩。我依然站在窗前,单元走出来的全成了那些面熟的大叔大妈,早起的其他人都已经分散在各个角落为生计奔波去了。现在,那些各种各样的车子也驰骋在条条大道上了,空下的地方就成了大叔大妈的天地,抹牌的、跳舞的、打太极拳的、下棋的……碍眼的就是那辆始终不动的棕色车,它影响了他们的活动。

  

  我揉揉发酸的眼睛,坐到沙发上歇了一会,又无趣地走到窗前,打牌的那位微微发福的、满头银发的大妈,笑着嗔怪对面的大叔,肯定是嫌大叔出错了,我竖起耳朵,还是没有听清大妈的话;这边,这位乐呵呵的大爷,跟着那位美阿姨寸步不离,一招一式都是太极拳的路数,眼睛却时时看着美阿姨,看来他们要有一段美好的黄昏恋了;下棋的这两位,真的是稳如泰山,旁边围观的几位却忙得不行了,这个指指卒,那个指指相,大脸阿叔更是不停地说着……

  

  我羡慕地看着窗外这一切,眼睛微微发湿,一种久违了的活力深深召唤着我。于是,我换好衣服,重新穿起好久不上脚的高跟鞋,打开门走下楼去。楼道里的窗子开着,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风中略微带着青草的芳香,我闭上眼,轻轻张开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胸中郁积的闷气很快随风而去。

  

  还没走出楼门,我突然想起来了,那辆棕色的车是我的。

  

  【作者简介】张引娣,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江山文学小说编辑,渭南红学会会员,《新锐散文》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华文月刊》《文学陕军》《陕西林业》《渭南日报》《悦读时光》《西岳》等报刊杂志及文学平台。

阅读往期↓

小      说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四)/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三)/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二)/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一)/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中篇连载 || 高转屏:谶 石(完结)

中篇连载 || 高转屏:谶 石(三)

散文随笔

名   家 || 迟子建:哑巴与春天

名   家 || 赵 丰:秦岭鸟语

都市烟火 || 王一凡:老张家的新年愿望

岁月如歌 || 马  婷:暮  年 (原刊《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3期

乡土清风 || 安 黎:三月,让心出来散步

每周一评

每周一评 || 庞 洁:燕笑语兮——读燕芬吾师与《燕语集》/ 原刊《延河》2021年03期

每周一评 || 常智奇:历史的批判与审美的选择——评康海《中山狼》的价值投向

投稿邮箱:1175314756@qq.com

(0)

相关推荐

  • 城市里那些车

    城市里那些车 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如今,我只需要安静,其实,我没有什么需要的.但我还是看着外面.我看到了什么,这一会儿,我已经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了.如果不是外面的汽车喇叭声,我真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

  • 顾浩楠:外婆的三轮车

    湖畔,青石小筑,经文缓诵,今天是外婆的祭日. 他,静静地将汽车停靠在路边,喃喃道:"外婆,我回来了." 小城依旧是儿时的模样,刚下过雨,空气中还氤氲着泥土的清新.老家院子角落里的三 ...

  • 【消暑文】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2013年3月17日早晨八点,我儿子忙着赶地铁,在小区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租车点借了一辆小红车(车号904123),骑去地铁一号线闸弄口站换乘地铁,在空军117医院对面的租车点还的车.因为走得匆忙,没来得 ...

  • 何大妈过年

    何大妈过年 文 宋英富 农历辛丑春节即将到来,"到底在哪里过年"这是何大妈最近的烦心事,思考了几宿都还未有定论. 何大妈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们住在县城,儿子这几年在外面打工挣到 ...

  • 花善祥 | 饿

    [往期回读] 安静的韭菜桥 追忆我的岳母    水码头凳 女儿学诗记趣    又见邵伯湖 儿时的煤油灯    洗澡   碾坊 放鸭子的日子    我的干爸 母校宜中印象    拜访陈锡瑾 饿(小说) ...

  • 看 病

    看 病 文/陈晓云 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她踩着泥泞的小路艰难地走着.小路是乡下那种土路,坑坑洼洼,尽管她走得小心翼翼,但她白色的旅游鞋还是溅满了泥巴,她俯下身体蹲在地上,用手指轻掸鞋上的土.掸着 ...

  • 短篇小说 || 张引娣:蛾子总会飞累的 张引娣

    蛾子总会飞累的 张引娣 满囤蹲在檐前,呆呆地看着那盏落满灰尘的路灯,十五瓦的灯泡本身就暗,还高高地挂在房檐上,不知与大风小雨交手多少次了,此刻发出土蒙蒙的一点红色,如同炕洞里即将燃尽的柴灰. &quo ...

  • 【签约作家】张引娣|​​​​​写在袁老离去的日子里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写在袁老离去的日子里 坐在"和记"公寓里,正端着一杯柚子水,听着旁边这位帅哥分析.旁边的小胡欠欠身, ...

  • 【签约作家】张引娣|​​​​​风 ∙ 歌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风 ∙ 歌 --读<风过窄门> 读完了吕志军老师的<风过窄门>,静静地合上书,似乎听了一首悠长绵 ...

  • 【大荔文学·评论·张引娣】真情真性真现实 ——读田小勇老师的《芬芬》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472 真情真性真现实 --读田小勇老师的<芬芬> 原创/张引娣 虽说和田小勇老师不熟,可田老师这部小说以前看过.因而,受到田老师相邀点评,确 ...

  • 【签约作家】张引娣|​​​​冬日,贮满阳光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冬日,贮满阳光 "物以稀为贵"确乎是一条真理,可能自己出生在小山村,对于山的记忆满满满当当,因而县域 ...

  • 张引娣||残月变圆,也不是神话

    残月变圆,也不是神话 --由<残月>之鲜活人物说起 炎炎夏日,偶有凉风拂面,有幸在第一时间看到春红姐的长篇小说<残月>,我双手捧着这厚厚的一本书,心里全是敬意.瞬间一个疑问出现 ...

  • 张引娣:有种美丽,会让人生温暖(有关《过往》6)

    每次,友人寄来他们的书,我都是很快地阅读,生怕辜负了友人的盛情. 去年冬天,得到学谦的散文集<过往>,我却没有如以往那样连夜翻阅.也许,年关将近,期末复考,那些孩子们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也 ...

  • 儿子,当你遭遇意外时||张引娣

    (文字:张引娣:声音:侯宁宁) 儿子,妈妈今天真的好害怕,好纠结. 当你刚才破门而入,情绪激动地叙说:"妈妈,今天--太奇葩了,一个变态狂."看着你小小的脸气得通红,听着你上句不接 ...

  • 张引娣||玲子的决定

    阳光发疯了般照着大地,它似乎释放了所有的热量,这才刚到五月,就想一下子征服人们.正在给果树打药的玲子,用带有药味的手撩起掉下的已被汗水粘到一块的头发,眯着眼睛望望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不知是喜还是忧,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