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转载自A鸿运当头1413

中风十三治和脑血栓秘方

一号方:

药物组成:    石决明30g   生石膏30g    瓜娄30g钩藤30g   生军10g   川芎15g    红花15g    土虫10g    桃仁10g

适应证:脑血栓急性期,中风初起。血压偏高(超过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强、语蹇、头晕、头痛、烦燥或嗜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
随证加减:
1.有意识障碍者,加羚羊角粉1.5~5g(冲)并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舌红苔少干者,去石膏、瓜娄、生军,各加生地20g  玄参15g   白芍10g。
3.大便秘结用番泻叶10g泡水饮。
4.痰多、失语、苔腻者,加菖莆10g  郁金10g   竹沥30g(冲)  天竺黄10g。
二号方:

药物组成: 黄芪15g~30g    红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当归15g   挑仁10g    土虫10g

适应证:脑血栓恢复期,血压和颅内压不高,偏瘫,肢体稍有动意或肌张力较前增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质胖嫩,脉弦缓无力,腑行通畅。
随证加减:
1.大便干者,加瓜娄与生军10g。
2.舌强语蹇,加菖莆10g  郁金10g。
3.舌胖嫩加仙灵脾15g  巴戟15g。
4.偏瘫,肢体久不恢复,酌加山甲9g  水蛭6g冲服。
三号方:

药物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药10g   麦冬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丛蓉15g   菖卜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黄芪30g   川芎6g   全蝎3g~6g
适应证:脑血栓后遗症,或伴脑软化患者,症见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蹇,肢体不遂,眩晕,大小便失禁,舌红干或胖嫩,苔白或黑润,脉况细弱,或虚大无力。
加减同前,均为水煎服。

 中风十三治是王乐亭老医生从事针灸临床50年中,经大量的实践,探索,验证,对

各类型中风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渐积累、归纳,考证疗效,形成精确、合

理的十三套配穴处方。 

      1、针灸预防中风以及它病 
      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双侧十二穴灸法预防精确选定气海、关元。 
      春夏相交灸气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炉灶,它能补阳虚,阳虚指的是气火不足),每日灸7壮,灸7次。 
      夏秋相交灸关元(一名血海,因其穴在下腹内,男藏精,女储血,故名血海)。它能补阴虚,阴虚指的是精血亏损。每日灸7壮,灸7次。 
      功效:平阴阳,和脏腑,调气血,通经络 
      人在未得中风时,一两个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手大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良久方解,发麻侧为将中风之候。如无以上情况,有高血压得人不时头晕,也可用此法预防。或用滋阴益肝肾得药,再保守元阳,也能预防。 
      2、中风闭证 
      【形状】忽然昏倒,喊叫不知,口噤,面赤,气粗,痰鸣,手握,二便闭阻,脉象弦劲滑实。 
      【治法】开关通窍,泄热降痰。先用锋针刺百会、四神聪、手十二井穴出血,后用毫针刺泻人中、风府、颊车、合谷、劳宫、太冲、涌泉补。 
      3、中风脱证 
      【形状】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目闭,口张,气憋,自汗,肢体凉,脉微细如无,或无脉。 
      【治法】回阳固脱,温肾复脉。先灸神阙,(一名生门),用炒盐将肚脐填平,上敷姜片用大艾柱数十壮至百壮,并灸气海、关元二穴,亦用大艾炷灸数十壮至百壮,以体温脉复为度。如不效即转院抢救。 
      上述脱证:如现面色苍白,汗大泄,四肢厥逆,眼闭肝绝,口张脾绝,气憋或有痰声肺绝,手撒心绝,遗尿肾绝,如现一二脏脱绝或可救,若现五绝无脉必死不治。 
      4、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轻型 
      【形状】症现发热恶寒,口眼歪斜,半面肌肉麻痹,口漏水,眼流泪,咀嚼不利。 
      【治法】针未歪之面侧 
      【用穴】人中、承浆、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合谷。 
      5、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重型 颊塞饭,舌尖歪,额纹不起。 
      【治法】逐瘀血络,解表散风。 
      【用穴】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太阳透颧髎,攒竹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口禾髎透巨髎,曲池、合谷、列缺。 
      6、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轻型 
      【形状】症状见头重脚轻,半身沉麻无力,走路歪斜,或半身不遂,无其他症状。 
      【治法】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 
      【用穴】曲池、内关、合谷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先针健侧,后针患侧,手法先补后泻。 
      7、 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经脉-重型 
      【形状】症见头晕口歪,面红目赤,语言謇涩,半身不遂。

