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凉粉

时令入了四月,天气日渐变暖。街上的短袖裙子多起来,凉粉的叫卖声也多起来,在长长的街巷里悠悠荡荡地回旋着,就勾起了我的馋瘾。

每到这个时节,我就要到街上去找凉粉买。

我吃凉粉的习惯很简单:不炒,凉调。把凉粉切成半块儿麻将大小,醋重,挂味;辣子多,加色;剁些蒜末儿,提一下味;切点香菜丝,添点绿。最后再撒点香油,瓷盆大碗,汤水流淌,红是红,绿是绿的……我可以一口气不歇地彻底扫荡净光。

单位东边五十米远,是小城里有名的建行道道(沿建行旁边进去的一个小巷子)。街道两边是林立的店铺,沿着人行道是摊贩,来来往往的行人,须得侧着身子踮脚而过。

在不足四米宽的拥挤巷道里,靠着建行后门出口北侧,缩着一个凉粉摊,那么畏畏缩缩的,很不显眼。一辆不大的三轮车,载着所有的行囊:凉粉,红芋粉的;饸饹,荞麦的;醪糟,糯米的。

摊主是一个个头很小年龄很小的女孩儿,头发蓬乱地堆在脑壳上,动作缓慢到略显笨拙的样子,抬起头来对着顾客笑的时候,迟滞中浸透着儿童才有的真诚:眼睛就就那么直愣愣地盯着你,有一种很清澈透明的东西。——没有人会忍心欺负她!

去的次数多了,我慢慢留意到,这个孩子比正常的孩子反应稍稍慢一点点,属于做事情不怎么灵巧,但能把一件事情做细致的那种。——出门打工,一定是会不惜力气,但未必讨得到工钱。所以嘛,与其出去找活儿受罪吃亏,倒不如做一点恰如其分的事情来谋生。于是,卖凉粉好像就是很适合她的营生:离家不远,不怕受欺负;早上没事儿,半下午出摊。

小女孩儿从来不吆喝,就那么静静地站在车子旁边,没有人来的时候就看着车上的东西发愣怔,有人来的时候就悠悠地抬一下头,眼睛看着人家听要什么要多少。

“三块钱的饸饹。”

她弯腰低头,把饸饹用筷子挑起来装进袋子里,放在秤上叫人家看。

“三块钱的凉粉。”

她揭开盖着凉粉的蒸布,刀子上抹一把凉水把凉粉,稳稳地切下很规整地一块儿来,装进袋子,也放在秤上叫人家看。

奇巧的是,这孩子虽然不那么灵巧,但无论饸饹还是凉粉,却能一下子恰好的份量。

“这小孩儿还是'胡一刀’啊!”跟孩子稍微熟悉了一点儿,我就对围着三轮车买东西的人夸赞说。

大家都“哗啦哗啦”地笑起来,竖着大拇指:“可不是么,那么准的!”

小女孩每天带的东西不多,大概都是家里人在家里做好收拾停当,她拿车子载出来负责卖。下班来往的人流稀疏下来的时候,她所带的货物也刚好卖完,跟周边的摊贩比较起来,她不贪多,很满足。卖完东西,就慢腾腾地收拾好行李,站在边上再把车子周围看看,然后骑着三轮车悠悠地远去,把街上的热闹看也不看。

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做不来大事情的人,做好一份小事情,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个卖凉粉的小姑娘,让我读懂了小生活的意义。

(作者简介:陈启, 教师,乒乓球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写作,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吃麦饭》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

(0)

相关推荐