      【形状】症现口歪甚,流涎漏水,不能吸烟喷水,眼不能闭流泪,半脸麻木, 
      【治法】清头面风热,调气血,通经络,驱风散邪,健强运动功能 
      【用穴】百会、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列缺、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丘墟、太冲,针患侧,手法先泻后补风中经脉轻重型两套穴,轮换使用,留针30分钟。 
      类中风中脏腑病因病机为劳倦过度,由于忿怒,肾阴亏损,水不含木,肝阴虚弱,肝阳偏胜,上结风火交煽,病成肝风内动所致。 
      8、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轻型 
      【形状】多着四肢,头晕,眼花,口苦,舌干,言謇、语涩,半身麻木,手足瘫痪。 
      【治法】滋阴平肝,降热清脑,调和肠胃,生长气血,强壮肢体,恢复健康。 
      【用穴】百会、风府、中脘、章门、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9、类中风中脏腑-风入阳中腑-重型 
      【形状】症状见不思饮食,二便阻隔,六腑不调,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其余症状同上。 
      【用穴】六腑俞对刺,先健侧后患侧,手法同补。 
      10、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轻型 
      【形状】多滞九窍,是阴虚阳实,内伤说起,语言謇涩,口眼痴呆,半身麻沉,手足拘挛,上肢不能抬举,下肢强直,此乃阴虚体弱,五脏虚衰。 
      【治法】从阳引阴法 
      【用穴】五脏俞、膈俞 
      11、类中风中脏腑-风入于阴中脏-重型 
      【形状】舌强不语,口流涎,起坐翻身需人扶持,其余症状同上。 
      【治法】阳虚气弱,五脏虚衰,不能容养全身,以从阴引阳法,宜内脏腑募穴。 
      【用穴】巨阙、中脘、关元、中级、中府、期门、章门、京门、天枢。舌强不语,加哑门、中冲。舌缓不语,加风府、通里。 
      12、陈旧型 
      【形状】中风后遗症,久治不愈,年深日久,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上肢软弱,肩不能抬举,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强直无力,行动困难等。 
      【治法】调气血,通经络,壮筋骨,利关节。 
      【用穴】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尺泽、合谷、中渚,环跳,风市、阳陵泉、阴交,绝骨,丘墟,太冲。 
      上午针健侧,下午针患侧,手法都用补。 
      13、顽固性 
      【形状】中风后遗症治疗不当,拖延日久,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肩脱,肘挛,腕垂,手握,胯、膝、踝、强直,脚内翻,马蹄足,走路瘸拐,脚或蹭地。 
      【治法】贯通皮、脉、肉、筋、骨,舒筋利节。 
      【用穴】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丘墟透申脉。 
      王乐亭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又为五脏六腑之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必有水谷之精气,内沙陈五脏六腑,外营养皮脉肉筋骨。若补脾胃增加饮食,达到全身强壮起来,比补肾胜强多矣。 
      调脾胃和胃肠用穴 
      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手法:捻针用补,留针30分钟。 
      若年深日久的身体衰弱,肌肉消瘦,都可以用此法,久留针60分钟。

中风偏瘫后遗症 特效配方

黄芪300克、党参30克、川芎30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明30克、地龙30克、钩藤30克、乌梢蛇30克、当归30克、赤芍30克、菊花20克、水牛角20克、僵蚕20克、天麻20克、鸡血藤20克、枸杞20克、蝉衣2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生龟板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怀牛膝15克、石菖蒲15克、青风藤15克、胆南星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郁金10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6克、鲜竹沥3瓶(300ml与煎好的药液混合)。

清水全蝎15克、大蜈蚣10条、好三七6克、龙血竭5克、炮水蛭3克、嫩羚羊角粉2克。

将上面的药物煎液5次后混合,饭前热服并冲末,一剂服用3天,每次服用约100ml左右。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病情 选择以下1--2种中成药 加服:清开灵口服液、羚羊角粉、脑血栓片、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丸、血栓心脉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等可在辨证基础上选择使用。

中经络

1.肝肾阴虚 风阳上亢。

镇肝熄风汤: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肢体

渐觉活动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甚则眩晕颠扑,不知人事,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者。

淮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龙骨10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生龟板15克先煎、生白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5克。

平肝熄风法: 有人观察平肝熄风、化痰开窍类中药(当归、天麻、钩藤、川芎、石决明等)配合西药常

规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头痛、意识、语言及肢体等症状,较单纯西医治疗起效早,

疗效显著。也有用熄风化瘀汤(天麻、钩藤、牛膝、白芍各15g,地龙、郁金各10g,三七、水蛭、生甘草各3g,生石决明30g,菊花20g,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昏迷者鼻饲)

还有用熄风化痰的犀羚剂(由水牛角20g、生地15g、牡丹皮10g、白芍10g、钩藤10g、羚羊角4g、怀牛膝10g、淡竹茹10g、泽泻15g、生牡蛎15g、甘草6g组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其总有效率及恢复

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肿、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疗效明显。

2.痰热府实 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方中生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热;芒硝咸寒软坚;

枳实泄痞;厚朴宽满。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加丹参活血通络。

全瓜蒌lOg,胆南星12g,石菖蒲15g,地龙lOg,丹参15g,郁金、枳壳、厚朴各lOg,大黄3g)

1.通腑法: 如应用涤痰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生大黄、制大黄各30g及水蛭、桃仁、胆南星各10g组成通脑灵合剂)、用祛瘀通腑法(以水蛭4g、大黄15~20g、益母草30g、泽兰30g为基

本用药)治疗脑出血等。

中脏腑

3.闭证:化痰开窍,清肝熄风

羚羊角汤加减。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抽掣,痛连目珠。

羚羊角6克 龟版24克 生地18克 白芍3克 丹皮4.5克 柴胡3克 薄荷3克 菊花6克 夏枯草4.5克 蝉衣3克 红枣10枚 生石决24克(打碎)

4.脱证:

参附汤:回阳,益气,救脱。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

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人参15克 制黄附片(炮,去皮、脐)30克

后遗症:

1.气虚血滞

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

黄芪50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克,僵蚕20克,蝉衣5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半夏10克。 (偏瘫复原丸也好)

2。肝肾亏损

地黄饮子:熟地黄12g  巴戟天9g 去心9g 山茱萸9g 石斛9g  肉苁蓉浸酒9g,附子炮6g 五味子6g 官桂6g 白茯苓6g 麦门冬去心6g 石菖蒲6g 远志去心6g.加生姜五片,大枣15g,薄荷叶10g.

3. 另外

清热解毒法、祛风散邪法、醒脑开窍法等亦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拓宽临床治疗的思路。

清开灵口服液、羚羊角粉、脑血栓片、脑络通胶囊、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醒脑再造丸、三七舒通、脑安、通塞脉片、血栓心脉宁、偏瘫复原丸、华佗再造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